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656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灭菌、噬菌体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消毒灭菌与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目 的 要 求,掌握:消毒、灭菌、抑菌、无菌、防腐、无菌操作的概念; 熟悉:高压灭菌、紫外线及滤过除菌法的应用范围。,1、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的方法。 2、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剂: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繁殖体有效。 3、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的方法。 防腐剂:用于防腐的化学药品。,第一节 消毒灭菌常用术语,4、清洁(cleaning):是指通过除去尘埃和一切污秽以减少微生物数量的过程。 5、无菌(

2、asepsis)和无菌操作:无菌是无活的M存在,多是灭菌的结果。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蛋白质变性;核酸断裂。 1、干热灭菌法 杀菌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 (1)焚烧 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 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3) 干烤 利用干烤箱灭菌(160170C,2h),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4) 红外线 是一种0.771000m波长的电磁波,尤以110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与干烤相似,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

3、菌。,2、湿热灭菌法 最常用,效果优于干热灭菌法。 同样条件下湿热效果强于干热的原因: 湿热的穿透力强 热蒸汽有潜能 蛋白质含水量越多越容易变性,1、高压蒸汽灭菌法:103.42Kpa经121.3,维持1530分钟,适用于耐高压和湿热的物品,如培养基、手术衣、手术器械等。,高压蒸汽灭菌器,2、巴氏消毒法:61.162.8持续30分钟或71.7持续30秒,用于酒类和乳制品的消毒。 3、流通蒸汽消毒法: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细菌繁殖体1530min可被杀灭。,4 、间歇蒸气灭菌法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汽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 5、煮沸法:1

4、00持续510分钟,可用于手术器械、食具的消毒。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C,促进杀灭细菌的芽胞,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1)原理:干扰DNA复制(使细菌DNA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2)杀菌特点:265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但是穿透力较弱。 (3)应用: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4)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2、电离辐射: (1)原理:x射线、射线、高速电子等产生游离基,破坏DNA。 (2)应用:用于不耐热塑料、橡胶制品、中草药及食品的灭菌。 3微波 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陶瓷和薄塑料等

5、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主要用于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用品、无菌室和病室中食品用具、药杯及其他用品的消毒。,(三)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流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达到无菌的目的。 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薄膜滤菌器、玻璃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素陶瓷滤菌器)。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滤器和生物洁净室,(四)超声波消毒法 不被人耳感受的高于20kHz/s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可裂解多数细菌,尤其是G-菌。 主要用于粉碎细胞,以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如超声振荡仪,(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低温:保存菌种。 1、冰箱 2、液氮罐 3、冷冻真空干燥法:为

6、目前最好的保存菌种的方法,可保存数年至数十年。,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常用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 2、使微生物细胞成分氧化、水解。 3、干扰和破坏细菌酶的活性。 4、损伤细菌的细胞膜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途1,常用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用途2,(二)化学消毒按杀菌能力剂分三类: 1、高效消毒剂(high-level disinfectants) (1)含氯消毒剂;(2)过氧化物消毒剂; (3)醛类消毒剂;(4)环氧乙烷 2、中效消毒剂(intermediate-level disinfectants) (1)含碘消毒剂;(2)醇类消毒剂 3、低效消毒剂(

7、low-level disinfectants) (1)季铵盐类;(2)氯已定;(3)高锰酸钾,固体二氧化氯消毒剂,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一、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 (一)高危器械物品 用时需进入无菌组织的物品。所有这些物品都应该灭菌。 (二)中危器械物品 用时不进入无菌组织但接触黏膜的器械。采用消毒即可。 (三)低危器械物品 只接触未损伤皮肤但不进入无菌组织和不接触黏膜的物品。一般用后清洗、消毒即可。 (四)快速周转的医疗器械,(四)黏膜的消毒 (五)病人排泄物与分泌物的消毒灭菌 (六)病人污染物品的消毒 (七)饮水的消毒 (八)环境的消毒,微生物的种类、物理状态、数量 消毒剂的性质、浓度

8、与作用时间 温度 酸碱度 有机物,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术安全(safety of biotechnology)的简称。 狭义地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广义地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问题,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也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扩散和防感染。 关于病原微生

9、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我国法令包括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管理,对实验室的分级管理,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等。,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 根据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或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或动

10、物疾病的微生物。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第一类、第二类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分级,一、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一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应有健全安全保卫制度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应有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应建立健康档案;进行预防接种。 实验室应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维护和更

11、新,应对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物进行合理处置,防止环境污染。,生 物 安 全,三、实验室感染的控制以及监督和法律责任,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保存与使用、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以及其他废物处置等实施情况。 实验室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时,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或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进行现场消毒;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扑杀等措施。,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

12、家标准和要求的记录、档案及报告的情况。 法律责任的核心是承担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法律责任。,思 考 题,名词解释: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无菌操作。 试述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的原理、适用、特点? 滤过除菌法的应用范围。 影响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噬菌体的概念及特点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个体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无细胞结构,主要由衣壳(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胞内寄生的微生物。 噬菌体分布极广。,第4章 噬菌体,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 噬菌体有三种基本形态,即

13、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结构:由头部和尾部组成; 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 核酸类型:为DNA或RNA,大多数DNA噬菌体的DNA为线状双链; 噬菌体具有抗原性; 抵抗力:比一般细菌繁殖体强。,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能在宿主细胞内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 液体培养基:透明澄清 固体培养基:噬斑,空斑试验,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噬斑:在固体培养基上,将适量噬菌体和宿主菌液混合接种培养后,培养基表面可出现透亮的溶菌空斑,每个空斑系由一个噬菌体复制增殖并裂解宿主菌后形成的。 噬斑形成单位:不同噬菌体噬斑的形态与大小不尽相同。通过噬斑计数,

14、可测知一定体积内的噬菌体数量。,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内的增殖过程(复制周期或溶菌周期)包括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等四个阶段。,噬菌体吸附宿主细菌模式图,a.吸附于宿主菌,b.尾板扩张,尾鞘收缩,c.核酸注入菌体,温和噬菌体 感染细菌后,噬菌体的基因组能与宿主菌基因组整合,并随细菌分裂传至子代细菌的基因组中,不引起细菌分裂。,前噬菌体:整合在细菌 基因组中的噬菌体基因组,溶原性细菌,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溶原性细菌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溶菌性周期,溶原性周期,思 考 题,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概念。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