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89400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毛概课件第11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12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精选(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习近平强调,

2、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完全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避免陷入的误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

3、平。 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 保证按时完成,又要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进展明显,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4、自主创新能力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改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深度广度不断提高,全球配置资源能力进一步增强,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教育、文化体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

5、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

6、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前进道路并不平坦,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挑战依然严峻复杂。如果应对不好,或者发生系统性风险、犯颠覆性错误,就会延误甚至中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高度重视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做

7、到脱真贫、真脱贫。,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强化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刺的历史时刻。,一,二,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延时符(可

8、删除),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关键环节;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和藩篱,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继续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利条件。,全面深化

9、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

10、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着力健全使市场在

11、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 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改革的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改革的实现路径。 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

12、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即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

13、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但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又不能把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同起来,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越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让制度更加成

14、熟,发展更有质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获得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和重要思想保证。,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我国改革开放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国家深化改革,绝非易事。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