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593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30 大小:4.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直播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泌阳县农业局 张道松 电话13703809692,概 述,(一)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 1、 花生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种子含油率高达50%左右,榨油率40%-43%。花生油由80%不饱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亚油酸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降低胆固醇含量,有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花生油淡黄透明、油味芬芳、纯正可口,深受人民欢迎。 花生种子中还含有23.94%-36.35%蛋白质和9.89%-23.62%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盐和维生素。花生蛋白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具有促进人脑细胞发育和增强记忆力的

2、功能,有健脑食品的美称。花生炒货和以花生为原料的糖果、糕点都是人们爱吃的食品。随着食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除花生酱、烘烤食品大宗出口外,以花生为原料的人造肉,被誉为“素肉”,在国内销售量较大;花生乳饮料也有一定的生产销量。,2、花生是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花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畅销许多国家,在国际享有盛名。 花生市场前景广阔。 国外对我花生也有限制,3、花生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花生根部有大量的根瘤,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供花生生长需要外,还有部分与花生根一起留在地下为下茬作物供肥。因此,花生是稻麦等粮食作物的良好前茬作物。花生饼粕和茎叶壳是养猪的好饲料。花生饼中蛋白质含量达50%,茎

3、叶含蛋白质12-14%,壳含蛋白质7%左右。用1hm2地所产花生饼粕和茎叶壳,再掺适量的饲料,可喂成30头100kg的肥猪,并可积优质圈肥30万kg,可以形成猪多、肥多、粮油多、资金多的良性循环。,二、花生的起源、分布和生产贸易概况,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 花生的分布,花生的起源和栽培简史,世界上认为花生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到目前为止,在南美的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等地已发现好几十个花生属的野生种,在南美的玻利维亚、巴西等地还具有极为丰富的栽培花生的变异类型。特别是在秘鲁的许多史前古墓中已多处发现花生及其花生果的浮雕。这些遗物的年代大约距今2500-2800年。 自50年代以来,我国两

4、次出土了炭化花生种子,提供了远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存在花生的实物资料。因此,花生的起源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我国栽培花生,最初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地,为龙生型品种。从19世纪末,我国花生种植开始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几个重点花生产区。,花生的分布,世界花生生产主要分布亚、非、美三大洲的54个国家,欧洲和大洋州种植很少。主要集中在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其次是巴西、缅甸、美国、印尼、苏丹、南非等国。,花生的分布,我国花生目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分别占全国花生总面积的41.8%、28.9%、11%和10%。东北、西北种植面积很少,约占7.7%。较集中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江苏

5、、安徽、广西、辽宁、四川、湖北、广东、福建等省。,我国花生产区划分,七个自然区域:北方大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及西北内陆花生区。,第二节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花生的分类和类型 花生各器官特征特性 花生的生长发育 花生产量形成,花生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花生属(Arachis)。花生属共有21个种,其中只有一个栽培种,即Arachis hypogaea L.,其余为野生种。在栽培种内,根据其生长习性、植株形态特征和胜利特性等分为若干类型或亚种。,一、

6、花生的分类和类型,在国外,Krapovickas(1960)根据开花型将花生栽培种分为两个亚种,每一亚种又按荚果及其形状各分为两个变种,这一分类方法得到国际所公认。,中 名 学名 国际所称类型 我国所称类型 栽培种花生 Arachis hypogaea L. 密枝亚种(交替开花型) subsp. Hypogoea 1.密枝亚种 1.var. hypogoea Virginia type 普通型 (弗吉尼亚型) 2.茸毛变种 2.var.hirsute Kohler Peruian type 龙生型 (秘鲁型) 疏枝亚种(连续开花型) subsp. Fastigiata Waldron 1.疏枝

