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7322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思维、概念、推理的发展课件(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思维是高级的认识活动,是智力的核心,【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思维的发生及其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了解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把握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判断和推理发展的特点以及理解的发展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难点: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主要内容,思维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儿童思维的发生 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的理论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 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 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一、思维概述 (一)定义 思维是脑对客

2、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二)对概念的理解 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思维与感觉、知觉、记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应。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图示:思维与其它认知过程的关系,环境,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感性认识,理性概括,(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 eg.早上推窗看到对面屋顶和地上湿漉漉的,推测昨晚下雨了。 由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四季更替,揭示地球自转、公转的规律。 2.概括性 eg.透过铅笔、圆珠笔、蜡笔、毛笔 等许多种具体的笔,抽取共同本质特征:能书写的专门工具,形成概括认识。 3

3、.重组性,案例:毛地黄治心脏病的发现过程,中古时期,欧洲的理发师都持有兼营医疗事业的执照。当时,有个女巫,善于治疗心脏病,药到病除。理发师眼红,一边收买一个心脏病患者,替他暗中探悉女巫配制药剂的秘密,一边以未获医疗执照、妖言惑众为由对女巫进行控告。 女巫被处极刑后,理发师就按女巫的配方行医。女巫的配方是:团圆夜月之下所宰的蟾蜍血,母兔的左后腿,死马尾上的一根毛,木桶盛取的天雨水,一撮女巫后园生长的毛地黄花。 理发师用女巫这一配方治疗心脏病,果然十分灵验。一次,理发师配方时,错放了母兔的右前腿,煎出的药剂同样生效,另一次,使用月未圆宰杀的蟾蜍血调制饮时,亦奏效。再一次,马尾毛忘记放进饮剂,患者服

4、有效。未降雨,用河水煮药,也治愈疾病。最后,他省得麻烦,直截了当地只用女巫后园的毛地黄花,结果亦药到病除。,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觉颜色鲜艳、芳香扑鼻 知觉鲜花非常美丽 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思维根据记忆推断春天来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感知觉:红卫兵、毛泽东、林彪、喊口号,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应,思维:根据记忆推断出这是文革时期的照片。,2、思维是对人脑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反应,概括为交通工具,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3、思维是对人脑原有事物的重组的反应,二、思维的发生发展对学前儿童 心理发展的意义,思维的产生

5、、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意味着儿童的认识过程完全形成,引起了其他认识活动的质变。 思维的影响还渗透到情感、社会性及个性的各个方面。,1、思维的发生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 经齐全 2、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它认识过程产生质变 3、思维的发生发展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行为得到发展 4、思维的发生标志着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出现,三、思维的分类,1.思维的内容: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思维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Guilford,1967) 3.思维的分析水平: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4.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Wertheimer,),基于内容的思维分类,(1)动作思维 :

6、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 :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某汽车公司的广告,练习一,大学是什么?,1854年,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John Henry Newman):,大学就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天下各处各地的学子到这里来,以寻求天下各种各样的知识。,基于方向的思维分类,(1)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 :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

7、正确答案的思维。 (2)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 :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例】从下面的事实中概括观点 (1)贝多芬弹钢琴的时间长了,手指发热,就在凉水里浸泡。 (2)作家杰克伦敦在房子里的窗帘、衣架、橱柜、镜子上挂满写有词语、资料的长纸条,以便随时看到、记忆。 (3)居里夫人在巴黎大学时,晚上在图书馆用功,经常到后半夜两点多,有时饿得竟晕倒了。 三人的共同点:一是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二是都具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 于是可以概括出以下结论: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大都具有勤奋刻苦的精神

8、。,聚合思维,聚合思维,求同、求异聚敛训练,你的面前摆着四种物品: 一本平装书; 一瓶百事可乐; 一根纯金项链; 一台彩色电视机。 请从上述四种物品中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物品;然后,再找出两两物品之间的共同之处。,平装书是唯一用纸做成的、供人阅读的物品; 可乐是唯一由液体构成、供人饮用的物品; 项链是唯一用纯金制作的、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电视是唯一能把无线电波转换成声音和图像的物品。 平装书与可乐属于“价格低廉品”;平装书与电视属于“信息用品”;可乐与电视属于“诞生于现代的物品”;项链与电视属于“贵重物品”,发散思维: 【例】杨澜当年考正大综艺主持人的时候考官问她:“你敢不敢穿三点式?” 她

