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疣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7952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学—疣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中医外科学—疣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中医外科学—疣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中医外科学—疣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中医外科学—疣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外科学—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学—疣(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疣,疣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浅表的良性赘生物。,因其皮损形态及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 发于手背、手指、头皮等处者,称千日疮、疣目、枯筋箭或瘊子;发于颜面、手背、前臂等处者,称扁瘊;发于胸背部有脐窝的赘疣,称鼠乳;发于足跖部者,称跖疣;发于颈周围及眼脸部位,呈细软丝状突起者,称丝状疣或线瘊。 早在春秋时代五十二病方中即有“疣”的记载,在灵枢经脉中就有“虚则生疣”的说法,以后诸书叙述则更为详细。,本病初期多由风热毒邪搏于肌肤而生,由于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气不荣,肌肤不润所致。此外跖疣多曲局部气血凝滞而成,外伤、摩擦常为其诱因。,病因病机,西医认为寻常疣、扁平疣、掌跖疣和丝状疣等是由人乳头瘤

2、病毒(HPV)所致,而传染性软疣是由痘病毒所致。各种疣均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人为其惟一的宿主,近年来发现本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疣 目,扁 瘊,鼠 乳,跖 疣,丝状疣,皮损活检或脱落细胞标本中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或检测到病毒。,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扁平苔藓须与扁瘊相鉴别。本病多发于四肢伸侧、背部、臀部;皮疹为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多数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色呈暗红色;一般瘙痒较重。 鸡眼与跖疣相鉴别。鸡眼多生于足底和趾间;损害为圆锥形的角质增生,表面为褐黄色鸡眼样的硬结嵌入皮肉;压痛明显,步履疼痛。 胼胝与跖疣相鉴别。胼胝也发于跖部受压迫处;为

3、不整形角化斑片,中厚边薄,范围较大,表面光滑,皮纹清晰;疼痛不甚。,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治,内治,以清热解毒散结为主要治法。扁平疣、疣目数目较多时,宣内外合治,其余疣多以外治为主。,疣目,扁瘊,疣目 扁瘊 鼠乳 跖疣 丝状疣,其他疗法,艾灸法、针刺,风热血燥证 湿热血瘀证 风热蕴结证 热瘀互结证,(1)扁瘊忌搔抓,抓破后加重损害。 (2)疣目应避免摩擦和撞击,以防出血。 (3)跖疣应避免挤压。 (4)鼠乳应保持局部清洁,抓破后可自身接种,并应避免继发感染。,预防与调护,附: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种良性赘生物。其临床特点是在皮肤黏膜变界处,尤其是外阴、肛周出现淡红

4、色或污秽色表皮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自身接种、接触污秽的内裤、浴巾、浴盆等方式间接传染。 本病又称生殖器疣、性病疣,属于中医“臊瘊”、“瘙瘊”的范畴。,湿热下注素有肝胆湿热,复因恣情纵欲,交媾不洁而感邪毒,湿热淫毒蕴结下焦,浸渍于二阴皮肤黏膜而成;或邪毒直中肝经,随肝经下注阴器而致;或过食肥甘酒醇。内生湿热,注于肛周会阴,复染疣毒,热毒互结,蕴于肌肤,凝滞血气,聚成疣疮。 气滞血瘀湿热淫毒和秽浊之邪蕴结,搏结于二阴皮肤,致局部气滞血瘀,经络阻塞,凝滞不散,发为疣目。 正虚邪恋若治疗不当,反复发作,湿气困脾,或劳累过度,房事不洁,均可导致脾气亏虚,运化失司,不能化湿行水,湿毒难去

5、,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或发病日久,肝热水涸,肾气不荣,精亡而筋挛,发为疣赘。,病因病机,本病的病原体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只侵犯人体皮肤黏膜。病毒通过局部细微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接种在该部,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赘生物。,病因病机,有与尖锐湿疣患者不洁性交或生活接触史。潜伏期112个月,平均3个月。 男性患者皮损多在阴茎龟头、冠状沟、系带;女性多在阴唇、阴蒂、官颈、阴道和肛门; 同性恋者常见于肛门和直肠,基本损害为淡红色或污秽色、柔软的表皮赘生物。 女性则见于外阴部,偶尔可转化为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图),(1)醋酸白试验:用35的醋酸液涂擦或湿敷310min,阳性者局部变白,病灶稍隆起

