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714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附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生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与骨架相关概念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2、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B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有关,和细胞分化、能量的转换等无关D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2在夏季晴朗白天,南昌某蔬菜基地测定了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结果见下图(假设塑料大棚外环境条件相同;植株大小一致、生长正常,栽培管理条件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曲线a中,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B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是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的主要因素C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NADPH用于C3还原D69时和161

3、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3下列实验中关于酒精和盐酸的使用表述正确的是( )A在“脂肪的鉴定”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制片后都要滴加50%的酒精冲洗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质量分数8%的盐酸进行水解C酒精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的作用相同D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使用盐酸作用不都是提供酸性环境4图示表示HIV感染人体后的变化情况,请在下列与艾滋病有关的描述中选出错误的选项( )A由曲线整体来看,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

4、B当T细胞的浓度降至极低的水平时,人体免疫防线中的第三道防线几乎丧失C艾滋病人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不可以通过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是否感染HIV5下列关于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的种群B它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的原因C达尔文否定了拉马克的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D强调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结果,同时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6某植物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花的颜色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某实验小组用高茎红花和矮茎红花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红花

5、:矮茎红花:高茎黄花:矮茎黄花=3:3:1:1。让F1中高茎红花植株相互受粉,F2的表现型比例是( )A24:8:3:1B25:5:5:1C15:5:3:1D9:3:3:1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图1表示某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对应其中各时期,其中为分裂间期,箭头表示细胞周期的方向,h表示小时。图2表示其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周期性变化,ae表示染色体的不同形态。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时期发生的染色体变化顺序为_(用图2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图2中染色体周期性变化的意义是_。(2)与小肠上皮细胞不同的是,该动物骨髓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为24h,时期时长为1.9h

6、。上述两种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长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若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的变化,选用其_(填“小肠”或“骨髓”)上皮细胞更合适。(3)某人患有21三体综合征,请用坐标图形式画出其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内核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曲线。_8拟南芥为十字花科、自花授粉的植物,由于其具有基因组小、繁殖快等特点,成为遗传学研究的首选材料。研究者发现在野生型拟南芥中出现一株花期明显提前的植株并命名为“早花”,为研究其早花性状,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1)研究者将该“早花”与野生型的杂交,子代表现型统计如下表所示,据实验结果可判断该早花性状的产生属于_变异且“早花”为_性状

7、。(2)来自拟南芥突变体库中的一个隐性突变体A3(aa)表现型与此“早花”极为相似(该“早花”突变基因用B/b表示)。已知A3的突变基因a位于2号染色体上(如图1所示),该“早花”基因B/b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有几种情况?请试着在图2中标注出纯合品系中基因A/a和B/b的可能位置关系。_为判断基因A/a与基因B/b的位置关系,研究者用_杂交,若子一代表现为_ ,则A3的突变基因a与该“早花”的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由此推测该“早花”性状由基因A突变所致。若为乙中突变,则子一代表现为_ ,则A3的突变基因a与该“早花”的突变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一定遵循的是_定律。9为验证动物体内甲状腺分泌的调节机制,某

8、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和用具:若干只同种生理状态相近的健康成年狗、适宜浓度的放射性碘溶液、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注射器若干等。(2)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将若干只同种生理状态相近的健康成年狗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设置为对照组,乙组和丙组设置为实验组。给三组狗注射_,然后定时测定三组狗的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推测测定值最可能会逐渐_(填“升高”或“下降”)。四天后分别给甲、乙、丙3组狗注射等量的_、_、_。将甲、乙、丙3组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5天后分别测定三组狗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3)实验结果与分析经放射性检测,与甲组相比,乙组

9、狗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快,丙组狗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下降较慢。10森林生态系统中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以出现空隙的现象,称为林窗。林窗会影响食虫鸟类和食果类的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1)林窗的出现对该处阳生植物的生存有利,原因是_。(2)在垂直方向上,食虫鸟和食果鸟在林窗区和非林窗区都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特点主要是由鸟类的_决定的。(3)为了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变化,通常采取的调查方法是_,理由是_。(4)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成分通过_(答出三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11美国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培育出膀胱,并顺利移植到7名患者体内。这种技术为那些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福音

10、。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从患者的膀胱上取下一小块活细胞样本,将其中的肌肉细胞和膀胱上皮细胞分别置于不同的培养皿中培养。在培养之前,需用_处理以分散细胞,分散的细胞在培养皿中的培养过程属于_培养,此时细胞保持了_。(2)约一周后将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胞放在由胶原质制成的“支架”上继续培养,再过7周左右,原先的数万个细胞已经繁殖到15亿个左右,布满“支架”,膀胱上皮在内肌肉在外,形成“新膀胱”。在无菌无毒、一定的营养以及适宜的_条件下细胞数目大量增加;由这些细胞再形成肌肉和膀胱上皮的过程中要经过_。(3)医生将“新膀胱”移植到患者膀胱的上面,这样新器官会继续生长并与老器官“重组”取代老器官中丧失功

11、能的部分。“新膀胱”移植后,_(填“会”或“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1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 答案1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多聚体,而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单体的核心元素是C元素,因此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

12、骨架。【详解】DNA分子一般是由两条方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A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和磷酸等,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都是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链为骨架的,B正确;真核细胞的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结构,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承受外力、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还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C错误;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

13、构成基本支架的,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具有一定流动性,从而使生物膜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C。2B【解析】【分析】曲线表示夏季晴天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光合作用强度,即净光合速率。图中可以看出,在不覆盖的情况下,中午气孔会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c曲线覆盖膜,并且白天还补充光照,因此光反应增强,导致净光合速率高于b曲线。此题主要考虑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详解】由图可知,曲线a中,11点-13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一直大于0,故该阶段植物的有机物逐渐积累,即13点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11点,所以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

14、显色较深,A正确;曲线b为全天盖膜,曲线a为全天不盖膜,因为膜内空气不流通,而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大于呼吸产生的,使膜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膜外,影响了暗反应,同时膜内的光照强度小于膜外,影响了光反应,而温度的改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大,所以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B错误;曲线c高于曲线b,原因是补充光照能促进光反应,使叶绿体产生更多的ATP、NADPH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C正确;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D正确。故选B。3B【解析】【分析】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1)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保持细胞原有的形态;(2)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4)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DNA和RNA进行染色。2、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pH,属于自变量。【详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制片后用缓水流冲洗,不需要滴加50%的酒精冲洗,A错误;“观察DNA和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