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701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语言发展_1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3-6岁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及教育,0-3岁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及教育,【学习要点】,学前教育机构儿童语言教育概述,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概述,0-1岁(前言语阶段) 语言的准备阶段 1-2岁(言语发生阶段) 有意义的词语出现,句式趋于复杂 2-3岁(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最终目标是掌握口语,0-3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简单音节阶段(0-3个月),语言发展的特点 听觉较敏锐,对语音较敏感,有惊跳反应,具有一定的辨音能力,听到新异的声音会停下正在做的事情; (出生12天的新生儿能以目光凝视、停止吮吸或继续吮吸、停止蹬腿或继续蹬腿等动作,对说话声和敲击物体声音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 出现初

2、期的交际倾向 (一周到一个月期间的婴儿能够用不同的哭声表达自己不同的需求) 能发出一些单音节的语音 (2个月时婴儿出现偶偶做声的情况,不自觉地会发出a,e,g,k等音) 教育建议 给幼儿多的语言刺激,S-R(成人的逗弄-婴儿的非自控性发音,强调“重复”); 交际过程中要多抚摸、拥抱婴儿; 和婴儿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帮助建立语音和动作的同步反应); 睡前倾听习惯的培养,听乐曲,训练有意倾听能力; 开展早期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开展一些听音和发音的游戏(发音、唤名)。,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语言发展的特点(4-6个月) 音节方面出现了一连串连续的音节,辅音和元音结合的复杂音节; 能够辨别成

3、人的语气并做出反应(亲切的,愤怒的); 听觉定位开始发展; 能够辨别不同的音色(父母,家人的声音); 有人跟他说话会停止哭泣,对熟悉的人做出积极反应; 会用语音语调引起别人的注意,拒绝干什么,愿意干什么,想要干什么 (如尖叫声和急促上扬的语调伴以蹬腿伸手等动作表示拒绝)。 语言发展的特点(7-9个月) 发出连续的,重复的音节; 能感知三种不同的语调(喜悦,平淡,恼怒)并有了表示,或愣住、或紧张、或微笑,对陌生的声音,会瞪眼仔细听,表现出好奇心; 与成人交往中出现学习交际“规则”,一问一答; 懂得简单的词、手势和命令,理解具有情境性;能够辨别家人的称谓和熟悉物体的名称;开始用动作进行交流,如挥手

4、再见; 出现“小儿语”,会用语音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会对自己的影像说话。,连续音节阶段(4-9个月),教育建议 继续给孩子语言刺激,模仿学习发音; 用强化、鼓励等方法诱导婴儿发音(成人等待-婴儿发音-成人回应); 用动作、实物配合法,建立语音和实体之间的联系; 初步养成睡前倾听文学作品的习惯; 和婴儿进行“平行”的亲字阅读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展语言游戏,提高听力和发音水平(手指脚趾游戏,镜子游戏,指认物体游戏),学话萌芽阶段(10-12个月),语言发展的特点 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 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能作出恰当的反应,“妈妈在哪儿?” ); 语言交际功能

5、开始扩展(会摆手再见); 开口说话,出现第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教育建议 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 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 在活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 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思考:,“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会讲话,你为什么还要不停地跟孩子讲话呢”你认为这个观点怎样?,1-2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1-1.5岁(单词句阶段) 1.5-2岁(双词句阶段) 开始说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句子,但断续简略,不完整,1-1.5岁(单词句阶段),语言发展特点 由远及近(先理解常接触的物体)固定化,特化(给常见物体命名) 词义笼统(一个词代表多种事物)单

6、音重复(“阿姨”-aa) 一词多义(代表多种对象) 以词代句(“单词句”) 和动作紧密结合(语言伴随动作,“小花猫”) 词性不确定( “滴滴”等) 语言沉默现象(用手势和动作示意,停止自发发音活动) 教育建议 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尽量用简短的话,而不要用大量多余的话淹没了所要教的单词);例如:“这是球” 多跟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丰富性); 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倾听并予以应答; 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猜猜看、打电话)。,1.5-2岁(双词句阶段),语言发展特点(16-18个月) 能理解简单的语句,理

7、解的词语多于说出的词语 理解并且喜欢歌曲、故事、儿歌等 理解并执行成人的简单指令 会说10-20个单词 喜欢翻阅图书并“指指点点”,好像在讲解 会对物体命名,常有泛化、窄化现象 语言发展特点(19-21个月) 常用词达100个左右 能说出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妈妈吃” 妈妈可回应:佩佩要吃苹果。) 能理解并执行两个动作要求的命令(三角梅,“捡”,“放”) 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并能简单复述 能够理解并说出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 说到自己时,总用名字代替 喜欢提问,疑问句较多 语句中出现“重叠音”(狗狗、猫猫)和词语接尾现象(乖不乖,棒不棒),语言发展特点(22-24个月) 出现“词语爆炸”现象;

8、 理解并能正确地回答成人提出的一些问题; 理解的词语达300个左右; 能够说200-300个左右的单词,小儿语逐渐消失; 双词句仍占优势,可以模仿着说出三词句; 与人交往依靠语言,表达时动作及手势相应减少; 能理解一些方位介词、时间介词和表示颜色的形容词 教育建议 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语言榜样和语言示范(准确性、丰富性) 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准确及时地回应。拓宽孩子的知识面,阅读,参加户外活动) 固定时间倾听儿童文学作品,观看美术片或动画片(习惯化) 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要把能复述的部分复述出来) 在游戏中进行此与练习(词语接龙等“谁会飞?谁会游?”句式,内容,声调),2-3岁儿童语言

