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853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材料——第3讲-材料的性能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金属材料的性能,金属材料的一般加工过程,工程材料的主要加工方法: (1)金属的液态成型(铸造生产) (2)金属的塑性成型(压力加工) (3)材料的连接成型(焊接生产) ( 4)切削加工 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原材料的运输、保管和准备 生产的准备工作 毛坯的 制造 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 零件装配成机器 机器的质量检查及运行试验 机器的油漆、包装和 入库,工艺过程主要有 (1) 毛坯制造工艺过程 (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 热处理工艺过程 (4) 装配工艺过程 加工分为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材料的表征,现代材料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材料性能及其成分和显微组织关系的理解。

2、因此,对材料性能的各种测试技术,对材料组织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表征构成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联系材料设计与制造工艺直到获得具有满意使用性能的材料之间的桥梁。 在公认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四大要素“合成与制备、组成与结构、性质、使用性能”之中,性能检测与表征技术通过组成与结构在化学、物理学和环境科学基础上与其它三大要素相互联系与反馈,同样构成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关键共性技术。,1、性能表征与检测 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在给定的一套条件下,当某一条件发生变化时,材料所产生的反应。 对材料的性能测定需要建立一种广义力和广义位移的关系。当关系为线性时,材料性能由线性常数表征,如弹性模量、热容等。当关

3、系偏离线性时,材料的性能需要由高阶常数来描述,如光学晶体在强光照射下的极化率。材料的传输性能与材料内部参数的梯度所产生的流有关,由广义力与所产生的流之间的比例常数来表征,如热导率、扩散系数等。 新材料的发展还提出了一些难以用单项性能进行评价的材料特征。如金属材料的可焊性,材料的可加工性,高温熔盐气氛下的腐蚀性能等。,2、显微结构表征 显微结构表征包括观察组织的形貌、确定其原子排列方式和分析 其化学组分。 分析方法可按照观察形貌的显微镜、测定结构的衍射仪及分析成分的各种谱仪进行分类。 1)形貌观察 2)结构测定 3)化学组分分析,一、工程材料的主要性能,1、概述 材料的性能是指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4、 性质是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或本性; 功能是人们对材料的某种期待与要求种可以承担功效,以及承担该功效下的表现或能力。 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2、材料的物理性能 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指材料本身的具有各种物理量(热、电、光、磁等)以及环境变化时它们的变化程度。 密度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单位是kg/m3; M/V M:金属的质量(kg);V:金属的体积(m) 一般将密度小于5.010 kg/m的金属称为轻金属;密度大于5.010 kg/m的金属称为重金属。,比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的体积,单位是m3/kg。 导热性是指物体内温度梯度为1/M时,在单

5、位时间、单位面积内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m.K)。 导热率越大,导热性越好。 热膨胀性: 金属材料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收缩的特性称为热膨胀性。热膨胀性用线胀系数l和体胀系数V来表示。 线膨胀系数是指温度上升1时,单位长度的伸长量,单位是mm/(.mm)或-1。 式中,l为线胀系数(1/K或1/);L1为膨胀前长度(m);L2为膨胀后长度(m);t为温度变化量(K或)。,熔点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反映固态下原子间的结合力。 易熔金属:熔点低(锡、铅等)如保险丝材料;难熔金属:熔点高(钨、铬等)如白炽灯的灯丝材料。 电阻与电导:电阻率为单位长度和单位截面积导体的电阻,单位是m,其倒数称

6、为电导率。 金属传导电流的能力。用电阻率来衡量金属的导电性能导电性。 金属材料能够传导电流的能力称导电性,通常用电导率来衡量,电导率越大,金属材料导电性越好。 电阻温度系数:温度上升1时,电阻率 的变化系数,单位-1 。 导磁率:金属所具有的导磁能力。是用于表征铁合金、化合物(铁氧体)的特有性能。,常用金属的物理性能,3、材料的化学性能 材料的化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常温或高温时抵抗各种化学作用的能力。反映了材料与各种化学试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反应速度大小的相关参数。 1)耐腐蚀性金属抵抗氧、水蒸气、酸、碱等介质侵蚀的能力。 2)热安定性金属在高温下对氧化的抵抗能力。 根据不同的工况选用不同的材

7、料。,4、材料的工艺性能 我们把材料的工艺性能定义为:材料的工艺性能是一种参量,用于表征材料适应工艺而获得规定性能和外形的能力。 为了满足材料性能的要求,就必然要控制材料的成分、组织和结构。 人们总是企图用在实验室测定的一些物理的、化学的或力学的参量,来表征工艺性能。人们采用两种思路去表征,一种是模拟,一种是抽象,即从复杂工艺现象中,抽出主要的项目在实验室测定。,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材料力学、物理、化学性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反映材料生产或零部件加工过程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 1)材料可生产性:得到材料可能性和制备方法。 2)铸造性:将材料加热得到熔体,注入较复杂的型腔后冷却凝固,获得零件的方法。例如:

8、 流动性:充满型腔能力 收缩率:缩孔数量的多少和分布特征 偏析倾向:材料成分的均匀性,3) 锻造性:材料进行压力加工(锻造、压延、轧制、拉拔、挤压等)的可能性或难易程度的度量。例如: 塑性变形能力:材料不破坏的前提下的最大变形量。 塑性变形抗力:发生塑性变形所需要的最小外力。 4) 焊接性:利用部分熔体,将两块材料连接在一起,就是 焊接。在一定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 度,就是焊接性能。例如: 连接能力:焊接头部位强度与母材的差别程度。 焊接缺陷:焊接处出现气孔、裂纹可能性的大小或母材变形 程度。,5) 切削加工性:材料进行切削加工的难易程度。它与材料的种类、成分、硬度、韧性、

