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630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 2、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 3、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二、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

2、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 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 基础。,三、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3、”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四、课程目标,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能力 (三)知识,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

4、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分目标:,(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

5、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分目标:,(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

6、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五、内容标准,(一)、我在成长 (二)、我与家庭 (三)、我与学校 (四)、我的家乡(社区) (五)、我是中国人 (六)、走近世界,(一)、我在成长,内容标准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

7、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 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一)、我在成长,教学活动建议 1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或“我能行”等活动。搜集生活中宽以待人的故事。了解因嫉妒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 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清是非的辨析活动。3讲一件自

8、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4回忆自己在面对压力、冲突和挫折时的想法和表现,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经验和体会。扮演冲突情景下的角色,由小组或班级进行评析。 5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收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6可以举办“吸烟、酗酒和沉迷游戏机危害大”的板报。从报刊、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7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练自救自护方法。,(二)、我与家庭,内容标准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觉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

9、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4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6 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二)、我与家庭,教学活动建议 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纪念日,用写信或其他

10、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自己印象深刻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3通过询问,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家庭开支的情况。 5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6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能及的事,(三)、我与学校,内容标准 1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11、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8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12、三)、我与学校,教学活动建议 1尝试绘制教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平面图和上学路线图。 2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并交流学校某一方面的发展变化。访问并向同学介绍老师或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为培养学生辛勤工作的 3可以讲述同学们互相关心的事例和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学中常出现的摩擦和冲突,设置情景,讨论解决的办法。 5通过游戏,体会时间的宝贵。尝试设计一周的课余或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并进行交流。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6尝试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事,并在班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7通过游戏和学校、班级活动体会规则的必要性,并尝试制定规则。 8分析班级民主参与和管理的现状,提出积极建议。,(四)、

13、我的家乡(社区),(五)、我是中国人,内容标准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

14、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五)、我是中国人,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家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的情况。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5、。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五)、我是中国人,教学活动建议 1进行查找地图竞赛或拼图游戏。 2列举一些能够代表中国的典型标志和象征,并且说明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祖国的理由。观看有关祖国风光的影像片;收集整理图片、诗文、风景点门票等资料,相互交流。 3观看一些反映我国历史上重大发明或重要

16、文化遗产的影视片。或收集有关资料,举行报告会。或讲述体现我国劳动人民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的故事。 4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还可以观看有关影视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 5在搜集实物、照片和对家长等成年人采访的基础上,举办反映生活变化和祖国发展变化的小型展览。 7选择、列举代表民族文化的实例(诸如:传统节日、歌曲、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服饰、建筑、饮食等),进秆交流展示。 8比较我国不同区域中,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特点。 9了解当地一种农产品的来历,相互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访问农户,或参加农业劳动,或参观农业科技园。 10以常见的生活用品为例,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种产品过程,相互交流。 11设置情境,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12比较不同的通信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的通信联系,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