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903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本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定稿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处理 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王家香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复习肝硬化,肝硬化: 多种原因,常见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病理特点, 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 肝小叶结构破坏、 假小叶形成 肝逐渐变形、变硬,1、病毒性肝炎:乙型最常见,病 因,2.酒精中毒: 每天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 上者,可因慢性酒精中毒发展为肝硬化 饮酒的毫升数0.79 酒精度数=乙醇的克数,3.药物和化学毒物,4.胆汁淤积,持续肝外胆管阻塞或肝内胆汁淤积。,5.肝静脉回流障碍,6.其他因素:遗传、营养障

2、碍、代谢障碍、免疫紊乱、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 代偿期 - 症状轻,且无特异性 - 呈间歇性发作 - 肝和脾轻度肿大, 失代偿期 - 肝功能减退 - 门静脉高压,(1)全身症状 (2)消化系统症状 (3)出血倾向、贫血 (4)内分泌紊乱,一、肝功能减退,二、门静脉高压,1、脾大、脾功能亢进,3、腹水,(1)上消化道出血 最常见的并发症,常突然发生 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黏膜糜烂 表现:呕血、黑便,出血性休克 或诱发肝性脑病,并发症,(2)感染 原因:抵抗力低下、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 并发肺炎、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 (3)肝性脑病 晚期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死亡原因,(4)

3、肝肾综合症 (功能性肾衰竭) 特征:少尿或无尿、低尿钠、 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5)原发性肝癌 短期内肝迅速大 持续性肝区疼痛 腹水呈血性 不明原因发热,(6)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低钠: 摄入不足、利尿、放腹水 低钾、低氯: 摄入不足、呕吐、腹泻、利尿、继发性醛固酮,可诱发肝性脑病,治疗要点原则,代 偿 期:针对病因,加强一般治疗 缓解病情,延长代偿期.,失代偿期: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 抢救并发症,.,护理诊断,减,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 水钠潴留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门

4、腔静脉侧支循环开放等因素有关,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燥、瘙痒及长期卧床有关。,上消化道出血,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其他护理诊断,健康指导,1、帮助掌握本病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 2、保证身心休息,注意生活规律 3、注意皮肤保护、保暖和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4、切实遵循饮食治疗原则和计划,安排好营养食谱 5、按医生处方用药 6、家属要理解和关心病人,给予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顾,一、概 述,据美国102家医院统计,急性消化道出血在城市中住院率占102/10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5015010万人群(英国) 3613210万人群(中国),一、概 述,第一位

5、是消化道出血性溃疡 第二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再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 住院死亡率分别为25%、18%、7%(美国),一、概 述,发病年龄高峰:3090岁 男性女性21 死亡率:4.7%,消化道,一、概 述,消化道出血的分类: 按出血部位:临床以Treits(曲氏)韧带为界分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按出血性质:分为急性,慢性和小儿消化道出血。 按出血量:短时间失血量1000ml,或大于循环血容量的20,伴呕血、黑便、急性循环衰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高达10。,二、概 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B) 是指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胰腺、胆道)的急性大出血,是

6、临床常见急症。 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常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若出血量过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三、病因及危险因素,食管疾病 胃、肠性疾病 肝胆疾病 全身性疾病,三、病因及危险因素,食管疾病: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食管异物 食管炎(反流性、憩室炎) 食管癌 食管损伤(物理损伤;食道贲门粘膜撕裂;器械检查;异物或放射性损伤; 化学损伤:强酸、强碱或其他化学剂损伤等)。,食管疾病,胃食管静脉曲张(GEV) (gastroesophageal varices) 约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20%, 死亡率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5%。 如果不治疗,再出血率50%, 1年的死亡率60%。 门脉高

7、压性胃病出血占肝硬化病人的20%。,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 管 炎,三、病因及危险因素,胃肠性疾病: 1.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手术后、 肿瘤:胃癌、平滑肌瘤、息肉等 胃血管异常: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综合征(又称Dieulafoy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下恒径动脉综合征 又称Dieulafoy病,胃癌 MAIT淋巴瘤 原发性胃粘膜相关组织淋巴瘤,三、病因及危险因素,2.十二指肠憩室炎、糜烂性十二指肠炎 其他病变如:钩虫病、 胃及十二指肠克隆病、 胃及十二指肠结核、 胃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等。,三、病因及危险因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 占急

8、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6%。,三、病因及危险因素,肝胆疾病 感染、结石、肿瘤、蛔虫、手术后。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出血,血吸虫引发肝内窦前 阻塞性疾病, 门静脉血栓形成, 肝癌, 肝脓肿或肝动脉瘤破裂出血。,三、病因及危险因素,肝胆疾病 2.胰腺疾病:胰腺癌、急性胰腺炎 3.胆道出血:胆道结石、胆道蛔虫、 胆管癌 肝脏及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大量血液流入十二指肠,造成呕血或便血,三、病因及危险因素,全身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血病、血友病、结节性多动脉炎、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抗凝药过量、 2.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大手术后、

9、休克、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应激状态。,三、病因及危险因素,出血相关因素 疲惫 精神紧张、压力 饮食不当 酗酒 药物刺激:急性胃粘膜受损 原因不明性上腹隐痛与厌食,三、病因及危险因素,病因很多,最常见: 1.消化性溃疡(占50%)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20% 3.急性胃粘膜病变(占10%) 4.胃肿瘤。,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四.发病机制,溃疡:侵蚀胃基底血管导致血管破裂 胃溃疡出血:胃左、右动脉分支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分支,四. 发病机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门脉压增高, 凝血因子减少, 血小板破坏增加, 门脉高压性胃炎,四.

