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3356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姚文庭)(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接种及预防接种反应处理,湖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姚文庭 2007年5月,免疫安全 (Immunization Safety),免疫接种是广泛应用的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 但没有一种疫苗是100%有效和安全的; 疫苗的大规模使用,相应疾病发病率大大降低,大众所关注的是接种疫苗所致的健康危险,而不再是否得病了。一次严重的副反应事件可迅速损害大众接种疫苗的信心及降低覆盖率。,理想的疫苗 (Ideal Vaccine),能提供长期,最好是终生保护; 一剂次或少剂次; 价廉,满足大规模应用; 运输、保存时稳定、保效; 安全、无副作用。,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广义: 涵盖从疫苗到接

2、种操作整个过程 疫苗质量、疫苗储存与运输管理 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疫苗接种 规范化 注射器材的使用及用后处理,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狭义: 用经过严格处理的灭菌器材注射疫苗或药品,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材进行适当处理时称为安全注射。(WHO和UNICEF为安全注射下的定义),预防接种的安全注射,不会给接受注射者、医务人员造成危害,不会给社会带来危险废弃物的注射。,安全注射三要素,对接受注射的人不产生危害 对实施预防接种无危险 注射后的废弃物(针头、针管等)不会 给公众带来危害。,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概念,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包括注射器要无菌包装;接种前才能打开包装;使用后放入指定的安全盒或防刺容

3、器中,不允许再次使用;在有效期内使用); 实施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持合格的资格证书上岗; 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要安全的回收、销毁,不安全注射行为及其危害,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注射器材使用不规范 - 一次性注射器购买途径不完善 - 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头 - 注射器使用后只更换针头再次使用,注射器材使用后的处理不规范 玻璃注射器使用后未严格消毒 使用煮沸法消毒注射器 高压蒸汽灭菌时间过短或压力及温度不够(15磅或121,25分钟) 高压蒸汽灭菌法消毒后超过1周,再用时未重新消毒,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 一次性注

4、射器材用后处理不规范 - 使用后将针头拔下 - 使用后随意丢弃(接种台上、垃 圾箱内及农田、河流、道路旁等) - 使用后作为普通废品卖掉 - 焚烧但污染环境,未烧尽的与垃圾 一起仍可造成危害。,常见的预防接种不安全注射行为,疫苗管理不规范 进货渠道不正规、使用劣质疫苗(价低) 疫苗不按冷链储运、疫苗接种对象掌握不严 接种操作不规范 接种差错,实施种安全注射的主要环节及要求,(一)检查、开启疫苗 确认疫苗的品名、批号、失效期及生产单位。无标签或标签不清楚及过期的疫苗不能使用。 检查疫苗包装及外观,如安瓿破裂或疫苗出现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的一律不得使用。,技术要求,如怀疑百白破三

5、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或乙型肝炎 疫苗曾冻结,可做振荡试验。 开启疫苗:用砂轮割锯安瓿颈部,消毒后垫干棉球掰开(注意不要面对儿童和家长,以免疫苗或玻璃碎片溅入眼内。),(二)稀释、抽取疫苗,1. 检查和开启稀释液,方法同上。注意疫苗必须用其特定的稀释液稀释,不同的稀释液不能混用; 2. 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壁缓缓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3. 抽取疫苗。针尖应始终在液面以下; 4套上疫苗安瓿备用。安瓿开启后,未用完的疫苗应盖上消毒干棉球,活疫苗超过半个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个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三)皮肤消毒,1. 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如

6、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 2. 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 3. 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在预防接种中,防保人员应如何避免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不应将针头盖再盖上; 使用过的针头不应放在接种台上,而应放在防刺容器中; 在每一个接种台旁均应放置盛放医疗废品的防刺容器,而不是一个接种室甚至多个接种室共用一个容器; 盛放医疗废品的容器不应装得太满; 不应拿着使用后的注射器在接种室内走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内容,一、 概念

7、及分类 二、反应的原因 三、常见反应的处置 四、反应的预防 五、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报告与处理,概念,疫苗和预防接种 疫苗:药品的一种 预防接种:一种行为 预防接种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实际上以上三者在外延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内涵之间也有相互重叠交叉。,概念,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 传统定义:接种疫苗后,机体在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了与免疫接种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表现出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 新定义: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健康损害。