6、。在放大镜下观察更明显。 (2)组织病理学检查有特异性。乳头瘤样增生,棘层高度肥厚,中上层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核浓缩,表皮嵴增粗延长,真皮内血管扩张,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假性湿疣又名绒毛状小阴唇,多发生于2030岁的女性外阴,特别是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前庭;皮损为直径l2mm大小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如鱼子状,群集分市;无自觉症状。 阴茎珍珠状丘疹多见于青壮年;皮损为冠状沟部珍珠样半透明小丘疹,呈半球状、圆锥状或不规则状,色白或淡黄、淡红,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或包绕一周,无自觉症状。 扁平湿疣为梅毒常见的皮肤损害,皮损为扁平而湿润的丘疹,表面光滑,成片或成簇

7、分布;损害内可找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鉴别诊断,治疗,辨证论治,外治,肝经湿热证 气滞血瘀证 脾虚湿浊证 肝肾亏虚证,内治,以清热解毒、燥湿除疣为主要治法,也可运用抗病毒中草药施治。临床常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去除疣体,并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其他疗法,西药、激光等,(1)禁止不洁性交,必要时使用避孕套。 (2)注意洗浴用具及内衣裤的清洁卫生,保持阴部清洁。 (3)积极治疗性伴侣,避免交叉感染。,预防与调护,本 节 完,相当于西医的寻常疣。多发于儿童及青年。 最初为一个针头大至绿豆大的疣状赘生物,呈半球形或多角形,突出表面色灰白或污黄,表面蓬松枯槁,状如花蕊,粗糙而坚硬。以后体积渐次增

8、大,发展成乳头状赘生物,此为原发性损害,称母疣。此后由于自身接种,数目增多,一般为23个,多则十余个至数十个不等,有时可呈群集状。好发于手背、手指,也可见于头面部。(图),疣目,相当于西医的扁平疣。多发于青年男女,故又称青年扁平疣。 皮损为表面光滑的扁平丘疹,针头、米粒到黄豆大小,呈淡红色、褐色或正常皮肤颜色。数目很多,散在分布,或簇集成群,有的互相融合,常因搔抓沿表皮剥蚀处发生,而形成一串新的损害。好发于颜面部和手背。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瘙痒感,有时可自行消退,但也可复发。(图),扁瘊,相当于西医的传染性软疣。多见于儿童。 皮损为半球形丘疹,米粒到黄豆、豌豆大小;中央有脐凹,表面有蜡样光泽,

9、挑破顶端可挤压出白色乳酸样物质;数目不定,数个到数十个不等,呈散在性或簇集性分布。但不相互融合。好发于躯干和面部。有轻度传染性,愈后不留瘢痘,可自行消失。(图),鼠乳,相当于西医的掌跖疣。发生在手掌、足底或指(趾)间。 皮损为角化性丘疹,中央稍凹,外周有稍带黄色高起的角质环,除去表面角质后,或见疏松的白色乳头状角质物,掐或挑破后易出血,数日多时可融合成片。有明显的压痛,用 手挤压则疼痛加剧。常在外伤部位发生,足部多汗者易生本病。(图),跖疣,中年妇女较多见。多生于颈项或眼睑部位。 皮损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褐色或淡红色,可自行脱落,不久又可长出新的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丝状疣,证候:疣目结

10、节如豆,坚硬粗糙,大小不一,高出皮肤,色黄或红;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方药:治瘊方加板蓝根、夏枯草。,风热血燥证,证候:疣目结节疏松,色灰或褐,大小不一,高出皮肤;舌黯红,苔薄,脉细。 治法:清化湿热,活血化瘀。 方药:马齿苋合剂加薏苡仁、冬瓜仁。,湿热血瘀证,证候:皮疹淡红,数目较多,或微痒,或不痒,病程短;伴口干不欲饮;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弦。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散结。 方药:马齿苋合剂去桃仁、红花,加木贼草、郁金、浙贝母、板蓝根。,风热蕴结证,证候:病程较长,皮疹较硬,太小不一,其色黄褐或黯红,不痒不痛;舌红或黯红,苔薄白,脉沉弦。 治法:活血化瘀,

11、清热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生黄芪、板蓝根、紫草、马齿苋、浙贝母、薏苡仁。,热瘀互结证,各种疣均可选用木贼草、板蓝根、马齿苋、香附、苦参、白鲜皮、薏苡仁等中药,煎汤趁热洗涤患处,每日23次,可使部分皮疹脱落。,外治,推疣法:用于治疗头大蒂小,明显高出皮面的疣。在疣的根部用棉花棒与皮肤平行或呈30角,向前推进,用力不宜猛。有的疣体仅用此法即可推除,推除后疮面压迫止血;或掺上桃花散少许,并用纱布盖贴,胶布固定。 鸦胆子散敷贴法:先用热水浸洗患部,用刀刮去表面的角质层,然后将鸦胆子仁5粒捣烂敷贴,用保鲜膜及胶布固定,3 d换药1次。 荸荠或菱蒂磨擦法:荸荠削去皮,用白色果肉磨擦疣体,每日34次。每