10、发病机制,应激性溃疡:不完全清楚 缺氧: 应急状态下儿茶酚胺胃、十二 指肠粘膜缺血 溃疡 胃酸 胃蛋白酶活性,五、临床表现,前驱症状:腹痛、头晕、心悸、恶心 呕吐和黑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贫血,五.临床表现,(一)消化道局部症状: 恶心呕血黑便 1.上消化道出血是否呕血取决于 1)量:胃内存血大于300ml左右。 2) 部位:幽门以上部位。,2.上消化道出血呕血的颜色取决于: 量和时间:量小、时间长为咖啡色; 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经胃酸作用形成 酸化正铁血红蛋(hematin)而致 量大、时间短为鲜红色。 3.呕血后4小时即可出现黑便。 血液从肠道排出时Hb经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

11、五.临床表现,(二)全身症状: 1.贫血和血象变化: 1)量不大但反复或持续小量出血:头晕、 头痛、眼黑、耳鸣、乏力、心悸、气短、 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心率快、心尖部收 缩期吹风样杂音。,五.临床表现,2)急性大量出血早期可无明显变化, 34小时后才出现贫血,为正细胞正血色素性贫血 24小时后网织红细胞升高, 47天可达510% 25小时白细胞升高达1020109/L 23天后恢复正常。,五.临床表现,2 .周围循环衰竭: 短时间内大量出血可引起循环衰竭, 导致失血性休克,HR,,Bp,脉压小,收缩压70mmHg、口干,少尿, 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出冷汗。 失血量1/3循环血量可危及生命,五.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出血量之间的关系:,程度 出血量 Hb 脉搏 血压 尿量 主要症状 轻度 500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头晕畏寒 (1015) 中度 8001000 10070 100 90706050 尿少 口渴心悸 (20) 眩晕晕厥 重度 1500 70 120 7050 少尿 烦躁意识 (30以上) 尿闭 模糊昏迷 水 肿 幻灯片 40,(ml),(gL) (次分),(mmHg),3、发热: 24小时后出现, T38.5Co,可持续 35天 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当T39Co,应警惕伴发感染。,五.临床表现,4.氮质血症: 肠源性氮质血症-血液进入肠道 肾性氮质血症 在严重

13、失水和血压降 低的情况下,由于缺血、缺氧和低血 容量,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排 泄功能均降低,因而产生氮质血症出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 2448小时达高峰, 34天降致正常。,五 .临床表现,五 .临床表现,小结: 消化道局部症状:恶心、呕血、黑便 全身症状: 前驱症状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发热 氮质血症 贫血,六. 评 估,(一)定性:确定是否上消化道出血 1.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呼吸道出血:大量咯血时,可吞咽入消化道,而引起呕血或黑便。 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和局部检查 进食引起黑便:如动物血,炭粉,含铁剂或含铋剂的药物。,2 .判断是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14、呕血:提示上消化道出血 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六. 评 估,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多曾有溃疡病肝,胆疾患病史或有呕血史,多曾有下腹部疼痛包块及排便异常病史或便血史.,上腹部闷胀,疼痛或绞痛,呕心、反胃,中、下腹不适下坠, 欲排大便,呕血伴柏油样便 便血,无呕血,柏油样便,稠或成形, 暗红或鲜红,稀多 无血块 不成形,大量出血时可 有血块,(二) 定量:出血量的估计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每次消化道出血 510ml 黑便:每次出血量5070ml 呕血:胃内积血250ml 全身症状: 400ml 循环衰竭: 1000ml 临床表现与出血量之间的关系:,六.评估,(三)定因:确定出血的原

15、因。 1、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2、 胃镜:是AUGB的首选检查方 法 ,阳性率达80-90%,并可止血 3、 X线检查:钡餐准确率达70-90% 4、 其他:如DSA,SPECT等。,六.评估,(四)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下列情况提示出血未停或再出血: 1、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肠鸣音亢进; 出血1000ml:黑便1-3天,隐血1周 出血2000ml:黑便4-5天,隐血2周 2、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充分输血补液而未见明显改善,或好转后又恶化,六.评估,3、Hb、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 4、补液或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升高。,(四)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七.处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危急、变化快,必须争分夺秒,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七.处 理,1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 卧位休息 保持安静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呕血时引起窒息,七.处 理,2抗休克(液体复苏) 建立大口径静脉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有输血指征时应立即配血 :CVC、PICC P120次/min, RBC31012/L, Hb70g/L,收缩压90mmHg. 输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