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147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贵德地税 2012.0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于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进行了修正。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修订。 现行: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21次会议修订颁布,共六章94条,细则九章113条。,适用范围,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本条是对税收征管法适用范围的规定。实施细则对此进一步明确,第2条规定,“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

2、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税收征管法及本细则没有规定的,依照其他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明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税务机关是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行政执法主体(本条规定,税收征管法只适用于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 )。 二、适用对象是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 三、税收征管法适用于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各项税收的征收管理,纳税人,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本条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基本义务的界定和明确。,税务登记,又称“纳税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基本事项进行登录记载的一种行政行为。 税务登记的

3、意义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基础工作, 税务登记也是纳税人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纳税人除外)。 税务登记证是办理税务事项的法定文书。,税务登记,税务登记,判 断,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和虽然不从事生产活动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都应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 )。,答 案,()。 理由:应当办理开业税务登记的纳税人有两类:一是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二是虽然不从事生产活动但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但临时取得应税收入或发生应税行为以及只缴纳个人所得税、车船税的纳税人除外。,会

4、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是指会计主体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根据填制的程序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为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凭据。领料单、发票等属于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立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账簿的概念,会计账簿则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等)。,发票的使用与管理,发票的概念及其分类 发票是

5、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发票是建立经济收支行为发生的证明凭据,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原始凭证。 发票可以分为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的基本联次为三联: 存根联,开票方留存备查; 发票联,收执方作为付款的原始凭证; 记帐联,开票方作为记帐的原始凭证。,纳税申报,定义:纳税申报是纳税人在发生纳税义务后,按税务机关规定的内容和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以书面报表的形式申明有关纳税事项及应纳税款所履行的法定手续,是税务机关核定应征税额和填开纳税凭证的主要依据。,判 断,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

6、手续。( ),答 案,()。 理由:应当进行纳税申报的对象包括:(1)应当正常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2)应当履行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3)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填报纳税申报表,以便于进行减免税的统计与管理。,纳税申报,延期申报与延期缴纳的比较,规 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税务机关报告。税务机关应当查明事实,予以核准。,判 断,纳税人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延期缴

7、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答 案,()。 理由:纳税人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同一税款不得滚动审批。,税款征收,税收征收措施,责令缴纳 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 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

8、得抵缴税款。,税收保全措施,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责令限期缴纳应纳税款; 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以及其他财产或者应纳税的收入的迹象的,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税收保全措施: 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规 定,纳税人在税务机关规定的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 限期期满

9、仍未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 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10、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规 定,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法律责任,征管法列举出了29条相关的法律责任,细则用11条进行了明确。,对纳税人违反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第六十条 纳税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

11、(二)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帐簿或者保管记帐凭证和有关资料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的;,对纳税人违反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四)未按照规定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的;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者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的。 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

12、罚款。,对扣缴义务人违反帐簿、凭证管理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第六十一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报送有关资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第六十二条 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

13、的罚款。,法律责任,征管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29条) 细则中规定的法律责任(11条),纳税基本程序流程,税收征收管理的定义与内容,税收征收管理是指征税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活动进行组织、指导、监督、检查以及处罚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行政行为。,14.6.1 偷税罪,偷税罪是指纳税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或者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缴纳税额的10%以上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14.6.2 抗

14、税罪,抗税罪是指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对税收信息化建设的规定,提出“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一个平台”:包含网络硬件和基础软件的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 “两级处理”是指依托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逐步实现数据信息主要在总局和省局 集中处理。 “三个覆盖”是指应用内容逐步覆盖所有税种,覆盖所有工作环节,覆盖所有国、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 “四个系统”是指通过业务的重组、优化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个以征管业务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决策支持在内的四大子系统的应用软件。,例题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多少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否则应如何追究法律责任?,例题二,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情节严重的,税务机关可以处( )的罚款。,作 业,个体饮食户李某于1年月开始营业,1年月税务部门在漏征漏管户清查中发现李某未申报纳税,对此,税务机关应如何处理? 判断: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的行为既有发生在年月日之前,也有发生在年月日以后的,应对( )应扣未扣税款的行为处以罚款。 发生在年月日之前的 发生在年月日以后的 发生在年月日以后的 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