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552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小学儿童心理的发展,不管愿不愿意,我们都在一点点成长,从不停滞,从不回头,2007、05、31,2,本章主要内容,小学儿童的学习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2007、05、31,3,本章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学习及思维发展的特点。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以及小学生的品德发展。 3.使学生初步形成关于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的正确观点。,2007、05、31,4,本章重难点,1.重点: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言语的发展、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意识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2.难点: 小学儿童的

2、自我意识的发展,2007、05、31,5,回顾:婴幼儿的成长历程,1.“襁褓时代”:感觉总动员,2007、05、31,6,2.“体验时代”,2007、05、31,7,3.“模仿与选择时代”,菜花,上酸菜!,2007、05、31,8,小学儿童的心理成长:和幼稚告别,埃里克森的观点:变得勤奋的阶段 小学阶段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被赋予一些期望他们去完成的社会任务。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其人格发展的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2007、05、31,9,小学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开始慢慢独立,独立,指的是即使你单独一人,也不会觉得孤独。 伯尼.西格尔,

3、2007、05、31,10,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相对平稳、重大转折: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控制力、社会性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 1.生活内容发生变化; 2.语言与思维发生变化; 3.集体观念的初步形成。,2007、05、31,11,昔日的幼儿园“小麻雀”现在变成听话的小学生,2007、05、31,12,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一、小学儿童的学习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学习 1.广义的学习是个体经验的获得与行为及其潜能的变化。 2.狭义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2007、05、31,13,(二)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有指导 2.学习过

4、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因此是主动的过程、学会学习的过程 3.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或认知活动的动力 4.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2007、05、31,14,(三)学习对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进入小学之后,学习活动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与幼儿游戏相比,小学生的学习不但有更大的目的性、系统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2007、05、31,15,具体表现,1.小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发展儿童的个性。 2.学习主要通过教学活动实施,儿童心理活动内容、过程不断改变,目的性、有意性增加,思维过渡。 3.学习活动是以班级为

5、集体进行的,这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儿童社会认知水平有重要作用。,2007、05、31,16,(四)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1.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 两类学习动机: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 儿童的学习内部动机:好分数、不落人后或得到表扬和奖励;履行交给自己的任务或为集体争光;个人前途;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利益。,2007、05、31,17,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的特点,主导的学习动机是前两种 发展趋势:低年级儿童主要的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动机;中年级起远大的、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动机逐步发展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007、05、31,18

6、,2.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儿童自觉从事学习活动的重要推动力。,2007、05、31,19,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特点,最初:学习的进程、学习的外部活动逐渐学习的内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 学习兴趣最初不分化,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2007、05、31,20,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特点,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以后就逐渐降低 阅读兴趣方面,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

7、学读物 对社会生活的兴趣在逐渐扩大和发展,2007、05、31,21,3.小学儿童学习态度,态度是反映人们关于自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小学时期是学习态度逐渐形成的时期。包括肯定的、否定的;低级的、高级的;正确的、错误的等等。,2007、05、31,22,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儿童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尊敬和依恋 从中年级开始,儿童逐步能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的水平、对儿童的态度都会影响儿童对教师的态度,2007、05、31,23,对集体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相互之间的关系还不是集体关系,相互很少关心与帮助 中年级以后开始具有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重视集体舆论和评价,2007

8、、05、31,24,对作业的态度,初入学的儿童一般还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作业,不能自觉地把作业当成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的正确教育下逐步形成对作业的正确态度:按时、主动、细心、有计划,2007、05、31,25,对评分的态度,入学以后开始认识到分数的客观意义,但却常常不确切 中年级以后,能学会把好分数看作高质量完成社会义务的表现,2007、05、31,26,二、小学儿童的学习障碍,所谓学习障碍,是指儿童在语言或算术的基本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或多种异常状态,这种异常状态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造成的。学习障碍发病率为4%左右。,2007、05、31,27,(一)学习障碍的基

9、本特征,1.差异性:学习成绩远低于正常水平。 2.缺陷性:有特殊的行动障碍。 3.集中性:其表现集中在语言或算数的基本心理过程中。 4.排除性:不是由听力、视力或普通的心理发育迟缓问题引起的。,2007、05、31,28,(二)学习障碍的分类,1.按学习障碍的特殊领域来分类: 语言接受与表达方面的障碍 阅读与书写方面的障碍 算术运算与数学推理方面的障碍,2007、05、31,29,2.柯克的分类,发育性障碍:主要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显露出来的与正常的心理和语言功能的偏离。包括原始性的缺陷(注意力、记忆力、视动协调、知觉等方面的缺陷)和衍生性缺陷(思考力缺陷、语言缺陷,这是由于原始缺陷所衍生出