7、变种 1.var. fastigiata Valencia type 多粒型 (瓦棱西亚型) 2.珠豆变种 2.var. vulgaris Harz. Spanish type 珍珠豆型 (西班牙型),我国学者孙大容根据花生荚果形状、开花型及其他形状,将我国花生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龙生型和多粒型四大类型。,普通型,荚果为普通形,较大,壳较厚,果嘴不明显,网纹较浅,种子二室,子粒椭圆形,种皮粉红或棕红色;茎枝较粗,分支较多;交替开花型,主茎不着花;花期较长,花量大;小叶倒卵形,叶色绿至深绿;生育期较长,春播140-180天;种子休眠期长,一般50天以上;种子发芽要求较高温度,一般15以上。其株

8、丛形态有直立、半蔓生和匍匐三种。分布最广,主要在北方大花生区和长江流域春、夏花生交作区,是出口主要类型。,珍珠豆型,荚果为茧形或长葫芦形,果较小,壳薄,网纹较细,种子二室,种子圆形或桃形;连续开花型,主茎可着花;开花期较短,花量少;分支性弱,无第三次分支;小叶椭圆形,叶片较大;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早熟,生育期短,春播120-130天;种子休眠期短或无,收获时易田间发芽;种子发芽的温度较低,一般为12。株型均为直立。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和新品种的育成,珍珠豆型品种发展很快,已超过普通型而成为我国的主要类型。,龙生型,荚果曲棍形,有明显的果嘴和龙骨状突起,每荚3室或4室,种子圆锥形或三角形,种皮红色

9、或暗褐色;交替开花型,主茎不着花;分支性很强,有三次以上分支;开花期长,花量多;叶片小、倒卵形,叶色深绿或灰绿;生育期长,春播150天以上;种子休眠期长;种子发芽温度高,一般15-18;株型匍匐,结果分散;抗旱、耐瘠性很强。许多省已绝迹。,多粒型,荚果为串珠形,3-4室,果壳薄,网纹平滑,种子圆形或三角形,种皮紫红或深红色;连续开花型,主茎着花;分支性弱,无三次分支;株丛高大、直立,后期易倾倒;叶片大、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叶色浅绿或黄绿色;花期长、花量大、结果集中;成熟特早,生育期短,春播120天左右; 种子休眠期较短,收获时易发芽。适宜在东北短生长期地区种植,其他地区易徒长,不宜密植,产量低。

10、,中间型,荚果普通型或葫芦形,果形大或偏大,二室,果嘴明显,网纹浅或中等,株型直立、个,植株高大或中等,分支少;连续开花型,开花量大;生育期120-150天;适应性较广,丰产性好。我国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选育的高产新品种多数属于这种类型。,不同类型花生性状对比,其它分类方法,目前应用更多的是从生态的表现型和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作为主要分类依据,又将花生分为直立型、蔓生型及半蔓生型三大类。 为适应栽培和经济上的需要,可将花生的各种类型按生育期长短分为晚熟种、中熟种和早熟种。划分标准是: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160天,早熟种130天以下。还可按种子大小分为大粒种(百仁重80g以上)、中

11、粒种(百仁重50-80g)和小粒种(百仁重50g以下)。,二、花生各器官特征特性,根与根瘤 茎与分枝 叶 花序与花 果针 荚果和种子,根与根瘤,1、根的构造和特点 花生根系是由主根、侧根和次生侧根组成的圆锥根系。四列侧根呈十字形排列,根系发达。主根由种胚中的胚根发育而来,可深达土层2m左右,一般40-50cm,但根系主要分布在土表下0-30cm范围内,一般蔓生型比直立型花生的根深一些。根上有根毛,主根和侧根均有根瘤。花生的根由于有次生生长和根颈部易发生不定根的特性,耐旱力较强。,2、根瘤的形成,花生是豆科作物,根部长有大量的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态氮,供给植株氮素营养。一般每hm2花生可固定氮

12、素37.575kg,其中2/3左右供给花生生长需要,1/3残留土中。一般主茎出现4-5片真叶时开始形成根瘤,瘤体直径3-4mm,呈圆形单个着生,以后播及侧根。 在根瘤形成初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很弱,不但不能供给花生氮素营养,还要吸收植株中氮素及碳水化合物,以维持其自身生长和繁殖。这时根瘤菌与花生是寄生关系,因此,幼苗期宜施用速效氮肥,以满足幼苗和根瘤菌的需要。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根瘤菌固氮能力逐渐增强。到开花以后,根瘤菌除通过植株维管束继续吸收必要的营养和水分外,已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这时根瘤菌和花生才成为共生关系。到开花盛期,根瘤菌固氮能力最强,是供给植株氮素营养物质最多的时期。饱果期固氮能力

