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3640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华04第十章人际吸引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之间的社会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第一节 人际吸引 第二节 亲密关系,第一节 人际吸引,一、人际吸引的起源 二、人际吸引的情境因素 三、人际吸引的个人因素 四、人际吸引的人际因素,一、人际吸引的起源,1 亲和的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为什么想和他人在一起? 社会性动物 社会剥夺实验,Hill(1987)亲和动机,(1)正向刺激:乐趣、兴奋、愉快 (2)被他人注意:表现自己,得到肯定 (3)情绪支持:得到安慰、鼓舞 (4)社会比较:认知、理解情境、行为,2 情境诱发的依附需要,Schachter(1959)实验 实验目的:电击后的生理反应(高焦虑组:可能

2、很疼,但不会有永久伤害;低焦虑组:不会有疼痛感) 十分钟之后开始,可选择单独等待或与另一位被试一起等待 观察:高焦虑组63%与他人一起等待 低焦虑组33%与他人一起等待,Schachter的解释,转移注意力?减少孤单感?压力分担? 社会比较的需要 高焦虑一组:单独等待或与另一本组成员一 起等待 高焦虑二组:单独等待或与一位准备见导师 的研究生一起等待 结果:一组60%的人选择与同命运者一起 二组100%的人选择独自等待,Schachter的结论,Misery loves company, but only miserable company 社会比较降低焦虑 同甘苦、共患难 患难之交、生死与共

3、,3 寂寞 情绪性寂寞/社会性寂寞 缺乏深层情绪依附 缺乏社会交往,二、人际吸引的情境因素,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见面不相识? 近水楼台先得月?,1 接近性(proximity),通婚圈的研究(通婚半径) 反馈及时 分享亚文化(语言、习俗、情境),2 熟悉性,单纯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与上镜率 小白鼠按压杆选择的音乐与先前听了15天的莫扎特乐曲相关最高 不认识中文的美国人评价中文字义:出现频率越高,评价越倾向喜欢 减少戒心,寻求安全,3 高原反应与厌恶感,接触多,减少社会比较,反而不再珍惜 熟悉与全面了解,形成比较客观合理性的判断,可能不再喜欢,甚至厌恶,三、人际吸

4、引的个人因素,1 相似性(similarity) 态度与价值观(志同道合、物以类聚、臭味相投) 门当户对(社会经济地位的相似、教养、观念相似) Byrne(1971)的实验 让被试填写问卷,回答对一系列人物与事件的看法,然后根据他的回答编制“伪卷”,告知第一组被试这是将要与他合作的伙伴所填写;第二组被试拿到的“伪卷”编制了与他不同的态度。被试对态度相似的人评价高于态度不相似的人,Rosenbaum(1986)的排斥假说,(Repulsion hypothesis) 反驳Byrne的观点 不相似排斥 肯定自己 获得支持 容易获得他人的接纳,Byrne(1986) “吸引的两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筛

5、选 第二阶段筛选 他人 不相似排斥 低相似漠不关心 没有不相似 高相似吸引 维持互动,2 能力与犯错效应,有能力的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喜欢(刘翔、姚明) 优秀的人与普通人的距离如何消除? Aronson, Willerman & Floyd(1966) 听一段录音带,内容是一位男大学生应征参加校际“机智问答比赛代表队”的考试过程,犯错效应(pratfall effect),1组:答对92%的题目,有些题目难度很大 2组:答对92%的题目,并且不小心弄翻了咖啡杯,脏了自己的衣服 3组:答对30%的题目 4组:答对30%的题目,并且不小心弄翻了咖啡杯,脏了自己的衣服 评价:2组最高、1组略高于3组,

6、4组很低,布什的竞选策略之一:名校出身、显赫家世、德州口音、平民语言 犯错效应不是一般人可使用的策略,平庸者反而被人反感,评价比实际更低(4组大大低于3组),2 互补性,依赖/支配 粗心/细致 果断/多虑 珍惜:对自身的不足感到遗憾,会对具有相应品质者感到珍贵和喜欢 配合:每一个人可以得到更大的价值感 弥补:可以得到完美的结果 依赖:缺一不可,3 友谊的品质,Parlee(1979)朋友的主要品质(依次) 自信、忠诚、热心、可助人的、直率 幽默感、挤时间、独立、善于交流、 聪明,4 外表魅力,Karen Dian 7岁女孩向睡着的狗扔石头 具有魅力的照片/不具有魅力的照片 “她看起来是一个非常

