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660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澧县2017_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新人教版(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湖南省澧县湖南省澧县 2017-2018 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试题 (时量: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9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 (1)多少个隘( )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2)薄薄的,干的,浅灰色的槐( )树叶 (3)敕勒川 阴山下 今 Xio( )月色应如水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凝望 蝉翼 腐烂 嘻闹 荧火虫 B拯救 嘶哑 哆嗦 忌伟 无所事事 C寂寞 心弦 荒莽

2、 撩逗 光彩熠熠 D. 遮敝 疲倦 蹲据 应酬 朦朦胧胧 3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D.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2 分) A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孩子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 B南海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团结。 C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D作家曹文轩获 2016 年“国际安徒生奖” ,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艾青是中国现代诗的代

3、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大堰河 。 B.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 ,作者是纪弦。 C 一片槐树叶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时间线索, “现在一过去将来” ;另一条是感情线索, “伤感 2 回忆企盼” 。 D.樵夫,别砍那棵树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情,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 6下列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 朝花夕拾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 的一组生活经历。 B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D.五猖会记述了儿时在乡

4、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的所见所闻,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6 分) (1)伐竹取道,_,_ 。 (小石潭记 )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 _,_! 1(3)过故人庄中描写出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 二、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811 题。 (12 分)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 了。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儿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先用茶卤一泡,把 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

5、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眼前一亮,看见一件东 西,把他吓了一跳。原来路边背海一带都是摊户,这时候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 把它错看做葫芦了。 “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 惊了。那老头儿昂着光彩熠熠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 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窨,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 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

6、呆地站在门前望。 清兵卫居住的小镇,是个商业码头,虽然算个市镇,其实是很狭小的,一条细长的市街,只要二十分钟 就可以走完了。所以卖葫芦的店铺纵使多,像清兵卫这样几乎每天都跑去看,大概所有的葫芦,也都已被他 一一看过了。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 3 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 ”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 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是呀,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向他那边看了一眼。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客人说。 “这

7、样的好呀。 ”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他们所说的马琴的葫芦,是那时候一件很有名的东西,他也去看了 看他不知道马琴是什么人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样好,就掉头走了。 8选段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归纳。 (3 分) 9清兵卫对葫芦热爱有加,他也曾几次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这说明了什么?(2 分) 10.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3 分) (1)“这葫芦真好!”心里这么想着,有好一会儿没有看清楚。( ) (2)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 )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客人说。( ) 1

8、1.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 (1)“这样的好呀。 ”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2)听见这样的话,清兵卫偷偷地发笑。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 (11 分) 母亲的背影 12 岁,我念小学四年级的样子,春节刚过,父亲就拾起行囊,要到外地去务工了。 母亲从小有胃病,痛到极处,她时常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不断呻吟,双手捂住肚子,嘴里不停地打 饱嗝。母亲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离开村庄,何况自己一身病痛。但,我和弟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父 母决心砸锅卖铁也要送我们念书。家里几亩地养家糊口可以,但要送出两个大学生是不可能的。父亲决定出 外打工,母亲执意要一起去,父

9、亲不同意。他们吵了起来,到了摔破碗筷的地步。父亲妥协了。 父母第一次外出的那个早晨,母亲两眼通红,脸色苍白,唯独头发梳理得好看,后脑勺翘起橡皮筋扎 好的黑发。母亲左肩挎着大包,右手提着小包,含泪离乡。年还没过完的村庄,炮仗声噼里啪啦地响起,我 和弟弟一路跟着父母,弟弟不听话,死也不愿意父母离开,最后索性在村子的黄泥巴路上打起滚来,被外婆 强行抱回家。 我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走几步她就转过头来看看我。母亲说,回去吧!但我还是走了几百米。母亲 又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开始有些哽咽了。我又送了父母一里多远,母亲转过头来说,回去吧!她哭出声 4 来。我站着不动,母亲转头跟在父亲后面。我含泪望着母亲背影

