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413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1-3章复习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课,人教版八年级(上)上生物,第五单元 13章,根据动物的特征可分为两大类:,无脊椎动物,脊柱,Chapter one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专题一:动物的分类,课标要求 能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将动物(第五单元 第一章涉及到的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水生,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海葵、海蛰、珊瑚虫等,主要特征: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 口无肛门,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代表动物:贝类、乌贼、章鱼等,主要特征:身体柔软,靠贝壳保护,代表动物:虾类、蟹等,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体表 有较硬的甲,陆生,环

2、节动物,节肢动物 (昆虫),代表动物:蚯蚓、沙蚕、水蛭等,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 的环状体节构成的,代表动物:蝗虫、蜜蜂、蝴蝶等,主要特征: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 类:代表动物鲫鱼,专题一:动物的分类,两栖类:代表动物青蛙、蟾蜍、大鲵,爬行类:代表动物蜥蜴、鳖、鳄鱼,鸟 类:代表动物家鸽,哺乳类:代表动物家兔,怎样辨别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用肺呼吸,同时有皮肤辅助呼吸。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动物种类多种多样,生活环境各异。下列水生动物与其分类不符的是 A.乌贼-软体动物 B.海蜇-腔肠动物 C.海豚-哺乳

3、动物 D.梭子蟹-爬行动物 海马终身生活在水中,有脊柱,用鳃呼吸,靠鳍摆动前进,海马属于 A.鱼类 B.两栖动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D,A,31.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如何辨认蚯蚓身体的前端?_。 (2)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感觉 。【请选择 A.有粘液 B.干爽光滑】 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 ,蚯蚓运动就是由_和肌肉配合使身体蠕动。 (3)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 。 (4)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根据蚯蚓的这个特点,解释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_。,观察蚯蚓的运

4、动,靠近环带的为前端,A,刚毛,刚毛,慢,体壁,土壤中缺乏氧气,到地面上来呼吸。,无脊椎动物,前端,环带,口,体节,肛门,蚯蚓的外部结构,昆虫的结构特点:,身体分部头、胸、腹; 运动器官翅和足(都长在胸部) 身体表面有外骨骼,头部,胸部,腹部,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段话可以用来描写下列动物中的 A.蜈蚣 B. 蝗虫 C.鳌虾 D.蜘蛛,B,专题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课标要求 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

5、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蚯蚓,蝗虫,鲫鱼,家鸽,家兔,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蠕动,刚毛支撑和固定作用,靠翅和分节的足运动,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靠翼飞行,靠四肢运动,湿润体壁,气管,鳃,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肺,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腹面有刚毛,由很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体表被有鳞片,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骼轻而坚固,直肠短,心脏发达。,体表被毛,心脏四腔,牙齿有分化,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变温,变温,变温,恒温,恒温,潮湿的土壤,干燥的陆地,水中,陆地上,陆地上,鱼,游泳,主要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来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胸鳍

6、、腹鳍、背鳍维持鱼体平衡,鳍的辅佐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呼吸:用鳃呼吸,主要特征: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5.李东将鲫鱼的胸鳍剪掉,再把鲫鱼放入水中观察,发现鲫鱼仍可游泳,鱼体出现侧翻,这说明胸鳍的作用主要是(?) A.保持身体平衡 B.产生前进动力 C.保持前进方向 D.控制鱼体沉浮,A,1、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鳞、甲、外骨骼)。,眼镜王蛇,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蛇适应陆地干燥环境,体表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 A.外骨骼 B.角质的甲 C.角质的鳞片 D.角质的角质层,C,2、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

7、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如:,3、除蚯蚓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气管,肺,4、陆地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生物具有的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是 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有气囊辅助呼吸 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器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有厚厚的防寒皮毛 A. B. C. D.,A,二、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体形呈流线形,3.体表被覆羽毛,2. 前肢变成翼,5.胸肌发达,

