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695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思想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途径,即指实施数学教育所采取的活动组织形式。它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数学启蒙教育的过程,它负载着数学教育的目标,传递着数学教育的内容,是数学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主要环节。 为此,教师应切实理解和灵活运用儿童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一、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一)含义 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或安排专门的时间让儿童参加的专项数学活动。 它分为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和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两类。,(二)类型 1、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正式的数学活动) 教师预定的数学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

2、计划地组织全体儿童,通过儿童自身的参与活动,掌握初步数概念并发展儿童思维的一种专项数学活动。,专项数学活动,特点:事前经过缜密的筹划 内容:专门指向数学的 形式:集体活动方式,优缺点,优点: 为每个幼儿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思维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其计划和准备工作比较单纯,也较易于组织进行。 适用于学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 缺点:易忽视儿童的个体发展特点。,2、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 儿童自主选择的数学活动,是指由教师为儿童创设一个较为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数学活动设备和丰富多样的学具、玩具,引导儿童自发、自主、自由地进行的数学活动。,数学活动,前提 特点:幼儿自主、自发选择 形式:个

3、别或小组,创设宽松的环境 提供丰富的材料,注意: 这种途径需要教师针对幼儿的情况,制定不同内容或不同水平的小组计划,并对操作材料做较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在分组活动时材料不足或顾此失彼。,二、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一)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渗透,为什么日常生活存在着数学教育? 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看,直观的物质世界的万物,都是由一定的“数”,按一定的“形”和“序”构成的。每个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和物质的、直观的实体世界发生了接触,同时也就意味着开始了与隐藏在实体的物质世界背后的数学世

4、界,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是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利用日常生活中充满数、量、形知识的内容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既轻松有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引发对数学的兴趣。,如上下楼梯时可让儿童一面走,一面计算楼梯的数量;午餐时,可让儿童比较一下碗、勺的数量多少;整理玩具或积木时,可启发儿童思考以下如何分类等等。,课堂练习:学生每人写出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可 以向儿童进行随机教育的数学内容,然后,以小 组为单位,进行补充、整理,交上一完整的幼儿 一日生活活动各环节的数学教育内容表。,(二)主题及其他各科教育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所谓主题活动,是指围绕着

5、一个来自于幼儿生活经验背景的中心内容即主题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题源自于儿童的生活,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具体的、生动的现实世界。每一个主题中也自然包含着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领域,数学作为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个领域也自然会在其中显现。,因此,与主题相融合的“生活化数学”可以帮助幼儿在整 合的、生活化的、具体的情景问题中感受事物的数、量、 形、时、空,从而获得相应的数概念。 (提问:举例说明如何在各科教育中渗透数学教育内容?),(三)游戏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

6、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因此,它也是向儿童进行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和途径之一。,原因:,游戏是幼儿教育独具特色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是幼儿喜爱的形式,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容易造成幼儿学习上的困难,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类型:,使用各种材料和玩具的数学游戏 建筑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玩水玩沙中的数学教育 体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第二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它是教育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中介途径和重要媒介,教育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育任务的

7、完成及教学的效果。,一、操作法,(一)操作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 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方法,教师:提供材料、创设环境 幼儿:探索、实践 目的:,数学感性经验 逻辑知识,2、形式,形式,性质 组织形式,示范性操作 验证性操作 探索性操作 发散性操作,集体操作 个人操作,(二)运用操作法的注意点 1、明确操作目的 运用操作法,主要是依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而提出的。因此,操作的目的主要是为儿童提供探索事物数量关系服务的,是让儿童通过操作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感受和体验到事物内在

8、的数量关系、时空关系,积累相关的数学经验,使外在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内在的数学素质。,因此,教师不应为操作而操作,而应发挥操作在促进幼儿学习数学中的积极作用。,2、掌握操作顺序 操作顺序: 尝试操作 表述、交流操作 总结操作 3、创设操作条件 操作条件应包括哪些内容?,操作条件,丰富的操作材料 合理的操作场所 充足的操作时间,4、交待操作规则 教师可以在儿童动手操作之前,先向儿童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特别是对幼小儿童缺乏操作经验及儿童在使用新操作材料或工具时,教师应通过适当的讲解,交待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然后再让儿童通过操作来体验,起到巩固和加深体验的作用,以保证儿童的操作具有一

9、定的方向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案例: 按某种属性区分集合,转为具体的操作规则就是“把形状相同的图片放在一起”。再如让儿童体验加法交换律、加法互逆性。“用3个数摆出4道题”,这条规则就包含了交换和互逆的含义。,5、评价操作结果,评 价 内 容,归纳、整理操作经验 评价个别幼儿的操作表现 评价操作中的表现,合理性 新颖性 创造性,6、体现年龄差异 各个年龄班在运用操作法的过程中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年龄特征有所区别。 如小班儿童不仅应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且要求动手、摆弄可多些;而大班儿童则可提供书面一类的操作材料,粘贴、涂色、记录一类的操作可多些,且可安排小组共用一份操作力材料,培养孩子的

