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143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3-1气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与中国文化,第三章 气血津液,第一节 气,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一、气的含义及分类 (一)气的含义 1、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2.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第一节 气,(二)气的分类 1.元气 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源于肾,为肾中精气所化生。 2.宗气 又名大气。是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宗气不足:气短,喘促,心脏搏动无力或节律失常。,第一节 气,3.营气 是血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又称“荣气”、“营阴”。 营气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营气亏虚:头晕目眩,唇淡

2、无华,妇女月经量少或闭经。,第一节 气,4.卫气 是运行于脉外之气。卫气与营气相对,称“卫阳”。 卫气的功能:(1).护卫肌表,抗御外邪。 (2).温煦脏腑,润泽皮毛。 (3).调节肌腠的开合。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属阴,卫主外卫属于阳。 营卫不和: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多。,第一节 气,二、气的运行 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四种运动形式。 异常情况 气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 气逆:胃气上逆,肺气上逆。 气陷:中气下陷。 气闭:,第一节 气,三,气的生理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固摄血液,体液,汗液,尿液,精液,月经,脏器。 异常:出血,自汗,尿失禁,流涎

3、,泄泻,滑精,早泄,崩漏,带下,胃下垂。 5.气化作用。,第一节 气,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心、肾经。 功效应用 1.大补元气,用于元气虚极欲脱证。 2.补益肺脾之气,用于肺脾气虚证。 3.生津止渴,用于热病津伤口渴。 4.安神益智,用于心脾气虚之失眠健忘等。,第一节 气,人参1,第一节 气,人参2,第一节 气,人参3,第一节 气,人参4,第一节 气,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气虚水湿内停之腹泻、带下、水肿等证。 2.固表止汗,用于脾肺气虚,表卫不固多汗等证。 3.安胎,用于脾虚胎动不安。,第一节 气,白术1,第一节 气,白术2

4、,第一节 气,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经。 功效应用 1.利水渗湿,用于水肿及水湿所致的多种病证。 2.健脾补中,用于脾虚证。 3.宁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宁证。,第一节 气,茯苓1,第一节 气,茯苓2,第一节 气,茯苓3,第一节 气,甘草 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应用 1.补益心气,用于心气不足之心悸。 2.补脾气,用于脾气虚证。 3.止咳化痰,用于咳喘证。 4.缓急止痛,用于脘腹及四肢挛急疼痛。 5.解毒,用于药物、食物中毒。 6.调和药性。,第一节 气,甘草1,第一节 气,甘草2,第一节 气,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应用 1.补脾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气虚及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证。 2.利水消肿,用于脾虚水肿。 3.补肺气,益卫固表,用于肺气虚证及表卫不固之多汗,易感冒者。 4.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疮疡内陷。,第一节 气,黄芪1,第一节 气,黄芪2,第一节 气,黄芪3,第一节 气,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 益气健脾。 主治 脾气虚弱证。 方解 人参甘温,益气补虚 甘草甘温,益气补中 白术甘苦温,健脾燥湿 茯苓甘淡平,渗湿健脾,第一节 气,本方为补气的基本方。 本方加陈皮、半夏名六君子汤。 治疗脾胃气虚兼痰湿。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治疗脾胃气虚见腹胀、腹痛明显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