10、来的) 学业性障碍:主要是指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障碍。如阅读障碍、算术障碍、书写障碍和拼写缺陷等,2007、05、31,30,(三)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症状,1.感知、思维、语言方面的障碍 感知方面表现为:视觉记忆受损、空间定位困难、听觉辨别能力差 思维和语言方面:语言加工的障碍如不会说话、不能对口头指令作出反应;听不懂话等,2007、05、31,31,2.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的障碍,行动上有困难 情绪上有冲动、好攻击、不合群、过渡焦虑等 自我评价较低,人际交往能力差,适应不良 3.其他方面的问题: 发育迟缓与品行问题,2007、05、31,32,(四)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1.胎儿期

11、、出生前后的轻度脑损伤或轻度脑功能障碍 2.遗传素质假说:学习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性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造成的 3.生物学假说:轻度的功能失调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递质不足或过多 4.心理环境假说:不良心理环境对学习障碍的产生有重要影响,2007、05、31,33,(五)学习障碍的预防和矫治,1.学习障碍的预防 避免可能造成伤害的因素;注意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康人格 2.学习障碍的矫治 关心儿童,及时帮助差生;提供特殊教育;进行行为矫正,2007、05、31,34,第二节 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一、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回顾: 1.新生儿只有无意注意 2.婴儿的注意:一岁半5-8分钟;一岁九个月8

12、-10钟;二岁10-12分钟;二岁半10-20分钟,2007、05、31,35,(二)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1.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 2.高年级,有意注意获得较好的发展:710岁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上30分钟。 3.直观的、具体的事物较易吸引儿童注意;抽象的概念和道理不易吸引儿童的注意。,2007、05、31,36,讨 论,文具玩具化: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007、05、31,37,二、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知觉有意性的发展 (二)知觉分析与综合水平的发展 (三)知觉策略的发展 1.知觉搜索的目标性增强 2.利用言语刻画知觉对象 3.根据期望知觉对象,2

13、007、05、31,38,三、小学儿童的记忆,(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二)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三)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7岁左右为复述的过渡期),2007、05、31,39,四、小学儿童的想象,(一)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二)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2007、05、31,40,五、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小学时期是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带有很大具体形象性。,2007、05、31,41,(一)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1.过渡过程中,仍带有很大具体性形象性 2.这

14、个过渡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 3.逐渐具备了人类完整的思维结构,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辩证思维(711岁)的出现,标志着思维结构趋于成熟 4.过渡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2007、05、31,42,在过渡过程中,仍带有很大具体性形象性,2007、05、31,43,在过渡过程中,仍带有很大具体性形象性,2007、05、31,44,在过渡过程中,仍带有很大具体性形象性,2007、05、31,45,(二)小学儿童思维过程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在教育的影响下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他们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在某

15、一概念中的所有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2007、05、31,46,数的概括能力,一级水平:直观概括水平(学前期) 二级水平:具体形象概括水平(一年级) 三级水平:形象抽象水平(二、三年级) 四级水平: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四、五年级) 五级水平:代数命题运算水平,2007、05、31,47,词语的概括能力,在小学阶段,概括水平受材料难度的影响很大;二与三年级、四与五年级之间是重要的转折时期,概括能力差异较大;三至四年级概括能力发展缓慢;词语的概括与语境因素有很高的相关。,2007、05、31,48,概括能力发展的总趋势,第一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大多只能根据事物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进行

16、概括 第二阶段:形象、抽象水平。概括中既有形象的成份,也有抽象的成份。 第三阶段: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已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但只是接近于科学概括。,2007、05、31,49,2.比较能力的发展,一般而言对相异点的比较能力高于相同点的比较能力,但对于比较熟悉的事物则两者就没有差异 比较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007、05、31,50,发展的趋势,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 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 在直观条件下进行区分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区分,2007、05、31,51,3.分类能力的发展,二年级能对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进行分类;正确说出分类根据发展的要晚得多,在到高年级以前,一般只能从外部特征或功用来说明分类根据; 三四年级是分类能力发展的转折点(从内部特征进行分类); 不同难度的对象的分类水平有很大差异,2007、05、31,52,4.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长:成绩提高、方法选择/采用 难度等级与问题解决,2007、05、31,53,(三)小学儿童思维形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