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976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的护理技能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飞燕 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新生儿的护理技能,新生儿特色服务-五项行为训练,新生儿期是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早教智力开发活动推出五项行为训练 大动作能力训练、精细动作能力训练、言语发展训练、社会适应行为训练、感知觉训练。,1、大动作训练,新生儿抚触及被动操。,抚触3.ppt 强生婴儿抚触教程.flv 婴儿被动操.flvP63 婴儿主被动操.f4vP65,2、精细动作训练,主要是手的灵活性的训练,可让新生儿多握成人的手指或自制小棉条、小玩具等,不定时放于新生儿手中抓握。(从新生儿手中取出抓物时,可轻触其手背,新生儿会自动放手),3、言语训练,新生儿具备了笑和发音的能力,可在新生儿

2、安静觉醒时,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用轻柔、舒缓、清晰、高音调的声音对新生儿说话,具体内容可以是儿歌、诗词或安抚性的交流等。持续一会儿,可见新生儿肢体活动增加,出现微笑等愉快反应。,4、社会适应行为训练,新生儿对脸谱性的图形及人脸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和喜爱,可多给看脸谱型挂饰或与其面对面(距离约20厘米左右)交流,使其形成对自身以外的人的认识。,5、感知觉训练,视觉:在婴儿床正上方20厘米处挂一些鲜艳的、色彩分明大一些的图片或玩具,以促进视觉能力发展。 听觉:可在新生儿安静觉醒、活动觉醒或睡眠时播放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以古典音乐为佳),也可以播放儿歌、诗词朗诵等。 触觉:同新生儿抚触及精

3、细动作训练。,新生儿头面部、五官的生理特点,新生儿头面部的生理特点,头部相对较大,约为身长的1/4,出生时头围33-34厘米,前囟斜径为2-2.5厘米,(前囟约在12-18个月时闭合),后囟已闭或尚开放,(后囟于2-4个月时闭合)。可隐约辨认骨缝,头皮可由于局部水肿而形成产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自行吸收。 面部皮肤与全身皮肤一样十分娇嫩,其上覆以多少不等的灰白色胎脂,以后逐渐吸收。胎脂吸收后,由于表皮薄,皮肤富于血管而呈浅红色。多数新生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黄疸,约在生后10-14天消退。,新生儿五官的生理特点,眼睛:眼睑处可见到微小的出血点,此时新生儿的眼发育尚不成熟,有一个生理性远视过程。大

4、部分新生儿眼运动不协调,常有生理性斜视,一般在2-4周时消失,故不能在婴儿床上方挂固定的玩具,否则就会有内斜(俗称对眼)的可能。 鼻:鼻尖部可见到粟粒疹,鼻腔较狭窄,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而发生鼻塞现象。 嘴:口腔内牙龈和硬腭上有小白点,俗称“马牙”,属正常现象,一般在生后2-3周逐渐消失。 耳:耳软骨发育良好,已形成耳廓。出生2-7天后开始有听觉,2-4周时能较专注地听外界声音。,头面部及五官的护理,脸及面部的一般护理与清洁,(1)准备用物:婴儿专用脸盆一个(内置半盆温水,水温38-43)。护理篮内放柔软棉质小毛巾两条、婴儿洗发香波一瓶、消毒棉棒一包、茶壶一把(内

5、置温水)、盛污物的小盘一个、小剪子一把、干净上衣若干。,脸及面部的一般护理与清洁,(2)操作方法:用左臂抱起新生儿,并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孩子的臀部和双下肢,左手托住头颈部,用拇指和中指压住婴儿双耳,使耳廓盖住外耳道,防止洗脸水进入耳道引起炎症。右手将一块小毛巾沾湿后略挤一下,先洗双眼。注意小毛巾擦过一只眼后要换一面擦另一只眼,然后将毛巾在水中清洗一下,再擦前额、面颊部及嘴角,拧干毛巾擦干面部。,接着洗头。先将婴儿洗发香波倒少许于手中,轻轻在头上揉洗,注意勿流进眼睛里及耳道内,最后请另一人帮助用小茶壶的温水冲净头发并擦干。接着擦洗颈部、腋下、前臂及手。新生儿双手大多紧紧握拳,如不洗净擦干,掌心皮

