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80033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教学—血精(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节 血 精,血精指精液中夹有血液的疾病。根据精液中含血量的多少,可表现为肉眼血精、含血凝块,或仅显微镜下精液中有少量红细胞。,血精多见于西医之精囊炎。精囊炎常与前列腺炎同时发病。 临床上分为急性精囊炎和慢性精囊炎两类。,临床特点,血精病首载于诸病源候论虚劳精血出候曰:“肾藏精,精者,血之所成也,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古籍寻踪,血精的病位主要在精室,基本病理变化为精室血络受摄,血溢脓外,随精并出。 湿热蕴结下焦,熏蒸精室,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精血同下,发为本病。 阳虚火旺下追精室,灼伤血络,血溢脉外,血随精出,发为本病。 瘀血阻络导致血不循经,溢

2、于精室,髓精并出而发为本病。 脾肾两虚气不统血摄精,精血俱出,发为本病。,病因病机,西医认为精囊炎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由尿道、前列腺感染直接蔓延,其次是淋巴感染或血行惑染。此外,有少数是由于性生活不合理而造成。,病因病机,性交时射出的精液或不因性交而外遗的精液中含有血液,由平时的乳白色变为粉红色、深红色或夹带有血丝者。 常伴有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疼痛,或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血尿及少量尿道分泌物,腰部、下腹部、会阴部、睾丸及直肠等部位有疼痛感。,临床表现,西医将精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精囊炎:血精多呈鲜红色,并见尿频、尿急、尿痛或尿血、排尿不畅及尿道分泌物,少腹

3、疼痛且向会阴、腹股沟放射,射精时疼痛明显加重,肛门内有坠胀感。肛门指诊可触及精囊肿大且压痛明显,下腹、会阴部及耻骨上区可有压痛。 慢性精囊炎:表现为间隙性血精,反复发作,精色黯红,或精中夹有血丝或血块,劳累后或性欲冲动后常感下腹疼痛,会阴、睾丸、阴囊、腰骶、耻骨上区及双大腿等处可有连续性或间隙性不适或隐痛,或有性欲减退、早泄,遗精、射精不适等性功能障碍,精囊一般不大,前列腺附近可有轻压痛。,临床表现,精液中可见大量红细胞,或并见脓细胞。急性精囊炎可见血白细胞升高。B超、CT和精囊造影可协助诊断,并可与精囊肿物相鉴别。精液涂片或培养可鉴别精囊炎和精囊结核。,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尿血血随小便排出

4、体外,尿色因之而淡红、鲜红。红赤。甚或夹杂血块。多无尿道疼痛,或仅有轻度胀痛及灼热盛。 血淋小便淋沥,中有血液,小便不畅,滴沥不尽,尿急而频,小便时尿道灼痛、刺痛或涩痛。 血精、尿血、血淋三者鉴别之要点在于:精血之血来自精道,血尿、血淋之血来自尿道;精血小便时一般不会引起尿道疼痛,而射精时疼痛;尿血小便时尿道不痛或微痛,无射精疼痛;血淋小便时尿道疼痛明显。,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治,内治,其他疗法,西药等,湿热蕴结证 阴虚火旺证 瘀血阻滞证 脾肾两虚证,当以止血为要。因其病机有热、瘀、虚之不同,又当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不宜一味止血。,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久坐及长时间骑车;保持心情舒

5、畅,解除思想负担。 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积极防治尿道炎、前列腺炎等泌尿生殖系疾病。 急性期禁止精道检查和精囊前列腺按摩。,预防与调护,本 节 完,证候:精中带血,血色鲜红或黯红,少腹、会阴及睾丸部疼痛或不适,射精时疼痛加重;可伴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或疼痛,小便余沥不尽,或有白浊;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 治法:清利湿热,凉血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血精较重者加小蓟、槐花。,湿热蕴结证,证候:精中带血,血色鲜红,夹有陈旧血块,射精疼痛,少腹、会阴、阴茎、睾丸隐痛坠胀不适;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短黄;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6、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或二至地黄汤选加丹皮、牛膝、大蓟小蓟、棕榈炭、蒲黄。,阴虚火旺证,证候:精中带血,血色黯红,夹有血丝、血块,射精时精道疼痛剧烈,少腹、会阴及睾丸部疼痛;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苔薄,脉涩。 治法:行气化瘀,活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瘀血阻滞证,证候:精中带血,血色浅淡,或仅镜下见红细胞;伴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头晕目眩,多梦少眠,腰酸腿软,少腹拘急,性欲低下,或遗精滑泄,或阴茎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四君子汤合左归丸加减。可加阿胶珠、侧柏炭、藕节炭。,脾肾两虚证,参见“精浊”节。另用野菊花、苦参、马齿苋、败酱草、马鞭草各30 g,水煎坐浴,每晚1次,可改善局部症状。,外治,急性精囊炎治疗按感染细菌种类选用抗菌药及磺胺类药物,禁止作局部按摩; 精血日久不愈,反复发作者,可用止血药,常用维生素K。 对结核引起者,当使用抗痨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等。,其他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