13、逐渐衰退,最后停止,根瘤破裂,根瘤菌又回到土壤中去。,3、根瘤的固氮作用,茎与分枝,1、 主茎和胚轴的结构 种子发芽出土后,胚轴上的顶芽长成主茎,直立生长,幼茎为圆柱形,中间有髓;盛花期以后,主茎中上部呈棱角状而中空。茎通常有15-25个节间,基部基间较短,中部较长,上部较短。主茎高度一般为40-50cm。茎通常为绿色或紫红色,上有白色茸毛。 茎由表皮、皮层、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及髓组成。茎表皮上有气孔,表皮下有皮层,皮层内为棱角状的维管柱,其内有20-40个外韧维管束,每一维管束内有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主茎主要起输导水分、养分和支撑株体的作用。 花生的胚轴位于根茎交界处,幼苗的胚轴比根

14、、茎肥大一些。种子萌发后,胚轴向上伸长,成长后还可长出不定根,甚至也能形成根瘤。,2、 主茎和侧枝生长 花生是多次分支作物,从主茎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一次分枝,从第一次分枝上长出的分枝称为第二次分枝。最先长出的两个分枝是由子叶节上两个腋芽发育而来的,是对生的,称为第一对侧枝。由主茎上第一、二片真叶叶腋中的侧芽发育成为第三、第四个分枝,是互生的,似对生,习惯上称他它们为第二对侧枝。 主茎与各个侧枝的生长有逐个增快趋势,即第一对侧枝达一定时期后生长快于主茎,第二对侧枝快于第一对侧枝。不论主茎和各个侧枝,各节间的伸长顺序均为自下而上,与叶片的同伸关系为n1,即顶部第一片展开叶为n叶,则其下一叶之下的节

15、间伸长,而节间伸长的终止期为n2。花生的开花结果主要集中在第一、二对侧枝及其它们的次生分枝上,一般占单株结果数的80-90%以上,其中第一对侧枝占60%以上。,叶,1、 叶的结构和功能 叶有真叶和变态叶,子叶、鳞叶和苞叶属不完全叶的变态叶。真叶一般为偶数羽状复叶,由两对小叶组成。但有时也出现三叶、五叶、六叶小叶组成的畸形变态复叶。 真叶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叶片是由上表皮、下表皮、栅状组织、海绵组织、叶脉维管束及大型贮水细胞组成。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每mm2有150-245个。 主要作用是用来调温和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花生叶柄细长,一般为2-10cm。叶柄上有茸毛,且上有一条纵沟,由先端

16、通达基部,基部膨大部分叫叶枕(或叶褥)。小叶叶柄很短,基部也有叶枕。叶枕由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等部分组成。叶柄基部有两片托叶,它2/3长度与叶柄基部相连。托叶的形态较稳定,可作为鉴别花生品种的一个标志。,2、 叶的感夜运动和向阳运动,每到晚间、阴雨天和土壤干旱时,花生的四片小叶就会自动闭合,复叶下垂,到第二天早晨或天气转晴时,小叶片重新开放,复叶柄隆起。这种昼开夜闭和下垂隆起的现象称为感夜运动或睡眠运动。产生这种运动是由光线的强弱变化使叶枕上半部薄壁细胞内的膨压变化所致。光线弱时,膨压降低,小叶闭合,大叶下垂;反之,小叶展开,大叶隆起。花生叶片还有明显的向阳运动。早晚阳光照射时植株上部叶片常朝阳光竖立起来,叶正面对着阳光,并随太阳的转动而不断地变换叶向,使叶片正面始终对向阳光。夏天中午高温烈日直晒时,顶部叶片也上举直立,以避开强光直晒,减少气孔的蒸腾作用,能调节温度和增强耐旱力。这是花生对光能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