9、的回答是:“这不是个敢不敢的问题,而是一个得不得体的问题。如果在美国西海岸的浴场上,穿三点式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在一个民风淳朴的山村大街上,穿三点式是对那里人感情的一种亵渎;如果在浴池里,穿三点式纯属多余。”,发散思维的特性,1.流畅性(fluency):心智灵活顺畅,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多个不同的观念,能使用较多的文字,能形成较多的联想。 【练习】 请说出报纸的用途,看谁说得多。 2.变通性(flexibility):思维方式变化多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随机应变,不墨守成规。,【练习】请想想老鼠有什么“贡献”。,独创性(originality):思想表现超越,对事物处理能提出创新办法,对疑难

10、问题能提出独特见解。 【练习】假如你必须在肖邦和希特勒之间选一个终身伴侣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一次港姐决赛的题目) 精密性(elaboration):惯于深思熟虑,遇事精密分析,力求臻于完美周延的地步。,发散思维的特性,打草稿、练书法、卖废品、生煤炉、剪鞋底、糊墙壁、折飞机、御寒(乞丐将它作被子)、糊在墙上挡光线、当扇子、当吸水纸、折成帽子、包书、卷起来作喇叭、发泄时撕扯的对象、桌布、擦玻璃等等。,每年医学研究需要4亿多只动物,老鼠占90。很多新药都是经过老鼠试验才发明出来的,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惯常人都选择了肖邦,答案显得没有特色,一个参赛选手回答:“我会选择希特勒,如果我嫁给希

11、特勒的话,我相信我能够感化他,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家破人亡。”这个巧妙的回答赢得了人们的掌声。,基于分析水平的思维分类,(1)直觉思维 :一种非逻辑思维,是指面临新问题、新事物或新现象时,能够迅速理解并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2)分析思维 :按照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结论的思维。,基于创造程度的思维分类,(1)常规性思维 :又称为习惯性思维和再造性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和程序,运用惯常方法或模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维 。 (2)创造性思维 :以新异、独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注视其中一个脸孔5、 6秒钟,你刚才看

12、的是第几张脸,他是是白眼还是黑眼?,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一、学前儿童思维的概念,典型的人类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逻辑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低级阶段。具有思维的本质特点反映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但是抽象概括水平很低,还不是典型的人类思维。,二、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接照人类典型的思维的概念,个体思维发生的时间要在6、7岁以后,即学龄期。 儿童思维发生时间在2岁左右,与言语发生的时间相同 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三、学前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 1、儿童概括的发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直观的概括动作的概括语词的概括,2、出现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是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第三节 学前儿童

13、思维发展的趋势,一、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表现在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的变化 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思维方式的变化 幼儿的思维发展经历了 直观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的三个阶段。,1、直观行动思维 (1)定义:也称直觉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了 如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

14、下来?儿童没有任何“想”的表现,而是马上去“拿”。他伸长胳臂、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子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儿童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进行的。,(2)直观行动思维的产生 直观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3)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 直观性和行动性 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思维的狭隘性,直觉行动性一,直觉行

15、动性二,尝试错误,2、具体形象思维 (1)定义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4岁孩子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 如计算3+47,不会对抽象数字进行加减,而是在头脑中用三个手指加上四个手指,或三个苹果加上四个苹果等具体形象计算。 不能理解“黑暗的旧社会”,(2)产生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

16、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3)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具体形象性 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不可逆性、绝对性、拟人性或泛化性、过渡性,三座山试验,3、抽象逻辑思维(大班) (1)定义:用抽象的概念“词”来进行的思维。 5-6岁时,孩子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如有的幼儿知道“见到女的叫阿姨,男的叫叔叔伯伯” 早期看电视时,可以说出好人、坏人,这时已经知道好在哪里,坏在哪里,还会用各种理由来说明。 孩子懂得了“5”、“8”这些数字可以是任何事物的数目,“5”既可以是5个苹果,也可以是 5张桌子或5把椅子。,下面这些都是什么人,见面后我们用什么称呼比较合适?,(2)守恒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