10、越来越远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从农村娃到大学生,再到留在城市工作,十多年来,我兄弟俩在父 母的背影中一年又一年成长。 最难忘的是,在浙江义乌,我偶遇母亲的一次背影。 那年,父母没有回家过春节,高考后,我去看望离别一年半的父母,就直接找到了母亲的厂子。(A) 当时,母亲左手正拿着一个干巴巴的馒头, 右手扭着水龙头,弯着腰,嘴对准水龙头喝水。(B)见到我,母 亲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转过头看见我,脸上露出了无法掩饰的惊慌。(C)她连忙解释道:“馒头干得要死, 没水冲冲,根本没法咽下去。 ” “让妈看看你。高了,高多了,还是那么瘦,东西吃到哪里了。 ”母亲有意转移话题,她把剩下的半 个馒头咽

11、了下去。我望着背稍微佝偻的母亲,头发早已花白,额头的皱纹也显而易见,母亲老了,我突然感 觉她老了。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条得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这就是我的母亲,我亲爱的 母亲。她老得如此突然,仿佛转眼之间的,毫无告知似的。 现在,我每天行走在城市里,上班下班,时常想起乡下的母亲。白天有时想起母亲的背影,老走神。 12选文重点写了哪两次母亲的背影? (2 分) 13.文章第段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4 分) 14.文章第段画线文字描写生动,请你选择句简要分析其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 (3 分) 1S “我放下行李,借口到卫生间去一趟,还没来得及关上门就大哭起来。

12、 ”请你联系上下文,揣摩“我”的 心理活动,写一段 80 字左右的心理描写。(2 分) 三、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617 题(4 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边塞的什么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 分) 17.有人认为,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昵?(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822 题(14 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1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4)湖中人鸟声俱绝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14、独往湖心亭看零。 20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2 分) 21这篇文章可谓是痴人赏奇景,你认为奇景“奇”在哪里?(3 分) 22.文章结尾舟子用“痴”字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四、作文(4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接要求作文。 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拥有太多的关心与呵护、理解与支持、困难与挫折、对手与挑战伴随着这些, 我们得以健康成长。 请以成长,需要 为题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1)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抄袭。 (3)书写工整。 6 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i hui 宵(3 分) 2.

15、C(2 分) 3.A(2 分) 4D(2 分) 5.B(2 分) 6.D(2 分) 7(1)下见小谭,水尤清冽。(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6 分) 8痴迷的表现:他钟情葫芦店铺,总是呆呆地看葫芦,几乎看过所有葫芦;他把一老头儿的脑袋错看 成葫芦;他加工葫芦的技术很娴熟。 (3 分) 9说明清兵卫对葫芦并不盲目痴爱,而是对葫芦有一定的研究和鉴赏能力。 (2 分) 10(1)心理描写,(2)神态描写,(3)语言描写。 (3 分) 11(1)“只是”这个词写出了他的执拗和懒得去反驳大人们的偏见的心理。(2)这句话是神态描写, “偷偷 地发笑”形象

16、地写出了清兵卫对大人的观点不以为然,又懒得反驳的神态。 (4 分) 12.父母第一次外出打工时母亲的背影;在浙江义乌偶遇母亲时母亲的背影。 (2 分) 13.这段主要写了母亲有严重的胃病和“我”家家庭境况不好。 (2 分)这些都是为下文写母亲坚持外出打工 作铺垫;母亲为了子女能上学。不顾自己体弱多病,拼命劳动,突出了母亲的伟大。 (2 分) 14.示例:B 句,这句话重点刻画母亲的神态,生动、细腻她表现了母亲就生水吃馒头的事被“我”发现之 7 后的尴尬,因为母亲不希望自己艰苦的生活让“我”知道。 (3 分) 15.提示:可以从感谢母亲、愧疚自责的角度作答。 (2 分) 16.衡阳雁、边声连角、千蟑、长烟、落日、孤城。 (2 分,答对 4 个即可得 2 分)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