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999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28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课件(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评价,授课教师:张银龙 电 话:85428950 E_mail: ,第三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学习 要求,内容简介,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视角、基本程序以及用环境指数法评价环境质量的方法,污染物调查目的,掌握污染源评价的方法。 掌握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以及环境指数的设计、综合和计算。 熟悉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3,第一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概述,一、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视角 环境污染评价 自然环境质量评价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社会经济和生活环境质量评价,4,二、环境质量现

2、状评价的基本程序 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计划 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现状评价 提出评价结论及对策,5,1、确定评价目的,制定评价计划,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是指该评价的性质、要求以及评价结果的作用等。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区域的范围、评价参数(目的、项目),采用的评价标准,可能还决定于评价方法。 同时,要制定评价工作大纲和具体实施计划。,6,、收集与评价有关的背景资料,水文观察资料 气象观察资料 环境监测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部门调查资料 区域调查资料 研究成果资料 生物群落调查资料 有关图件,7,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背景资

3、料收集、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现状监测首先要制定监测方案,内容包括: 确定监测项目(因子):表现环境质量的项目很多,现实工作中没有必要监测所有项目,确定监测项目要遵守所谓的优先监测原则,即: 对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污染物优先(毒性大,易残留的) 有可靠的监测方法、手段,并能获得准确数据的污染物优先 环境标准有的或有可比性资料依据的污染物优先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污染物优先(排放量大),8,确定监测范围 :取决于评价范围:小或大,建设项目、城市、区域、流域依据评价目的; 确定监测时间 :即要确定采样时间(具体的采样年月日,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又称采样时段)和采样频率(一定时间

4、内的采样次数)。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如间隙或连续排放)、特点、规律、气象(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水文条件(枯水、丰水、平水),日测几次,季,年; 确定监测点位 :根据污染物特征,采用各种布点方法:扇形、网格、功能区、同心圆等布点方法。,9,扇形布点法,10,同心圆布点法,11,网格布点法,12,功能区布点法,13,4、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现状评价 如用指数评价法,指数有多种形式,得出主要污染因子、主要污染源(物)、污染程度、对人和生物的危害状况等。 5、提出评价结论及对策 针对评价目的、所要的解决问题,提出合理治理保护对策。 这是一般程序和过程,针对具体现状评价,评价程序有变化。,14,三、

5、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关于环境指数 用环境指数法评价环境质量的主要环节 环境质量指数计算,15,1、环境指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的不断演进过程: 直觉感官性状指标 单项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 环境质量指数 最早水环境质量指数:1965年霍顿(Horton)指数 最早大气环境质量指数 :1966年格林(Green)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当一个环境指数的值设计成随环境质量提高而递增。 环境污染指数:当一个环境指数的值设计成随环境污染程度的增加而递增,16,2、用环境指数法评价环境质量的主要环节,确定所要评价的环境要素及其评价参数 环境指数的选用、设计和综合 权值的确定 环境质量分级,17,(1)确

6、定评价因子的依据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要求,所选择的评价参数应能满足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所确定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 尽可能选用环境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因子。 评价费用的限额与评价单位可能提供的监测和测试条件,18,(2)环境指数的选用、设计和综合,环境质量指数很多,现状评价尽可能选择国内外或地区范围内通用的指数,以便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又节省工作量。其次选用国内外使用较多、较成熟的指数。在万不得已时,才自行设计指数,新设计的指数要求物理概念明确,便于解释,同时易于计算。,19,建立环境指数的一般过程是: 单元指数 分指数 综合指数 单元指数:可看作是某一环境要素的某一环境

7、污染物(环境因子)的指数。 分指数:可看作是某一环境要素的环境指数。 综合指数:可看作是某一区域各个环境要素的综合。 不论是从单元指数到分指数还是分指数到综合指数都有一个指数综合的过程。,20,叠加型指数:,均值型指数:,加权均值型:,加权平均兼顾权值 :,环境指数综合有以下几种方法或模式:,21,(3)权值的确定,要准确确定权重非常困难,关键是要深入研究各种污染物对生物、人体的影响,特别是要通过毒理学试验确定各种物质的拮抗、加成、协同等作用。可依两种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定权。 评价参数为抽象、宏观时,如美学评价参数,综合评价中的大气、水体评价参数的综合。常采用专家打分法和调查统计法。 评价参数

8、为具体、微观时,常采用序列综合法和公式法。,22,(4)环境质量分级,为了评价环境质量现状,需要将指数值与环境质量状况联系起来,建立分级系统。定量数字赋予环境质量具体内容,即定量环境指数给予定性解释。因为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环境单元或环境要素中,可能代表不同的环境质量内容。,23,3、单元指数的计算,主要分三种情况: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加的评价参数(绝大多数): 污染危害程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评价参数(如DO): 对具有最低和最高允许限度的评价参数(如pH值):,24,第二节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25,一、污染源调查,(一)污染源调查的目的 弄清污染源的类型、数量、分布 各种污染源排放污染

