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959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统计及上报的有关规定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的有关规定,桂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综合技术室 2007年8月,主要内容,1.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的规定 2.环境监测数据评价,1. 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a 数据准确 b 及时上报 c 数据完整,不缺失,1. 上报环境监测数据的规定,内容规定 格式规定 时间规定 上报形式,上报环境监测数据-内容规定,水环境质量 空气环境质量(含酸雨) 声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水环境质量,地表水(市控断面) 饮用水(各县城饮用水水源地) 水库(暂未作要求) 地下水(地质环境检测站),内容规定 水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水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水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水环境质量,桂林市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要

2、求市控地表水单月监测,现按水期监测,丰、平、枯各1次。 地表水:桂林市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要求监测 13项(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 氧量、氨氮、挥发酚、氰化物、汞、六价铬、 铅、镉、砷、石油类 ),现监测23项。 饮用水:桂林市水环境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要求监测 1月和7月做全分析28项,其它月份10项。 现监测17项。,内容规定 空气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空气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空气环境质量,桂林市环境空气与酸雨监测网络监测方案要求手工采样,每季监测一次,每次连续监测5天,SO2 、 NO2 每天采样不小于18小时, PM10 每天采样不小于12小时。 现全部为手工采样,连续监测3

3、天, SO2、NO2 :4次/天,45分钟/次; TSP(PM10 ):4次/天,1小时/次。,内容规定 声环境质量,定点功能区噪声监测(24小时连续,每季度测1次) 区域环境噪声(区域内等面积划分网格,有效网格数大于100) 交通噪声监测(交通干线),内容规定 声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声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声环境质量,内容规定 声环境质量,格式规定,低于检出限的表示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对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作了规定。其中 P27,10.5.2“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L。统计污染

4、总量时以零计。”,格式规定,数据型报告:各县站将汇总整理后的原始监测数据,通过电子邮件和邮寄报告上报市中心站综合技术室。 文字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概况、评价结果、污染物超标情况及其原因分析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等,采用word文档。,格式规定,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是把好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关的重要环节之一。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对本站报出的监测数据及评价结果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核,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格式规定 三级审核制,审核范围:采样分析原始记录报告表 审核内容:监测采样方案及其执行情况, 数据计算过程,质控措施, 计量单位,编号。,格式规定 三级审核制,第一级审核:采样人员之间及分析人员之间的互

5、校。 第二级审核:科室(或组)负责人的审核。 第三级审核:站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的审核。 第一级互校后,校核人应在原始记录上签名。 第二、三级审核后,应在报告表上签名。,时间要求,水环境质量:由县级站承担的市控断面监测,每月25日前按市中心站要求上报。 每水期第一个月5日前上报上水期数据。 空气环境质量:每季第一个月3日前上报上季度数据。 每年12月1日前上报当年数据。 酸雨:每月5日前上报上月数据。 声环境质量:每年12月1日前上报当年数据。,上报形式,电子邮件。 邮寄,一份完整的监测数据报告 (三级审核、盖公章)。,邮寄地址,邮编:541002 地址:桂林市中山南路102号 收信人:桂

6、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技术室 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0773-3852304,存在主要问题,不能满足监测技术规范要求 监测频次 监测项目 上报数据及时性 数据准确性 三级审核形同虚设 数据真实性,2.环境监测数据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声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标准,地表水:根据水域的使用功能和应达水质类别,桂林市进 行了水环境功能区划,按其保护标准进行评价。 桂林市人民政府市政200023号文市 人民政府关 于印发地表水环境功能环境空气质 量功能城市区域 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的通知) 饮用水:按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 标准进行评价。,水环境质量

7、评价 评价方法,单因子评价:一项不达标即为不达标 ; 类别最高的一项为水质类别。 平均综合指数评价:采用类水质标准。 水质达标率评价:采用类水质标准。 功能区达标评价:根据水环境功能区划,按其保护 标准进行评价。 年度变化评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与上个监测周期相比,水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方法,同一标准值,类别择优。 如:GB3838-2002中,化学需氧量 类、类标准均为 15mg/L。水质监测值为15mg/L,水质类别应为类,而不是类。 GB3838-2002中,石油类类、类、类标准均为 0.05mg/L。水质监测值为0.04mg/L,水质类别应为类,而不是类或类。,水环境质量评价 评价因子,地

8、表水:根据桂林市废水污染源的构成和地表水 质环境污染特征,选择pH、溶解氧、高 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 酚、氰化物、汞、六价铬、铅、砷、镉 及石油类共13个项目作为水质评价的因 子;pH不参加综合污染指数计算。 饮用水:采用单因子评价, 所有监测项目(17项) 均参加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 技术规定,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HJ/T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02),水环境质量评价 监测频次,地表水:每个水期至少监测2次,单月监测。 饮用水:每月监测1次。,空气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

9、 标准及修改单 评价方法: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 综合污染指数(按二级标准) API指数(空气污染指数) 评价因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 颗粒物(或总悬浮颗粒物),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 年均值:SO2 、NO2 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44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12个日均值。 TSP、PM10每年至少有分布均匀的60个日均值, 每月至少有分布均匀的5个日均值。 日均值: SO2 、NO2 每日至少有18小时的采样时间。 TSP、PM10每日至少有12小时的采样时间。 1小时平均:SO2 、NO2 每小时至少有45分钟的

10、采样时间。,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技术要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93-2005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酸雨监测:全国酸雨监测基本技术要求、 HJ/T165-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空气环境质量评价 酸雨,监测因子: 降水(雪)量、pH值、电导率。 统计因子: pH值、酸雨频率 pH 5.6作为划分酸雨的标准。 pH均值按雨量加权平均计算。 酸雨频率为pH 5.6的降水次数占降水监测总次数之比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GB3096-1993

11、城市区域环境 噪声标准,各功能区按其保护标准进 行评价。,声环境质量评价 定点功能区,定点功能区噪声 按各功能区分别统计,各功能区数据进行算术平均。 区域环境噪声 各有效网格数据进行算术平均。 交通干线噪声 道路长度与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声环境质量评价,县功能区定期监测昼夜等效声级统计表,声环境质量评价 质量等级划分,总站物字【2003】52号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技术规定 区域环境噪声:重度污染( 65.0分贝) 中度污染(60.165.0分贝) 轻度污染(55.160.0分贝) 较好(50.155.0分贝) 好( 50.0分贝) 道路交通噪声:重度污染(74.0分贝) 中度污染(72.174.0分贝) 轻度污染(70.172.0分贝) 较好(68.170.0分贝) 好( 68.0分贝),谢 谢 ! THANK YOU,关于质量报告书,各县完成环境质量报告书 内容: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环境监 测工作概况(站人员、结构、主要仪器设备、工作能力、分析方法等)、环境质量状况、主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主要环境问题、对策和措施。 最好附上地理位置图、监测点位图、主要污染源分布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