12、次磨擦至疣体角质层软化、脱掉、有微痛感及点状出血为止,一般数日可愈。或取菱蒂长约3 cm洗去污垢,在患部不断涂擦,每次23 min,每天68次。,疣目,洗涤法:用内服方的第二煎汁外洗,以海螵蛸蘸药汁轻轻擦洗疣体使之微红为度。每日23次。 涂法:用鸦胆子仁油外涂患处,每日1次。用于治疗散在扁瘊,防止正常皮肤受损。,扁瘊,用消毒针头挑破患处,挤尽白色乳酪样物,再用碘酒或浓石炭酸溶液点患处。若损害较多,应分批治疗。注意保护周围皮肤。,鼠乳,外敷法:用千金散局部外敷;亦可用乌梅肉每次少许敷贴患处。 电灼法:在局部消毒麻醉下进行电灼,但不宜过深,以免影响愈合,或形成过大的瘢痕。 手术:常规消毒,局麻下先

13、以刀尖在疣与正常组织交界处修割,然后用止血钳钳住疣体中央,向外拉出,可以见到一个疏松的软蕊,但软蕊周围不易挖净并容易复发,故术后可敷腐蚀药,如干金散或鸡眼膏。敷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7d即可;否则腐蚀过深会影响愈合。,跖疣,除采用推疣法外,亦可用细丝线或头发结扎疣的根底部,数日后即可自行脱落。数目少者,可用激光烧灼。,丝状疣,可采用针灸疗法,适用于疣目、跖疣。 (1)艾灸法:疣目少者,可用艾柱着疣上灸之,每日1次,每次3壮,至脱落为止。 (2)针刺:用针尖从疣顶部刺入达到基底部,四周再用针刺以加强刺激,针后挤出少许血液,有效者34d可萎缩,逐渐脱落。,其他疗法,证候:疣体红色或灰色,表面潮湿,

14、易于糜烂、渗液、尿赤便结,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利湿化浊。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渗液较多时加薏苡仁、败酱草。,肝经湿热证,证候:疣体暗红或暗紫色,表面坚硬,时感会阴部或胸胁刺痛;舌质紫暗或偏暗,脉象沉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疣。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疣体质硬难消者加炮山甲片、丝瓜络;会阴部刺痛明显者加炒三棱、赤芍、牛膝。,气滞血瘀证,证候:湿疣反复发作,疣体淡或灰色,或有渗液,神疲乏力,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濡数。 治法:益气健脾,化湿消浊。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神疲乏力明显者加党参、黄芪;渗出较多时加薏苡仁、土茯苓。,脾虚湿浊证,证候:疣体色红,腰膝酸软

15、,头目眩晕,盗汗遗精,小便色黄量少,大便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柔筋消疣。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尿赤便结者加黄连、黄柏、土茯苓、大黄。,肝肾亏虚证,熏洗法:板蓝根、山豆根、木贼草、香附各30g;或白矾、皂矾各12g,侧柏叶25g,生薏苡仁50g,孩儿茶15g。煎水先熏后洗每日12次。 点涂法:五妙水仙膏点涂疣体;或鸦胆子仁捣烂涂敷或鸦胆子油点涂患处包扎,35d换药1次。应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皮肤。适用于疣体小而少者。,外治,(1)西药内服或注射可选用阿昔洛韦、病毒唑、聚肌胞、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和免疫增强剂。 (2)西药外涂可根据病情选用足叶草酯素(疣脱欣)、155一氟尿嘧啶、30%50三氯醋酸或35酞丁胺等涂敷于疣体表面。注意保护正常皮肤黏膜。 (3)使用激光、冷冻、电灼疗法时注意不要过度治疗,避免损害正常皮肤黏膜和瘢痕形成,预防感染。 (4)疣体较大者可手术切除。,其他疗法,疣目,1/3,疣目,2/3,疣目,3/3,扁瘊,1/3,扁瘊,2/3,扁瘊,3/3,鼠乳,1/2,鼠乳,2/2,跖疣,1/3,跖疣,2/3,跖疣,3/3,尖锐湿疣,1/8,尖锐湿疣,2/8,尖锐湿疣,3/8,尖锐湿疣,4/8,尖锐湿疣,5/8,尖锐湿疣,6/8,尖锐湿疣,7/8,尖锐湿疣,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