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华盛顿会议新人教幻灯片

F****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08MB
约32页
文档ID:88285133
华盛顿会议新人教幻灯片_第1页
1/32

美国总统威尔逊此人原是大学历史教授,后来当了校长,又当了总统,人称“百灵鸟”,“十四点原则”,美国——称霸世界,太平洋,东亚,,华盛顿,华盛顿会议(1921-1922),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材料一: 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在英日同盟的背景下扩张势力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1)美日矛盾成为亚太地区的最主要矛盾,2)英日由盟友到开始对抗:,1、列强在亚太的争夺1902年结盟,原因? 1921年结束同盟,原因?,,,,美,日,英,,,,,,,,,远东利益 海军竞争,抵制 日本,牵制俄国,远东利益 海军竞争,争夺中国 扩张海军,3)英美:既是争夺远东地区的对手,又成为了遏止日本扩张的伙伴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材料一: 一战中,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夺取了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全部权益,占领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巴黎和会上将这些权益合法化日本在英日同盟的背景下扩张势力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材料二: 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 ——八八舰队计划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 —— 劳合乔治,材料三:中国五四运动,思考:请同学们概括一战后亚太地区的局势,,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美英日军备竞赛特别是海军军备竞赛日趋激烈,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一、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1、美国企图在巴黎和会上称霸世界目的没有实现,没有得到实际利益,把注意力转向亚太地区 2、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扩张,对英美构成了威胁 (主要原因) 3、美英日都希望通过谈判限制海军军备竞赛 (实质:?) 4、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三、会议的几大议题,1、亚太地区问题,2、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问题,3、中国山东问题,二、时间、与会国:,1921-1922;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为争夺地区霸权而斗争,1、关于亚太地区问题,华盛顿会议首先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材料:,最明显的是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获得了胜利;又如,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于1910年实现了对朝鲜的吞并而日本势力的扩张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利益美国海军部认为:“假如英日同盟继续存在,美国要维护其安全,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于英日两国海军之和的海上部队,这就是说美国必须建立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参议员洛奇则更明确地指出:“英日同盟是我们与远东太平洋关系中最危险的一个因素——《解读日本崛起奥秘之英日同盟》,议题一、关于亚太地区问题,《四国条约》,日本对《四国条约》十分不满,挖苦英国人说:“无论 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会议首先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在该问题上签订了什么条约?其内容是什么?对美英日各产生了什么影响?,美、英、日、法相约“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① 对美国: 埋葬了英日同盟,扫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是美国外交的胜利② 对日本(双重): 一方面英日同盟解散,使其扩张野心受到了暂时遏制; 另一方面它在太平洋上的权益又得到了大国的承认,第一次处于与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③ 对英国: 保证其既得利益,表面上维护了与美日的关系,但也使英日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实力下降,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政策1、关于亚太地区问题,1)国家:美、英、日、法,——签定《四国条约》,3)影响:,2)内容:,尊重权利; 协商对策; 同盟终止2、关于限制海军军备的问题:,规定的五国海军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单位:万吨,5 : 5 : 3 : 1.75 : 1.75,《五国条约》,有人戏称,《五国条约》签订后,各主要大国的心态是欢欣鼓舞的美国、郁闷失落的英国、态度勉强的日本、不太在乎的法国和意大利。

