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733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1)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指导,学习要点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科学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内容和目标。 2、掌握数学类教育活动的主要方法、技能。 3、了解各年龄段儿童数学活动的基本特点。 4、初步掌握数学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指导的基本方法。,数学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是促进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以纲要为准则,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儿童学习数学的教育过程。它包括数学教学活动、区域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活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活动。,第一节数学教育活动的概述,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含义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以教学论的一般原理为依据,运用学前教育学、心理学

2、的理论和原则,研究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规律和方法,引导儿童在生活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培养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儿童的数学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意义,1、数教育是幼儿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只有让幼儿掌握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他们才有了了解与认识世界的工具,才有可能清楚地感知和正确认识周围的物体,才能较好地与人交往,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 2、数学的特点可以帮助幼儿概括地认识生活中和各种事物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幼儿获得一种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幼儿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为进一步学

3、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36岁幼儿的数教育 目标与要求: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内容:大的可分为数量关系、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三个方面,具体可分为集合的知识、数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简单的几何形体、度量、空间方位、时间几个部分。,第二节数学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集合概念的教育 幼儿感知集合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及正确进行加减运算 (一)幼儿的分类教育 分类能力是幼儿学习

4、数学的基础,是一种智力活动,是培养幼儿逻辑思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即按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用途、数量等不同的特征进行区分。可先按一个特征分,再逐步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分。,1、教学目标,(1)小班 认数以前会从一堆物体中,把名称相同的物体拿出来(限于拿出一类物体)。 按物体的一种外部特征(如颜色、大小、长短、形状)分类,每次分成一类或两类,每一类不超过4个物体。 (2)中班 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颜色、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形状)分类,每次分成两类或三类。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每次分成两类或三类。,(3)大班,按物体的一个外部特征(颜色、厚薄、宽窄、形状)分类,每次分成两类到四类。

5、 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大小和颜色、大小和形状、颜色和形状等)分类。 按物体的数量分类,每一类不超过10个。 按物体的用途分类,每一次不超过三类,每一类不超过3个物体。,2、教学建议,(1)物体分类的教学,一般应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进行,同时,尽量结合已学的有关数、量、形等方面的知识。 (2)引导幼儿按物体的名称、物体的外部特征、用途、数量等进行分类。教小班幼儿进行分类时首先要教他们学会从一堆物体中,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开始教学时,可以给幼儿一些同样颜色、同样大小的物体,让幼儿找出相同名称的物体,以后,逐步教幼儿能排除物体的颜色、大小等干扰,而把相同名称的物体找出来并放在一起。 (3)利用

6、各种活动进行分类练习。,(二)幼儿的排序教育,排序依据物体的差异如颜色、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先后、多少等特征,按一定的规则或次序进行排列。排序是建立在对物体比较的基础上,它需要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能力。对幼儿来说,排序比对物体进行分类要困难一些。引导幼儿发现排列规律,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明显到隐藏、由少数到多数的原则。排序对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和发展智力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1、教学目标,(1)小班 使幼儿能对大小差别较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使幼儿能对长短差别较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2)中班,使幼儿能对数量在6以内的物体按大小、长短、粗

7、细等顺序进行排列。会从小排到大或从大排到小,从长排到短或从短排到长,从粗排到细或从细排到粗。 使幼儿能对6个以内的物体按数量逐一增加或逐一减少的顺序排列。 使幼儿能按数字所表示的多少顺序,从1排到6或从6排到1.,(3)大班,使幼儿能对10个同类物体按不同差异排序。例如,能按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从宽到窄或从窄到宽的顺序排列。 使幼儿能对10个同类物体按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的顺序排列。 使幼儿能对10以内的数字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初步教幼儿发现物体排列顺序的某些简单规律。,2、教学建议,(1)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排序 教幼儿给差别较明显的物体进行大小排序,同时也可以和比较物体大

8、小的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引导幼儿从3个物体中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然后再进行排序。 教幼儿给长短差别较明显的物体排序,可以和比较物体长短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建议和上面讲的基本相同。教学时,要注意让幼儿学会把物体的一端对齐,以便区别物体的长短。,(1)教小班幼儿按物体的大小、长短排序,(2)教中班幼儿按物体的高矮、粗细、厚薄排序,教中班幼儿按物体的高矮等特征排序,可以和比较物体高矮的教学结合着进行。 教幼儿按物体的高矮排序时,可以让幼儿把一组物体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列起来。 教幼儿按物体的粗细、厚薄排序。可以采用类似上面的方法。,(3)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教大班幼儿按物体的宽窄排序时,可以

9、和比较物体宽窄的教学结合着进行。 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多少排序。在大班教幼儿按物体的数量多少(不超过10个)排序,可以按数量逐一增加或逐一减少的规律排序,并按数字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指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在大班指导幼儿去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按这一特定规律排序,对于发展幼儿智力、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有一定的作用。,(三)区别“1”和“许多”,“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许多”是含有两个以上元素的集合。区别“1”和“许多”,了解它们的关系,目的是幼儿学习数概念之前,使幼儿初步认识一组物体(集合)是由单个物体(元素)组成,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为后面学习点数,了解计数的结果做准备。