8、群体性AEFI: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反应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WHO称聚集反应),概念,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WHO,关于疫苗安全的补充信息,2000) 对不久前接种疫苗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非由疫苗引起、但错误地与之联系起来的并发事件。 只要是接种疫苗后发生的与接种疫苗有关或无关的一切情况都可视为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一般反应、异常反应、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其它。 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反应,由疫苗的性质所决定,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特点:多属轻微;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 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或功能上的障

9、碍(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无后遗症。,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异常反应: 指合格疫苗在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对异常反应定义的解释,必须使用合格疫苗( 正式批准注册、 通过批质量检验, 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合格证、 流通渠道、 在有效期内使用、 疫苗冷藏储运符合要求) 必须实施规范性操作( 接种单位和工作人员经过资质认证、 正确选择接种对象、 接种操作符合规范、实施安全注射) 发生的概率极低、对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损害、事件相关的各方均无责任的药品不良反应,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或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

10、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偶合症:受种者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或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复发或者病情加重,疫苗不良反应的类型,心因性反应:指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里因素发生的个体或群体性反应。心因性反应与受种者的精神或心里因素有关,不是疫苗引起的。 不明原因:指疑似异常反应经过调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仍不能明确。,WHO分类,疫苗反应 由疫苗固有的性质所引起 实施差错 - 在疫苗的

11、准备、处理、接种过程中出现错误所引起的 偶合症 - 预防接种后发生但不是预防接种所引起的(偶合相关) 注射反应 - 注射时导致的焦虑和疼痛,不是疫苗引起的 原因不明 - 原因难以确定 一般认为在接种后发生医疗事件肯定是由接种而引起的,但是大多数此类事件实际上只是巧合。有时操作不规范(是可以防止发生)也许是个原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原因,疫苗本质因素 使用的因素 个体因素,疫苗本质因素 生物学特性 生产工艺 疫苗使用的因素 对象选择不当、禁忌症掌握不严、 接种部位错误、剂量不正确、途径不妥、 疫苗未摇匀 此类大都属接种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只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完全可以避免。 个体因素健康状

12、况 精神因素 免疫功能缺陷,常见、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随着剂量的增加,局部不良反应率也增加,可达 50-85%。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与/或肌肉痛。,罕见、严重反应发生率,严重但罕见的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脊灰 (OPV),疫苗相关脊灰病例 首剂、成人、免疫抑制高危,23百万分之一 1 in 750,000 first dose compared to 1 in 5.1 million for subsequent doses,臂丛神经炎 过敏,破伤风,百日咳 (DTP- 全细胞),持续性尖叫 乱抓 无力、反应减弱、发作 (HHE) 过敏 脑病(注:危险可能为0),0.5 - 1 in 1

13、00,000 1 in 100,000 to 1 in 2,500,000,1 in 15 to 1 in 1,000 1 in 1,750 to 1 in 12,500 1 in 1,000 to 1 in 33,000 1 in 50,000 0 - 1 in 1 million,常见接种一般反应及其处置原则,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常见接种一般反应及其处置原则,全身反应 发热反应:轻度(37.137.5)、中度(37.638

14、.5)和(38.6) 时间:灭活疫苗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一般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麻疹疫苗种后610天内出现中度发热,类似轻型麻疹。 部分可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等,一般持续12天。,治疗,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严重者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腹痛者服颠茄片;腹泻可服吸附或收敛药,如矽炭银或次碳酸铋,每日23次。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局部反应,注射

15、局部红肿浸润,分为弱反(2.5cm);中反应(2.55.0cm);强反(5.1cm)有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为局部重反应。 时间:大部分皮下疫苗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 部分接种含吸附剂疫苗者,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治疗,轻度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恢复正常。 较重的局部反应: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可助消肿,减少疼痛。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

16、能热敷。 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常见疑似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无菌性脓肿 局部较大红晕、浸润,13周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局部肿胀、疼痛。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的可自原针孔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形成脓腔,数月至年余不能收口,轻者经数月可自行吸收。,治疗,轻者湿热敷促吸收,每日35次,20分钟 无菌性脓肿未破溃前有波动感,不宜切开排脓,防感染或久不愈合,可抽脓,注入适量抗生素。 如脓肿已破溃,或发生潜行型脓肿而空腔,则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有继发感染时,局部应用抗生素外科处理。,热性惊厥,热性惊厥是指先发热,后有惊厥,体温一般38以上,多发生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时。 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