9、导热性等有关。 切削抗力 加工表面质量 排屑难易程度 切削刀具的使用寿命 6) 热处理性能:可以实施的热处理方法和材料在热处理时性能改变的程度。例如: 淬透性 变形度,5、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处于特定环境因素(温度、介质等)时,在外力或能量以及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变形和破坏的特征。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机械性能或称为力学性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统称为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 。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液压式万能电子材料试验机,拉伸试验,拉伸试样,长试样:L0=10d0

10、 短试样:L0=5d0,力-拉 伸 曲 线,O,屈服,弹性变形,缩颈,断裂,塑性变形,塑性变形:外力去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L,拉伸试样的颈缩现象,强度,硬度,断裂韧度,疲劳,衡量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塑性,韧性,弹性 ( elasticity ),金属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掉后能恢复到原来形状及尺寸的性能。,随载荷撤除而消失的变形。 弹性极限( elastic limit ): Fe 弹性极限载荷( N ) e ( M pa ) = S0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mm2),弹性变形( elastic deformation ):,定义: 试样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抗拉强度 (

11、 tensile strength ),根据受力方向不同: 抗拉强度、 抗压强度、 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抗扭强度等。,屈服强度( yield strength) :屈服点 S,条件屈服强度: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0.2 =F0.2 /S 0,衡量指标1断后伸长率(延伸率) (specific elongation): 指试样拉断后的标距伸长量L 1与原始标距L 0之比。, 10% 属塑性材料,塑性 (plasticity): 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塑性 (plasticity):,衡量指标2断面收缩率(percentage reduction in area):

12、指试样拉断处横截面积S 1的收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S0之比。,硬度( hardness ),定义:是指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常用硬度试验方法:,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维氏硬度测试法,布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用一定直径的压头(球体),以相应试验力压入待测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卸载后,测量材料表面压痕直径,以此直径对照布氏硬度表查得相应硬度值。,布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1)压头材质表示方法 淬火钢球:HBS 硬质合金钢球:HBW (2)布氏硬度值与压头选择 布氏硬度值450的材料,选用淬火钢球头。例如:200HBS,350HBS。 布氏硬度值450650的材

13、料,选用硬质合金球压头。例如:550HBW,600HBW,布氏硬度标注方法: 符号HBS或HBW之前的数字表示硬度值,符号后面的数字按顺序分别表示球体直径、载荷及载荷保持时间。 如:120HBS10/1000/30表示直径为10mm的钢球在1000kgf(9.807kN)载荷作用下保持30s测得的布氏硬度值为120。,布 氏 硬 度 特 点,优点:,测量误差小(因压痕大),数据稳定,重复性强。,缺点:,压痕面积较大,测量费时。,应用:,常用于测量较软材料、灰铸铁、有色金属、退火正火钢材的硬度。,不适于测量成品零件或薄件的硬度。,洛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用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或直径

14、1.588mm的淬火钢球,以相应试验力压入待测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卸载后卸除主试验力,以测量的残余压痕深度增量来计算出硬度值。,h1,h2,h3,h,1-1 初载10kg h1,2-2 总载150kg h2,3-3 卸载140kg h,最后测得: 残余压痕深度增量 h,h=h2-h1,洛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洛氏硬度 HR ( Rockwill Hardness ),根据压头的种类和总载荷的大小, 洛氏硬度分为三种:,HRA: 金刚石圆锥压头;588N总载荷 HRB: 1/16钢球压头;980N总载荷 HRC: 金刚石圆锥压头;1470总载荷,洛氏硬度标注方法:7085HRA,2070H

15、RC,25100HRB,注:HRA、HRB、HRC分别测得的硬度,不可直接比较大小,但可以通过查表的方式进行互换。 例如: 50HRC40HRC ,洛 氏 硬 度 特 点,优点:,测量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压痕小;测量范围大,能测较薄工件。,缺点:,测量精度较低,可比性差,不同标尺的硬度值不能比较。,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硬度试验方法。 可用于成品检验和薄件表面硬度检验。 不适于测量组织不均匀材料。,洛 氏 硬 度 应 用,维氏硬度 HV ( Diamond Penetrator Hardness ),维氏硬度计,维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 与布氏硬度试验原理基本相同。 只是压头改用了金刚石四棱

16、锥体。 维 氏 硬 度 压 头锥面夹角为136的 金刚石正四棱锥体,以一定的试验力将压头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卸载后,在试样表面留下一个四方锥形的压痕,测量压痕两对角线长度,以此计算出硬度值。,维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用压痕两对角线的平均长度来计算。,H V=F/S,维 氏 硬 度 试 验 原 理,维氏硬度标注方法 与布氏硬度基本相同,在后面要标注试验条件试验力和保持时间(1015S不标)。 实例:580HV30表示用30kgf (294.2N)试验力保持1015S测定的维氏硬度值为580。,维 氏 硬 度 特 点,优点:,适用范围广,从极软到极硬材料都可测量;测量精度高,可比性强;能测较薄工件。,缺点:,测量操作较麻烦,测量效率低。,应用:,广泛用于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