9、物的种类、数量(排放量)及随时间的变化 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方式和排放规律 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人群及环境的可能影响和危害 已经采取的治理措施和效益等 最终,通过污染源调查,为环境质量评价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依据。,26,(二)污染源调查内容,1)工业污染源调查 2)农业污染源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 4)交通污染源调查,27,1)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生产和管理 概况调查 工艺调查 能源、原材料调查 水源调查 生产布局调查 管理调查 三废排放及治理(三废排放调查和三废治理调查) 三废危害调查 生产发展调查 环境背景调查 自然环境背景:地质、水文、气象、土壤、生物等 社会环境背景:居民区、水源地

10、、风景区、名胜古迹、农林区等,28,2)农业污染源调查内容 农药使用情况的调查; 化肥使用情况的调查; 农业废弃物调查:农作物桔杆、粪便、机油等; 水土流失情况调查。 3)生活污染源调查内容:主要指城镇居民。 包括:城市垃圾调查、粪便、城市污水、生活污泥等 4)交通污染源调查 交通工具种类、数量、燃料等 噪声的调查 尾气的调查,29,(三)污染源调查方法,污染源的普查:污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是社会调查,包括印发各种调查表,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进行调查、访问、采样、测试等。 污染源的重点调查:在普查的基础上,选择规模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的污染物为重点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内容如

11、:排放方式及规律、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污染物流失原因分析等。,30,(四)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是工程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有很多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即: 物料衡算法 经验计算法 类推法 实测法,31,(1)物料衡算法 物料衡算法是我国国内当前比较流行和广泛采用的方法,也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计算法。 物料衡算法的基本原理是物质不灭定律,原料中的污染物含量多少,多少转化为产品,剩余的可能排放。但具体计算并没有如此简单。 物料衡算法的基本模式为: 污染物总流失量C=原料、燃料中污染物的总释放量(A)进入产品、副产品的污染物总量(B),32,2)经验计算法

12、经验计算法是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原料、产值)的经验排放系数求得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又称排污系数法,分别称为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常用)、单位原料的排污系数和单位产值的排污系数。 单位产品排污量的计算公式为:,Gi某污染物排放量(t/a) Ki某污染物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kg/t) W产品年产量(t/a),33,几种工业的水污染物排放系数,34,在运用经验计算法预估污染物排放量时,排放系数的选取是计算中的关键问题,它随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类型、原料成分、操作管理以及外部因素(如天气)而变化,在选取时应视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在有关书、资料上可查到经验排放系数。经验计算法虽不够精确,但最大特

13、点是简便、快捷。因而应用越来越广。特别是在我国各厂矿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越来越正常和完善,经验排放系数将得到不断修正补充,而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使它能更加满足预测工作的需要。如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氮氧化物,经验排放系数为8.8kg/t。,35,3)类推法(在做环境影响评价时常用) 类推法是根据已建成投产的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排放情况进行推算的方法。在缺乏资料的情况下常用此法。但要注意生产规模、工艺、操作等条件的差异。此法可靠性低,一般只能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使用。 4)实测法 可通过连续或间断采集样品,分析测定工厂或车间外排的废水和废气量及浓度,按下式计算:,(废水:t/a或t/d),(废

14、气:t/a或t/d),式中:Mi污染物排放量; Ci实测浓度(废水,mg/l;废气,mg/m3;) Qi废水、废气排放量( m3 /a或m3/d),36,5)纯燃料燃烧锅炉SO2、烟尘量的估算 (1)纯燃料燃烧过程废气排放量计算 固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需要量: V0=1.01 Q低/4185+0.5 (m3/kg) 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 V1=0.89 Q低/4185+1.65+(-1)V0 (m3/kg),37,V0固体燃料的理论空气需要量,m3/kg; V1固体燃料燃烧的烟气量,m3/kg ; Q低燃料低位发热量,kJ/kg; 空气过剩系数。,38,炉膛空气过剩系数参考值,39,(2)SO2

15、排放量的估算 Q SO2 =2WS 80% 1000=1600WS 式中: Q SO2 SO2产生量,kg/h; W燃煤消耗量,t/h; S煤中全硫分含量,%。,40,(3)燃煤烟尘量的估算 Y=W A B(1-) Y烟尘排放量,kg/h; W燃煤消耗量,kg/h; A燃料中灰分含量,%; B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比例,%; 除尘器的总效率,%; 若安置两级除尘装置,其效率分别为1、2,则除尘装置的总效率 : 总= 1+(1- 1) 2,41,锅炉烟尘占煤炭总灰分的百分比B,42,各类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百分比,43,例1 :某厂有一台沸腾炉,装有布袋除尘 器,除尘效率为85%,用煤量5t/h,煤

16、的灰 分为25%,低位发热量为6000kcal/kg,空 气过剩系数 =1.05,煤含硫2%。求该锅 炉的SO2 (kg/h) 、烟气排放量( m3 /h)各为多少? SO2 、烟尘的浓度是多少(mg/m3)?,44,解:1.求理论空气需要量 V0=1.01 Q低/4185+0.5 =1.01 6000 4.185/4185+0.5 =6.56(m3/kg) 2.求每kg燃煤产生的烟气量 V1=0.89 Q低/4185+1.65+(-1) V0 =0.896000/1000+1.65+(1.05-1)6.56 =7.32( m3/kg ),45,3.每小时燃烧5t煤产生的烟气量 5 7.32 1000=36590(m3/h) 4.SO2产生量 Q SO2 =1600WS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