①对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个胜利②对英国:标志着海军优势的丧失据英国记者沙利文报道:当休斯(美国国务卿)提到英国应停止建造“乔治五世号”主力舰时,英国代表、海军上将比蒂勋爵在靠椅上向前一趴,活像一只躺在门口太阳下打盹的猛犬被一个粗鲁的过路人踢了一脚似的……,2、限制海军军备问题——签定《五国条约》,影响:,性质:,内容:,国家:五国,是世界现代史上大国之间签订的第一个裁军协议规定;未规定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个胜利评价:,③对日本:主力舰吨位劣于英、美,其海军受到限制,但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做出了让步②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丧失11月30日,日本首席代表加藤友三郎正式向大会建议,英、美、日主力舰吨位的比例应改为 10:10:7但休斯不肯让步,他宣称:如果日本坚持它的主张,那么日本每造一艘军舰,美国就要造4艘军舰加藤友三郎就说:“如果没有真正充实的国力,不管有多么充实的军备也不能发挥作用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是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又一个胜利评价:,④隐患: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不能真正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③日本主力舰吨位劣于英、美,其海军受到限制,但美英在海军基地方面对日做出了让步②标志着英国海军优势的丧失请同学们依据图片说说山东问题的由来,3、关于中国问题,图一:1898年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图二:1914年8月日军进入中国山东,图三: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由来:,3、中国问题 ①中国山东问题——是帝国主义侵略产物 由来: 方式: 结果: 评价:,①中国收回山东主权和其他权利,是对《凡尔赛和约》中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②日本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但日本仍保留一些特权,1922年2月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中日会外谈判,内容?,A、1898年,德强租州湾,把山东为势力范围; B一战期间,日本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占领青岛 C巴黎和会,《凡》把侵略合法化《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 其中规定: 1.日军撤出山东省,胶州湾德国租借地和青岛海关的主权归还中国 2.胶济铁路由中国以5300万马克(合3200万银元)的代价赎回,前德属煤矿由中日合办问题:会议上我国收回了哪些权利?你认为中国最终能够收回一部分主权的原因是什么?,①中国人民坚持斗争的结果;(主要原因) ②美英和日本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

山东问题的解决是帝国主义国家产生尖锐矛盾的特定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并不是由于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发生根本变化情况下的产物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仍然处于“弱国无外交”的地位A 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领土与行政完整; B 规定了列强在全中国的商务事业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原则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②《九国公约》1922.2,内容:,实质:,影响:,条约签订之后,美国国务卿休斯掩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①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确认,为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和控制亚太地区提供了重要条件,是美国外交的又一重要胜利②日本: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不利于日本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扩张③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阅读《九国公约》材料并分析:,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用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均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任何超出他国的特别权利。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兵从事于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因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久长,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请回答:(1)条约中“友邦之民”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2)条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3)该条约主要调整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引用条约中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丧失海军优势受到帝国主义宰割美国是最大的赢家: 1、拆散英日同盟; 2、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 3、遏制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4、在中国实现了“门户开放”政策华盛顿会议结果:哪个国家是最大的赢家?谁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何表现?,英日同盟被拆散; 海军力量受遏制; 独占中国局面被打破;,,日本代表抱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最大受害国),列宁曾评论到: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思考,《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构成,3.含义:,一战后通过《四国条约》等形成的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2.构成:,4.与凡尔赛体系的关系:,是凡尔赛体系的补充与完善,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建了战后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新格局,被统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华盛顿体系,1.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以美国为主导,抑制日本、宰割中国基础上形成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5、对华盛顿体系评价,①调整了主要大国在亚太地区的关系,使亚太地区保持了暂时的稳定,军备也得到一定的控制,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该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美日矛盾、英日矛盾、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图示,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其它和约,,,凡尔赛体系,,调整欧洲非洲中东政治格局,,,构成国际关系新格局,,,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华盛顿体系,,调整了亚太地区的利益,,,,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材料一:1924—1931年,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在华盛顿体系的框架内提出了对英美的协调外交方针和“对华不干涉”原则,以免引起与英美矛盾加剧 材料二: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到1913年水平 材料三: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了《对华政策纲要》明确指出:凡对日本在“满蒙”的特殊地位权益有侵害之虞时,则不论来自何方,都要决心为“防卫”而采取断然措施 材料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所带来的影响(评价)?,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3.不稳定性 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

日本没有放弃争霸的野心,德国严重的复仇情绪,这些矛盾都决定了体系的不稳定性1.实质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国际关系的新秩序,2.作用 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美、英法、美日),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打开缺口---- 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 最早对凡尔赛体系形成冲击的是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胜利粉碎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