6、肤易糜烂。 洗闭换上干净衣服后,将婴儿抱起,用消毒棉棒擦净婴儿鼻腔分泌物及外耳道的水渍。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棉棒不可探入鼻腔和耳道深处,只在外围处理一下即可。,注意事项,由于新生儿皮肤特别娇嫩,其体内免疫机制的建立尚不完善,皮肤稍有破损即可感染,如处理不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因此用毛巾擦体时,一定要轻柔,最好用干毛巾吸干水份。,新生儿五官的特殊护理,(1)眼部护理 如不慎将浴液或肥皂水流入婴儿眼内要进行眼部冲洗。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细颈小茶壶一把,内盛适量温开水,消毒棉棒一包,盛污物小盘一个,接水脸盆一个,0.25%氯霉素眼药水一支。,(1)眼部护理,操作步骤:需两人协同,一人将婴儿抱好,如

7、冲洗左眼则将婴儿头偏向左侧,头下方地上放置脸盆,右手将婴儿左眼上下眼睑分开,另一人将细颈小壶壶嘴离婴儿头部约1-2厘米时,将小壶略倾斜,使水缓缓冲向婴儿眼睛。注意冲时勿将水流入耳道,水温不可过高,冲洗时水压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婴儿眼部组织。冲洗完毕用消毒棉棒吸净眼周水渍。需要时如法冲洗对侧眼睛,冲毕双眼各滴0.25%氯霉素眼药水1-2滴。,新生儿患眼角膜炎的护理,新生儿如患眼角膜炎时,则需按时点眼药。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小毛巾一块,眼药水利福平或0.25%氯霉素、盛污物小盘一个。,新生儿患眼角膜炎的护理,操作步骤:操作者先冲洗双手,将小毛巾放于患眼外侧,用左手拇指、食指轻轻分开婴

8、儿的上下眼睑,右手持药瓶至离眼2厘米处时滴药12滴后放开手,用消毒棉棒轻擦眼周药液。如双眼发炎,则先滴患病较轻的眼睛。 注意,用药前先将药瓶对着光线仔细观察,如有絮状物或药液混浊均不可用。药液用完放置冰箱中冷藏。如系利福平,开瓶使用24小时后即不可再用。滴药时勿使药液流入同侧耳道。,(2)鼻部护理,新生婴儿鼻粘膜柔软而富有血管,遇到轻微刺激就容易充血、水肿,使原来较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而致呼吸不畅,烦躁不安。另外,鼻腔分泌物也是造成新生儿鼻堵的重要原因。,(2)鼻部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消毒棉棒一包,清水一碗 操作步骤:清理鼻腔分泌物时,切勿用镊子强力夹出,要先软化鼻痂,用棉棒沾清水往鼻腔内

9、各滴1-2滴,或用母乳、牛奶滴入亦可,经12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再用干棉棒将其拔出,或用软物刺激鼻粘膜引起喷嚏,鼻腔的分泌物即可随之排除,从而使新生儿鼻腔通畅。,(3)耳部护理,足月新生儿耳壳已完全成型,但外耳道相对较狭窄,一旦污水流入耳道深处,极易引起发炎,严重者可致外耳道疖肿。由于新生儿的骨骼未发育完全,外耳道几乎是一条缝隙,发生炎症后,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也很重,所以疼痛就较剧烈,新生儿就表现为哭闹不安,夜间也难安睡,抱哄均无效。总之,如果新生儿常常哭闹不安,外耳道的炎症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无论是给新生儿洗头、洗澡或滴眼药时,一定注意勿使污水、药液等流入耳道深处。一旦发生外耳道炎症时,应及时去

10、医院就医,按时服药、滴药,局部热敷,只要治疗得当,此症愈后良好。 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所需药水,消毒棉棒1包、盛污物小盘一个,3%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一瓶。,(3)耳部护理,操作步骤:操作者洗手后,将新生儿侧卧,患耳朝上,用无菌棉棒轻擦外耳道分泌物,必需时用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左手牵引耳壳,右手以滴瓶或滴管将药液滴入耳道后壁35滴,轻压耳屏,使药液沿耳道壁缓缓流入耳内,婴儿保持原位5分钟左右。注意滴耳药的温度应接近体温,(37.7为宜),以免刺激迷路神经引起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注意滴药时一手拉住耳壳向后下方牵引,使外耳道成垂直方向,使药液顺利进入外耳道深部。,(4)口腔护理,正常新生儿

11、无需做口腔护理,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如患了口炎或其他口腔疾病则需做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护理篮内放治疗碗一个,内放生理盐水浸泡的大棉球6个,消毒液体石蜡油1瓶,或煮沸过的食用植物油也可以,小镊子1把,棉棒1包,小茶壶1个(内放温水),小毛巾两块。,(4)口腔护理,操作步骤:做口腔护理前,先洗净双手,将新生儿侧卧,用毛巾围在颏下及枕上,防止沾湿衣服及枕头。用镊子夹住盐水棉球1个,先擦两颊内部及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每擦一个部位,至少更换一个棉球。注意勿触及咽部,以免引起恶心。擦洗之后用毛巾擦净面部及嘴角,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或食用植物油,口腔内根据

