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8605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子奈计量经济学1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Econometrics 电子教案,第一章 绪论,关于绪论 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模步骤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0 .1 关于绪论,绪论是课程的纲。 学好绪论,可以说学好了课程的一半。参观一个城市,先站在最高处俯瞰,然后走街串巷;了解一座建筑,先看模型,后走进每一个房间。各起一半作用。,绪论课的目的:了解课程的性质和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课程完整的内容体系和将要讲授的内容;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学习方法;介绍课程中不讲的但是必须了解的课程内容。 不必全懂,只需似懂非懂。,0.2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 计量经济学 学分:3,2.

2、课程说明 教学目的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实证的方法,尤其是数量分析方法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通过该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实用的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先修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理统计。, 教材及参考书 计量经济学(第2版),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计量经济学习题集,潘文卿、李子奈、高吉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Basic Econometrics(fourth edition),Damodar N. Gujarrati,2003 Introductory Eco

3、nometrics(2E),Jeffrey M. Woodldridge,2003(英文改编版计量经济学导论,已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 高等计量经济学,李子奈、叶阿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应用,李子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 课堂资料下载 内容:补充资料、课件、数据集、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大纲、复习要点等。 教学讨论,(6)课程内容提纲及学时安排 (总课时:54学时) 第一章 绪论 3学时 第二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学时 第三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学时 第四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放

4、宽基本假定的模型 9学时,第五章 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专门问题 3学时 第六章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理论与方法 6学时 第七章 经典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 9学时 第八章 扩展的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6学时 第九章 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 6学时 期末复习 3学时, 课程成绩 课堂表现:20分 期末考核:80分, 关于学习方法的说明 理论与应用并重。既要重视理论方法,也要重视应用模型和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 以教材中的经典理论方法为主,也要理解适当引入的、教材中没有的非经典理论方法; 对于理论方法,重点是思路而不是数学过程;, 对于应用模型,重点不是每种模型本身,而是它们演变与发展的

5、方法论; 必须十分重视综合练习; 必须掌握一种应用软件,注意课堂的软件应用演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练。,1.1 计量经济学,一、计量经济学 二、计量经济学模型 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 五、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一、计量经济学, 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学科)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R.Frish提出Econometrics 1930年成立世界计量经济学会 1933年创刊Econometrics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大发展和60年代的扩张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经典(现代)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定义 “用数学

6、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和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绝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本身并非是充分条件。三者结合起来,就是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在经济学科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克莱因(R.Klein):“计量经济学已经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大多数大学和学院中,计量经济学的讲授已经成为经济学课程表中最有权威的一部分”。 萨缪尔森(P

7、.Samuelson) :“第二次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二、计量经济学模型, 模型:是对现实的描述和模拟。如语义模型、物理模型、几何模型、数学模型等。 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现实,揭示现实活动中的数量关系。 经济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描述经济活动。 计量经济学模型:解释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经济理论分析(行为分析)数理分析 数量分析:揭示经济活动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三、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 经典计量经济学和非经

8、典计量经济学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和狭义计量经济学,广义计量经济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以及统计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狭义计量经济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 本课程中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就是狭义计量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数学模型。, 初、中、高级计量经济学,初级以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 中级以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

9、的应用模型为主要内容;,高级以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为主要内容。 本定位于中级水平上,适当引入高级的内容。, 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计量经济学是以介绍、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侧重于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与数理统计联系极为密切。除了介绍计量经济模型的数学理论基础、普遍应用的计量经济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外,还研究特殊模型的估计方法与检验方法,应用了广泛的数学知识。,应用计量经济学则以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主要内容,强调应用模型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基础,侧重于建立与应用模型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处理。 本课程是二者的结合。, 经典计量

10、经济学和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经典计量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etrics)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并广泛应用的计量经济学。 R.Frish创立 T.Haavelmo建立了它的概率论基础 L.R.Klein成为其理论与应用的集大成者,经典计量经济学在理论方法方面特征是: 模型类型随机模型; 模型导向理论导向; 模型结构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因果分析,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的形式和参数;, 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 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或者最大似然方法估计模型。,经典计量经济学在应用方面的

11、特征是: 应用模型方法论基础实证分析、经验分析、归纳; 应用模型的功能结构分析、政策评价、经济预测、理论检验与发展; 应用模型的领域传统的应用领域,例如生产、需求、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以及宏观经济等。,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为现代计量经济学。 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和动态计量经济学等。,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模型类型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模型导向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模型结构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数据类型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和估计方法非经典的计量经济学问题。,本

12、课程以经典计量经济学为主,适当引入一些简单的、应用较多的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理由: 一方面,从理论方法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是非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基础; 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角度,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仍然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微观计量经济学和宏观计量经济学,微观计量经济学 于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报中正式提出;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内容集中于“对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进行经验分析”;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原材料是微观数据”,微观数据表现为截面数据和平行(penal)数据; 赫克曼(J.Heckman)和麦克法登(D.McFaddan) 对微观计量经济学作出原创性贡献。

13、,微观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和课程有:“Microeconometrics” “Advanced Microeconometrics” “Applied Microeconometrics” “Topics in Microeconometrics” “Methods in Microeconometrics” 微观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 平行(penal)数据模型的理论方法 离散选择模型的理论方法 选择性样本模型的理论方法,宏观计量经济学名称由来已久,但是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 经典宏观计量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建立宏观经济模型,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评价和预测。 现代宏观

14、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以及动态计量经济学。,四、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 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看 从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经济学科中的地位看 从计量经济学与数理统计学的区别看 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全过程看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55位获奖者中10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而获奖 1969 R. Frish J. Tinbergen 1973 W. Leotief 1980 L. R. Klein 1984 R. Stone 1989 T. Haavelmo 2000 J. J. Heckman D. L. McFadden 2003

15、 R. F. Engle C. W. J. Granger 近2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30余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获奖者名单 2004 Finn Kydland , Edward Prescott 2003 Robert F. Engle, Clive W. J. Granger 2002 Daniel Kahneman, Vernon L. Smith 2001 George A. Akerlof, A. Michael Spence, Joseph E. Stiglitz 2000 James J Heckman, Daniel L McFadden 1999 Robert A. Mundell 1998 Amartya Sen 1997 Robert C. Merton, Myron S. Scholes 1996 James A. Mirrlees, William Vickrey,1995 Robert E. Lucas Jr. 1994 John C. Harsanyi, John F. Nash Jr., Reinhard Selten 1993 Robert W. Fogel, Douglass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