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2930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安学总论10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4月23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专题研讨,本专题研讨的内容 理论上:两大模块 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应急管理技术体系 操作上:两点三段 应急管理过程的两点三段论,主要内容,绪言 解释的立场 第一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技术体系 第四章 社会安全事件专项应对,绪言 解释的立场,三个基本立场: 应急管理首先是一个解释论 应急管理的基础是法律 应急管理的真实构成:“人” 的地位,一、应急管理首先是一个解释论,1、质疑中国式“危机”解读: 很多学者、政客都说,中国造字的玄妙: 危危险、危难、危局 机机会、机遇、商机 危机解决困局找到机会 ?

2、 2、拉萨314的定性与应对: 3.144.10这段日子应该怎么做? 3、 911第一时间布什政府对事件的定义: 今天早上,自由本身受到了攻击,自由终将被捍卫。 今天,我们的同胞、我们的生活及我们珍视的自由受到了恐怖主义分子的蓄意攻击,2009年以来发生的煤矿事故概览,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危机管理” “好人不闹事,闹事不好人” “有组织、有预谋” “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唆” “有黑社会势力操纵” “不明真相群众” “闹事者”;“不法分子”;“少数别有用心的坏人”。,二、应急管理的基础是法律,三、应急管理的真实构成 “人” 的地位及定位,临阵问责 运筹帷幄? 预警“游戏” 技术VS信仰

3、应急行政,7.3海口八旬老人堵路事件,其一、应急管理的理论架构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应急管理技术体系,研讨的问题,(逻辑起点、问题意识),(根本基础、应有前提),(五大支撑系统),其二、应急管理操作层面的“两点三段论”,社会与公民 履行义务,行政机关 依法管理,第一章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概述,一、突发事件的概念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二、突发事件的特征,1、突发性,即事件的发生不能或难以预料; 2、危险性,即已经或可能给人民生命财产或者国家、社会带来严重损害;

4、 3、紧迫性,即事件发展迅速,可能导致局势恶化、社会混乱,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4、应对措施的特殊性,即必须采取应急处置措施才能予以应对。,1、公共危机概念 突然发生的、攸关公共利益的、对于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三、突发事件与 公共危机(事件)区别,2、公共危机的具体类型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暴雨、大雪、火灾等 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火车脱轨相撞、轮船沉没等 环境污染: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核电站泄漏等 生产失误:重大工伤事故、质量事故、房屋倒塌等 商业危机:竞争对手冲击市场、股票交易危机、产品信誉危机等 人为灾害:重大盗窃案、凶杀事故、自然事

5、件、他人的陷害、误解等 劳资纠纷 其他的突发事件,四、突发事件的分类,1、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 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2、

6、根据罕见性不确定性矩阵,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I、II、四种类型,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概念 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社会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应急管理包含对事件前、事件过程中、事件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应急管理的最关键要素: 如何争取更多时间 如何获得更多信息? 如何降低损失与成本?,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特征 1、非常态管理(俗称“雨天管理”) 不能通过日常组织与日常经验去克服,不是程序性决策 2、压力与约束 时间压力时间的紧急、稀缺与增值 后果压力对生命财产秩序等可能的

7、极端严峻威胁 资源约束人财物及技术设备的匮乏及不可利用性 3、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后果,变化 信息不完备程度信息及时性与准确性? 事态的不确定性甚于高风险本身 事件演变往往极为迅速,次生或衍生的威胁难料 4、多变与应变 能否因循常规,照章办事?预案及计划能否一劳永逸?,七、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阶段模式,(一)国际通行的三阶段模型:事前事中事后,事后管理: 做好善后、 恢复、总 结和改进,事前管理: 防范于未然, 做好预防、 预测和预案,事中管理: 控制事态,处 理好危机事件,将损失降到 最低限度,应急管理阶段及内容,(二)四阶段模型:芬克(Fink)提出 第一阶段:征兆期,有线索显示有潜在危险的

8、危机可能发生; 第二阶段:发作期,具有伤害性的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 第三阶段:延续期,危机的影响持续,同时也是努力消除影响、降低损失的过程; 第四阶段:痊愈期,危机已经完全解决,恢复、总结、完善、提高。,芬克模型,对外输出异常,对内输入异常,运营管理异常,利益相关者反馈异常,危 机,对外输出异常,(三)应急管理四个阶段特征,八、国外及香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原则与模式,(一)欧美主要国家通行的四个原则 1、FFF原则:First person,First time,First place 2、PPP原则:Put People Preference 3、TTT原则:Tell The Truth

9、 4、OOO原则:Only One Out,1. 地形 Ground 2. 形势 Situation 3. 任务 Mission 4. 执行 Execution 5. 行政及补給 Admin.&Logistic 6. 指挥及通讯 Command & Signals,(二)香港警方的GSMEAC与5C模式,= GSMEAC 方式可预测的事件,C onfirm 确定虚实 C lear 清场 C ordon 封锁 C heck 检查 C ontrol 控制,不能预测的前线行动方案,垂直指挥系统,细化到每个行动分队,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法律体系,一、我国当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依据 2006年1

10、月8日国务院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首次以国家行政法规性质的形式,明确提出了突发事件这一法律概念,并对突发事件进行了规范分类: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 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一部 非常态基本法 实际上,各个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应对问题已经散见于诸多法律法规之中。本专题对此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第一、综合性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2.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8 3.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2006615,第二、自然灾害事件法规 1.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41 2.中华

11、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事故灾难法规 1.安全生产法 2.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3.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四、社会公共卫生事件法规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7 2.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第五、社会安全事件法规 1.国家安全法 2.集会游行示威法 3.戒严法 4.信访条例,二、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总体思路 第一、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 第二、坚持有效控制危机和最小代价原则。 第三、对公民权利依法予以限制和保护相统一。

12、 第四、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和综合协调的突发事件应对体制。,1、各政府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应制定、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并严格予以执行; 2、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和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社会秩序的需要; 3、县级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监控,责令有关单位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4、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定期组织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技能培训,开展应急演练,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四、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监测: 1、建立全国统一与地区统一相结合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应当实现互联互通 2、县级

13、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有关突发事件的监测制度和监测网络,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3、采取多种方式收集、及时分析、研判、处理并报告有关信息 4、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和单位有义务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1、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及时决定并发布警报、宣布预警期,并及时上报;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后,应当采取措施,启动应急预案; 2、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后,应当责令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避免或者减轻损害的建议、劝告,

14、转移、撤离或者疏散易受危害的人员,转移重要财产,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3、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发展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发布。,五、社会安全事件应急处置与救援,应对法第50条规定,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

15、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与第49条的比较,第49条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