10、,1、教学目标,(1)教会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如会利用视觉区别一个物体和许多物体;会利用听觉区分一次声响和许多次声响;会利用触觉感知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等等。 (2)使幼儿了解“1”(元素)和“许多”(集合)之间的关系。即任何“许多”都是由“1”组成的。 (3)让幼儿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1”和“许多”以及常用的数量词。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初步的归类能力。,2、教学建议,(1)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教师利用实物或教具,引导幼儿边观察(或摆弄)边比较;什么物体是1个;什么物体有许多个。初步理解“1”和“许多”都是代表事物的数量。教具的选择可

11、用同类的教具。 (2)组织幼儿进行分合操作活动从中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教师指导幼儿把许多物体(集合)分成一个一个物体(元素),再把一个一个的物体(元素)组成许多(集合),让幼儿在分合的实践中感知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分、合操作活动按由易到难进行操作。先是将同颜色(或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操作;然后过渡到不同颜色(或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体进操作。使幼儿认识到物体可以按形状、大小、颜色等分类,逐步扩大对集合范围的感知,培养分类能力。教具的选择用同类教具。 (3)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和“许多” (4)引导幼儿在周围环境中寻找“一个物体”和“许多个物体”。,(四)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在幼儿

12、初步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懂得“1”和“许多”的意义后,应进一步教他们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1、教学目标,(1)学会用重叠对应和并放对应比较的方法正确判断两组物体哪组多,哪组少或一样多。 (2)教幼儿掌握“一样多”和“不一样多”,“多些”,“少些”,“多一个”,“少一个”等词的含义。 (3)发展幼儿初步的分析比较的能力,2、教学建议,在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多少时,应注意从易到难,从简单的操作过渡到复杂的操作。 (1)幼儿进行重叠对应比较 (2)幼儿进行并放对应比较 (3)幼儿选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比较 在教学中,只要求比较感知两组多数物体的数量,不具体多几少几(可多1少1) 以上几种方法都可以

13、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练习。,二、数概念的教育,(一)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 自然数用来表示集合元素的个数(多少)时,叫作基数。 1、10以内的数数教学 (1)教学目标,小班,初步认识4以内的含义,会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数量的物体,并会说出总数,懂得总数是被数物体的总和;能按实物范例或要求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学会运用各种感官感知4以内数量的事物 借助于教具,初步意识到4以内数的相互关系。例如,1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2个苹果,2个苹果比1个苹果多1个苹果;2个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3个苹果,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1个苹果等。 会正确运用常用的数量词,如

14、“4个”、“4只”、“4块”、“4辆”、“4朵”、“4架”等。,中班,认识10以内数的含义,会正确点数10以内数量的物体,迅速说出总数,了解总数的意义;正确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从任何一个数数起,一直数到10.会按数取物 会正确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数量的事物 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迅速地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大班,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感官感知10以内数量的事物 掌握110的倒数,会正确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2)教学建议,教幼儿点数就是教幼儿用数词去清点物体的数量,将数词与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对应起来,使幼儿认识到数词可以表示有限集合的数量。 点数的要求逐步提高:从按

15、物点数,说出总数过渡到用眼睛点数最后达到默数。 教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记数活动。 教幼儿寻找相应数量的物体。,认识10以内的序数,序数:表示集合元素次序的数,用“第几”表示 1、教学目标:使幼儿会从不同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正确运用序数数词(第一只、第二只、第一排、第二排、),2、教学建议,(1)采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讲解。 要让幼儿明确从哪里数起,按什么方向数。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等。新课时将不同大小、颜色、形状或不同性质的物体排成一行,引导幼儿学习,然后在同颜色、同形状、同大小的同类物体中区别它们各自的位置。讲清楚序数的意义,两个序数

16、只有顺序位置不同,不能比较大小和多少。,(2)可以从几个方面提问: 说出动物的名,问位置。如:小白兔排在第几? 说出序数名,问什么物体。如,第3个位置上是什么小动物? 抽象判断。如第2前面是第几? (3)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判断物体的顺序。 如:开商店,什么东西不见了,送小动物回家、排队。 (4)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巩固和练习。,(三)10以内数的认读与书写的教学,数字是用来记数的符号。数字所表示的物体数量就是数的实际含义。幼儿学习认读和书写10个数字(110),能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提高对数的抽象性的理解,对以后的数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1、教学目标,中班:教会幼儿认读110阿拉伯数字,并能用数字正确表示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大班:幼儿正确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掌握正确的笔顺,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及握笔方法。,2、教学建议,(1)教幼儿认读阿拉伯数字110的方法 结合数数与形成,利用多种教具,出示数字符号进行讲解,如,认识数字“3”。先出示教具3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