8、6.龙骨突发达,4. 骨骼轻而薄,长骨中空,8.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7.有肺和气囊,9.心肌发达,-减小阻力,-保温、飞行,-扇动空气飞行,-牵动两翼飞行,-增大与胸肌附着面,与飞行有关,-减轻身体比重,(双重呼吸)-满足对氧气的需求,-输送氧气能力强,-提供高空飞行需要大 量的能量,10. 体温高而恒定,-释放大量能量,适于飞翔,三、家兔,2.运动方式:跳跃兔子的前肢比后肢要短,肌肉发达,有利跳跃。,3.兔子没有犬齿,这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适于切断食物,适于磨碎食物,适于撕裂食物,门齿,臼齿,犬齿,1.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一)身体结构特点,(二)兔的内部结构,1、呼吸系统

9、: 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 4、神经系统: 5、体腔: 6、体温: 7、感觉器官发达,肺,心脏分四个腔,有体循环和肺循环,牙齿分化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发达的大脑,遍布全身的神经,有膈,恒定,恒温动物: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体温恒定则有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五、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义?,四、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定义,如:哺乳类、鸟类,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有的动物能保持恒定的体温,有的不能。请在下列动物相关的括弧中填入“能”或“不能”:金鱼( )、 鲸鱼( )、天

10、鹅( )、蚯蚓( )。,不能,能,能,不能,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标要求,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家鸽 袋鼠 鼠妇 大象 海豚 蚯蚓 游泳 爬行 蠕动 飞行 跳跃 行走,举例说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狮子,奔跑,带鱼,游泳,1.能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确 和 组成的,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课标要求,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骨、 骨骼肌、关节,骨骼,肌肉,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2.能说出关节的主要特点。,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课标要求,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脱臼是指 _从 _里滑脱出来。

11、,关节头,关节窝,由结缔组织构成,把两骨牢固联系在一起,内有滑液,起润滑作用,使关节活动灵活,减少摩擦,缓冲撞击,以屈肘伸肘动作为例,说出骨、关节 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产生动作。,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课标要求,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任何一个关节的活动都需要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肌肉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舒张,收缩,伸肘时,肱三头肌,肱二头肌。,收缩,舒张,肱三头肌,肱二头肌,关于哺乳动物骨骼肌收缩的原因,以下正确的叙述是 A.由关节运动所牵引 B.由肌腱牵动肌腹所引起 C.骨骼肌自身可

12、收缩舒张 D.由神经传来的兴奋所引起,D,双手自然下垂,两者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双手提重物,两者同时处于收缩状态,能说出运动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关系。,课标要求,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除了运动系统参与 外,还需要 的控制和调节,需 要 、 、 等 系统的配合,保证能量的供应。,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哺乳动物等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 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1.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2. 说出 先天性行为 与 学习行为的概念,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

13、性行为;,课标要求,取食行为、攻击行为、 繁殖行为、防御行为、 迁徙行为等。,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鸟类在繁殖季节,亲鸟将捉到的小虫带回巢中饲喂雏鸟,这属于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贮食行为,B,春天到了,燕子开始衔泥筑巢,这是一种什么行为 ?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 C.防御行为 D.迁徙行为,B,3.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例子,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

14、、(5分)不同白冠雀鸟群的鸣声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鸟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群白冠雀鸟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后,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更接近于B鸟群;但如果把白冠雀幼雏(b)移到黄莺鸟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 (1)、a的鸣声,基调与A的鸟群相同,这是 行为在起作用;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 这是 行为在起作用。 (2)、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体内不具有控制黄莺鸣声的 。 (3)、上述实验说明, 行为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先天性,学习,基因,先天性,学习,1. 说出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如:蚂蚁 、成员之

15、间有明确的 ;如:蜜蜂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如:狒狒,组织,分工,等级,专题三: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2. 判断社会行为的实例。,春天的时候许多同学都会养蚕,那么多的蚕宝宝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否是一个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为什么?(4分),它们之间没有等级,没有分工,没有组织,不是,4. 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需要信息交流。,3. 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有重要的意义。,动物的_、_、_、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声音,动作,气味,用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是利用( ) A.昆虫的取食行为 B.昆虫之间的通讯 C.昆虫的学习行为 D.昆虫的迁徙行为,B,例:第一小组同学查找出许多动物行为的实例,其中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非洲大象产仔的时候,其余大象在周围保护刚出生的小象免受鬣狗的进攻 B北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