9、发展与教育,2-2.5岁(初步掌握口语阶段) 2.5-3岁(目标口语初步发展阶段),语言发展特点 基本上能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 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 句型以简单句为主,复合句也初步发展 疑问句逐渐增多,很喜欢提问 语言常常使用接尾策略(不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末尾作答,模仿) 教育建议 让婴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 鼓励婴儿同伴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 随时随地帮助婴儿正确使用语言 在游戏中练 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2-2.5岁(初步掌握口语阶段),语言发展特点 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 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 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

10、合句 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破句现象” 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 教育建议 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 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 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发展婴儿的语言 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2.5-3岁(初步掌握口语阶段),3-6岁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幼儿语音发展与教育 幼儿词汇发展与教育 幼儿语法发展与教育,3-6岁儿童语音发展与教育,3-6岁儿童语音发展的特点 4岁逐渐掌握本民族全部语音 (3-4岁大脑皮层对发音器官的调节,发音能力提高很快,表现:准确分辨,正确发出) 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 (能为别人纠错;能意识并调节自己的发音),3-6岁

11、儿童语音发展与教育,教育建议 培养准确的听音能力(听的准才能说得准,培养听觉习惯) 教会幼儿正确发音(克服生理影响,方言影响) 教会幼儿按照普通话的声调讲话(中大班要求声调正确)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情(声音的大小、速度、感情) 培养幼儿语言交往修养(讲话态度要自然、友好、礼貌) 各年龄班语音教育 小班:重点在听力和发音练习,尽量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 中、大班:重点对个别儿童发音的矫正和语音修养能力的培养,要渗透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进行,3-6岁儿童词汇发展与教育,3-6岁儿童词汇发展的特点 词汇量迅速增加 (3岁1000-1100,4岁1600-2000,5岁2200-30

12、00,6岁3000-4000) 词义范围扩大 (实词-虚词,贴近生活的词-社会现象有关的词) 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具体-抽象,字面意思-隐喻意思,“碰”) 幼儿词汇教育的内容 丰富幼儿的词汇,教幼儿正确理解词义,幼儿词汇教育的具体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的词汇 (穿衣、进餐、散步,雨天、雪天都可开展教育活动) 通过观察,丰富幼儿的词汇 (教师要有适当的指导性语言) 运用教学游戏进行词语练习 (提问“什么是甜的?木头能做什么?”,一个幼儿描述外貌特征,其他幼儿猜) 运用儿童文学作品进行词汇教育(文学词汇) 整合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进行词汇教育,3-6岁儿童语法发展与教育,3-6岁儿童语法发展的

13、特点 【语句的发展特点】 句型从简单到复杂(喜欢提问,疑问句出现;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 句子结构和词性逐渐分化(“宝宝拿“-”拿球球”;“解放军叔叔、小白兔”) 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你吃筷子,我吃勺子”) 句子结构由压缩呆板到扩展和灵活(单调呆板的核心词-使用修饰词) 【句子理解的特点】 对复杂结构的句子不能正确理解(被动句,双否句) 采用语义、语序以及非语言策略,但都不能正确理解复杂句,3-6岁儿童语法教育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清楚完整的表述能力(给大人讲故事) 用口头造句的形式培养幼儿说完整句(围绕常见词进行造句) 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说完整句的积极性,3-6

14、岁儿童语法发展与教育,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教育概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目标,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是学前教育结构传授给儿童的语言形式、语 言内容、语言运用的总和,是教给儿童一套特定的语言符号系统,并 指导他们学习运用这套符号系统进行交际。 从这个角度,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教给儿童本民族的语言符号系统,在我国主要指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表达方式等。 二是教儿童学会运用语言,其中既包括语言知识(如语言的功能。言语交际规则)的传授,也包括语言运用能力的实践训练。,学前儿童语言的具体内容定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

15、的语言教育内容。 (一)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 这类结构主要是为儿童提供机会,对他们在日常语言交际中获得的语言素材进行提炼和深化,达到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及有意识的运用,是我国目前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经常采用的、最基本的内容。,学说普通话,学前期是儿童语音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4岁之前,在儿童能用本民族语言或方言进行日常交际的基础上,要求儿童学说普通话。年龄越小,学说普通话的效果越好。因此,在儿童有话要说、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应鼓励儿童说普通话。为儿童提供多种内容和多种学习活动,使他们普通话的水平得到提高。 (1)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对方言与普通话的发音和声调有差别的字词,进行重点的辨音和发音训练。 (2)区别普通话与方言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述,学习规范的普通话。 (3)独立运用普通话交谈,回答提问,朗诵诗歌、散文和讲述故事等。,谈 话,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交谈在培养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谈话主要包括个别交谈和集体交谈两种。 (1)个别交谈 主动发起与别人进行交谈,尽量清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集中注意倾听别人的说话,针对别人的话能提出询问或作出积极的回答。 懂的交谈中要听说轮换,耐心而有礼貌地把谈话延续下去 (2)集体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