10、协作能力。,7、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强调数学教育中充分发挥操作法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它与其他多种方法有效的结合(如讨论法等),使每一中教学方法的长处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共同促进儿童数概念和数思维的发展。,二、游戏法,(一)游戏法的含义 游戏法是根据儿童好动的天性、具体形象 的思维特点,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儿童感兴 趣的游戏之中,让儿童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的各种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案例: 数学游戏:小猫钓鱼 数学游戏:小鸟回家,(二)游戏法的种类 1、操作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儿童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从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游戏。它也有一定的游戏规则。,2、情节性数学游戏

11、这类游戏具有一定的游戏情节、内容和角色,特别 适合于年龄小的儿童。通过游戏情节的安排来体现所要 学习的数学知识。,3、竞赛性数学游戏 带有竞赛性质的数学游戏更适合与中、大班,不仅能满足儿童的竞赛、好胜心理,而且有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培养发展儿童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案例:“看谁答得对”,4、运动性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指寓数学概念或知识于体育活动之中的游戏。,5、运用各种感官的数学游戏 这类游戏主要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学习,强调儿童对数、形知识的充分感知。,6、数学智力游戏 这是一种运用数学知识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主的游戏。数学智力游戏能极大地调动儿童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12、独特性以及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比较法,1、含义 比较是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比 较,让幼儿找出它们在数、量、形等方面相 同和不同的方法。,方法,对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 内容:数、量、形,相同 不同,案例:,长方形与正方形 比较量 比较数,2、形式,形式,性质 排列形式,简单的比较 复杂的比较,对应比较 非对应比较,重叠式 并放式 连线式,单排比较 双排比较 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简单的比较是指对两个(组)物体的数或量的 比较。 复杂的比较是指对两个(组)以上物体的数 或量的比较。,对应比较是把两个(组)物体一一对应 加以比较。 重叠式-把一个(组)物体重叠在另一 个(组)

13、物体上,形成两个(组)物体元素之 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进行量和数的比较。 (案例见P79),并放式-把一个(组)物体并放在另一个(组)物体的下面,形成两个(组)物体元素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进行量和数的比较。 连线式-将图片上面的物体和有关的物体、形状或数字等,用线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单排比较-将物体摆成一排或一行进行比较。 双排比较-将物体摆成双排进行比较。 1)异数等长 2)异数异长 3)同数异长 不同排列形式的比较-将一组物体作不同形式的排列,进行数量的比较。,四、讨论法,(一)讨论法的含义及其分类 1、含义 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引导儿童有目的、探讨性地主动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

14、是一种多边的活动过程,可以是教师与幼儿,也可以是儿童与儿童间的讨论,它能够起到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的作用,进而促进分析、归纳,有利于儿童初步数概念的形成及思维的发展。,辨别性讨论 修正性讨论 交流性讨论 归纳性讨论,2、形式,形式,讨论的时机,随机性讨论 计划性讨论,讨论的功能,随机性讨论是指根据教学的进展情况和儿童的反馈随机展开讨论。这种讨论针对性强,有利于帮助儿童解决过程中的障碍。 计划性讨论是指教师针对某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儿童开展的讨论,一般在操作以后 进行,可以引导儿童对数的各种体验进行整理, 帮助儿童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与归纳。,辨别性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讨论学会比较和积

15、极思考) 修正性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讨论认识操作中的错误,发现问题,提出修正办法),交流性讨论(目的在于通过讨论获得多种答案,注重求异,丰富知识经验) 归纳性讨论(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归纳操作中的体验,使之条理化、概念化),(二)运用讨论法的注意点 1、以操作体验作为讨论的基础 对儿童来说,在开展讨论前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因此讨论往往是伴随着操作活动而开展的,所以操作体验应是讨论的基础,儿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才能对要讨论的内容作出积极的反应,才能接受讨论的最终结果。,2、注重讨论过程 儿童数学学习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知 识,而在于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 的过程比讨论的结果更重要,鼓励

16、儿童积 极参与讨论、开动脑筋、促进思维能力的 发展才是讨论的目的所在。,3、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为每一个个体,儿童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是各不相同的,有些能力较弱的儿童往往很少参与讨论。,作为教师,应以鼓励者的身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给儿童更多自由讨论的空间、时间,在宽松自由、无拘无束的讨论环境中帮助儿童克服自卑感、紧张感,树立起自信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从较简单问题引入讨论,当儿童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五、发现法,1、含义 发现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教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方 法,要求:不直接传授知识 前提: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基础 关键:幼儿亲自发现、探索,2、组织教学的五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 第二,初探阶段: 第三交流和再探阶段: 第四,总结阶段: 第五,运用阶段:,六、讲解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