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的修复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930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损伤的修复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损伤的修复幻灯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一、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一)肉芽组织的成分及形态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 组成: 成纤维C 炎症C 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镜下观: (1)大量内皮C增生形成的实性C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与创面垂直生长 (2)毛细血管周围 新生的成纤维C (3)大量渗出液及炎症C 炎症C巨噬C为主,中性粒C,淋巴C,(二)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结局: 肉芽组织纤维结缔组织瘢痕组织 形态学标志: 肉芽组织间质的水分逐渐吸收减少

2、;炎性细胞减少;部分毛细血管管腔闭塞、数目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数目减少,转变呈纤维细胞(纤维结缔组织)胶原纤维更多,玻璃样变性(瘢痕组织),二、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瘢痕(scar)组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1.镜下观: 大量平行/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呈均质性红染玻璃样变,2.肉眼观: 局部呈收缩状态, 颜色苍白/灰白半透明 质硬韧,缺乏弹性,1.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1)损伤的创口/缺损填补并连接起来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2)因含大量胶原纤维,使组织器官保持 其坚固性,2.对机体不利或有害的一面: (1)瘢痕收缩: (2)瘢痕性粘连: (3)瘢痕

3、组织增生过度(肥大性痕) 瘢痕疙瘩(keloid): 概念: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 围不规则地扩延。,第三节 创伤修复 (wound healing),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概念: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 出现离断/缺损后的愈复过程 一、皮肤创伤愈合 (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的早期变化 局部红肿,形成痂皮 保护创口 2.伤口收缩(2-3日后) 缩小创面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二)创伤愈合的类型 1.一期愈合(primary healing) 组织缺损少 创缘整齐 无感染 粘合/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愈合时间短 形成瘢痕少,2.二期愈合(s

4、econdary healing) 组织缺损较大 创缘不整 无法整齐对合 伴有感染的伤口 愈合时间较长 形成的瘢痕较大,二、骨折愈合 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 1.血肿形成 骨折的两端及其周围伴有大量出血血肿血肿凝固 2.纤维性骨痂形成 2-3天,血肿肉芽组织取代纤维化纤维性骨痂进一步分化透明软骨,3.骨性骨痂形成 纤维性骨痂分化出骨母C 类骨组织 钙盐沉积编织骨骨性骨痂 4.骨痂改建/再塑 编织骨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紊乱 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 改建 破骨C的骨质吸收 骨母C的新骨质形成 协调作用,三、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一)全身因素 1.年龄 2.营养 (二)局部因素 1.感染与异物 2.局部血液循环 3.神经支配 4.电离辐射,(三)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1.骨折断端的及时、正确的复位 2.骨折断端及时、牢靠的固定 3.早日进行全身的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良好的血液供应,思考题: 1.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是什么? 2.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各类的再生细胞有哪些? 3.腿部有一脓肿,溃破形成深部溃疡,另外,因接受外科手术于腹壁有一手术切口,经治疗后两处创口均已愈合,请说明这两种创伤愈合过程及各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