12、需要涂药。注意做口腔护理时使用的物品一定要清洁卫生,经过消毒方可使用。棉球蘸取的溶液不可过多,防止婴儿将溶液吸入呼吸道,操作时动作要轻,棉球要夹紧,防止棉球掉到口腔后部,堵住咽喉部造成窒息。,(4)口腔护理,马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叫牙板,而牙胚则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婴儿可出现爱摇头、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不适感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

13、理,随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或被吸收或自动脱落。,(4)口腔护理,“马牙”切忌用未消毒的物品去处理,曾经有一位老奶奶看孙子长了“马牙”,用布蘸水去擦,结果擦破造成口腔糜烂,高烧不退,后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妈妈们切勿重蹈覆辙,尤其要说服家中老人正确对待“马牙”问题。,脐部护理,脐带是胎儿和母体联系的纽带,内有两根脐动脉和一根脐静脉,是输送营养和氧气的通道。出生结扎后残段在1-2周内干枯脱落,脐部皮肤内陷成脐窝 第一阶段护理:脐带未脱落之前 此时,脐带残端是一个创面。要保证脐部干燥,尿布不可遮盖脐部,以免尿湿污染;还要经常检查是否有红肿、渗出。可用75%酒精擦拭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脐部护理,

14、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此时仍会有少量分泌物,需每日用75%酒精棉棒擦拭3次左右,切忌往脐部撒“消炎药粉”,以防引起感染。如有结痂,更应加以关注和清洁处理结痂下的渗出物或脓性分泌物,不要用龙胆紫处理,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当脐炎伴有精神弱、吃奶差、发烧等全身症状时,必须及时就医。,脐疝,脐疝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在出生后不久即可见到脐部有鼓起的圆形小肿块,小的像樱桃、黄豆,大的像核桃,安静或平卧时肿块可消失。坐着、立着、咳嗽、哭闹、排便时肿块又会突出。用手指轻轻压迫肿块能回复到腹腔内,同时可听到“咕噜噜”的声音,手指伸入脐孔后可触及圆形或卵圆形脐门(即腹壁组织缺损的部位),直径为1.5至2厘

15、米大小,一般不发生嵌顿。,脐疝发生的主要原因,一为脐部发育异常,包括脐环未闭锁或因闭锁不全导致局部组织薄弱; 二为婴幼儿啼哭等各种原因造成腹内压力增高。,脐疝的诊断,一般有下列临床表现和体征即可诊断为婴幼儿脐疝。 (1)婴儿出生后脐部呈半圆形的肿物隆起,大多如拇指头大小,质软,在肿物的下半可见到脐痕; (2)肿物在患儿哭闹或用力时增大, 安静休息或用手挤压时缩小或消失; (3)用手还纳疝内容物后可触及疝环, 疝环直径多小于2.0cm。,脐疝治疗原则,对于婴幼儿脐疝,无论脐环大小, 如无特殊情况,早期均应该采取积极的非手术治疗,原因为: ( 1)非手术治疗避免了患儿经受手术之痛苦; (2)患儿年

16、龄较小, 对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不易护理且患儿家属不易接受; (3)患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 没有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随着发育腹壁增强,多能自愈。观察至2岁后,如仍未愈合,再考虑行手术治疗。,脐疝治疗原则,手术指征: ( 1)长期保守治疗不愈伴有症状者; (2)嵌顿或有疝内容物坏死者; (3)年龄 2岁; (4)疝环口直径 2.5cm者; (5) 伴有局部腹壁肌肉发育不良者。,非手术治疗方法,婴幼儿脐疝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积极的治疗可以缩短婴幼儿脐疝自愈的时间,一般常用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方法,(1) 对于6个月以下患儿,采用压迫加透明敷料外固定治疗。用指端压迫脐部突出部,使脐疝回归入腹腔,然后用中手指按压脐疝中央,使疝内陷,用无菌棉球填塞脐窝,再把消毒好的硬物(可为硬币)外用无菌棉包裹,压迫在脐孔上,用透明贴平整粘贴在脐上,57 天更换一次敷贴。采用透明敷料贴固定,具有固定可靠、舒适感强、便于观察、安全及方便等优点。,非手术治疗方法,(2) 对于6个月以上患儿,可采用简易的脐疝带治疗。根据脐疝缺损大小,用硬质材料制成比疝环口直径大1cm的垫,垫中央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