7、可爱的女孩,有礼貌,她能在同龄人当中相处很好,对她的冷酷不必当真” “这个孩子很讨厌,是老师的麻烦,可能会向同龄人挑衅”,美貌刻板印象,What-is-beautiful-is-good stereotype 美貌代表健康 辐射效应(radiation effect):与漂亮的朋友在一起会受到尊重和喜欢 对比效应(contrast effect):与漂亮的陌生人在一起会感到自卑 美貌的人社交能力较强(长期被人注意,社交机会较多,自我实现的语言),美丽的代价,无法判断他人评价的真实程度,自尊不稳定 美貌带来的压力,害怕别人说今不如昔、红颜已老,花更多的时间维持外表,以便符合他人的预期。节食引起的

8、厌食症,5 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发展的楔形理论,零接触 相识 表面接触 中等亲密 较大亲密,6 回应他人的喜欢,(1)平衡理论 别人表达了喜欢,必须回应,以保持平衡 (2)得失理论(gain-loss theory) Aronson & Linder(1965) 他人评价 A 从负面到正面;B 一直是正面 C 从正面到负面;D一直是负面 最满意的是A,其次B,D,C,第二节 亲密关系,一、喜欢与爱 二、爱情的类型 三、亲密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四、亲密关系的中断,一、喜欢与爱,Robin(1973)认为喜欢(liking)与爱(love)是有区别的 强烈的喜欢爱 喜欢:尊重、信任 爱:关心(ca

9、ring)为对方做事 依附(attachment)厮守 亲密(intimacy)亲近、分享内在感受,Zick Robin(1970,1973)的喜欢量表和爱情量表,喜欢量表 1评价:“大多数人只要与短暂接触就会感到与其相处愉快” 2判断/尊重:“我相信的判断是最好的” 3适应:“我认为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人。” 爱情量表,爱情量表,1 依恋 “每当我感到寂寞,我首先想到去与在一起”。 2 关心 “我几乎为做所有我能够做的是。” 3 亲密 “我认为是属于我的。”,Davis(1985)爱情二要素,(1)激情 魂牵梦绕、排他、性渴望 (2)关怀 倾其所有、偏袒,二、爱情的类型,1 Hatfield(1

10、988)的分类 (1) 狂热式的爱情(passionate love) 几乎被另一个人占据的强烈的情绪状态 (2) 友谊式的爱情(companionate love) 尊重、信任、相互了解、对彼此相爱的信心、自我表露程度高、分担分享 温暖、亲密、会心,2 爱情与依附(Hazan & Shaver, 1975),(1)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 不担心伴侣会背弃、相互信任 (2)焦虑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 担心伴侣不是真心爱我 (3)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与他人亲近感到不舒服,很难完全相信他人,也不依赖他人,对他人亲近

11、的要求感到不舒服,3 Sternberg爱情三角形理论(1986),The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三种主要成分: 亲密(intimacy) 激情(passion) 承诺(commitement依恋),喜欢(亲密),浪漫的爱 友谊式的爱 (亲密+激情) (亲密+承诺) 完美的爱 (亲密+激情+承诺) 迷恋 空虚的爱 (激情) (承诺) 虚幻的爱 (热情+承诺),4 Hendrick爱情风格理论(1986),(1)情欲之爱 (2)友谊之爱 (3)游戏之爱 (4)现实之爱 (5)占有之爱 (6)利他之爱,三、亲密关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 沟通不良 男女沟通方式的差异:直接、暗示 出现情感问题后,女性比较直接 2 厌烦 固定的模式 3 差异渐大,难以弥合 建立亲密关系之前未发现的问题凸现出来,四、亲密关系的中断,Leviger(1979) 1 相互吸引力是否还存在 2 障碍大小(经济、孩子、舆论、重要他人的意见) 3 其他吸引(第三者) 4 公平性 共有关系/交换关系,可能的应对方式,Rusbult & Zembrodt(1986)两个维度: 积极或消极 建设与破坏 (1)表达 (2)离去 (3)忠实等待 (4)忽视,四种应对方式,积极 离去 表达 破坏性 建设性 忽视 忠实等待 消极,思考题,1 爱与喜欢有什么不同? 2 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际吸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