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607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9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突泉县2018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内蒙古突泉县内蒙古突泉县 2018 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届中考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2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答案选出后,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拭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请用 0.5 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请将姓名与考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位置上。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2、1. 8 1 的相反数是: A.8 B.-8C. 1 8 D. 1 8 2. 中国在第二十三届冬奥会闭幕式上奉献了 2022 相约北京的文艺表演,会后表演视频在网络上推出,即刻 转发量就超过810 000 次, 810 000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1106B.8.1105C.81105D.81104 3. 右图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 A. B. C.D. 4. 不等式 2x-11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D. 5. 如图,在ABC 中,AC=BC,点 D 在 BC 的延长线上,AEBD, 点 E、D 在 AC

3、 同侧若CAE=118,则B 的大小为: A.31B.32 1201120110211120 DCB EA (第 5 题) 2 1 1692 kx xx C.59D.62 6. 已知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X2,则 K 的取值范围为: A.K1 B.K1 C.K1 D.K1 7. 如图,点 A、B、C 在O 上,OABC,OAC=19,则AOB 的大小为: A.19 B.29 C.38 D.52 8. 九年级(2)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五个小组,各小组 人数分布如图所示,则在扇形图中,第一小组对应的 扇形的圆心角度数是: A. 45 B. 60 C. 72 D. 120 9. 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

4、即投掷一枚图针的某次试验的结 果下面有三个推断:当投掷次数是 500 时,计算机记录 “针尖向上”的次数是 308,所以“针尖向上”的概率是 0.616;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针尖向上”的频率总是 在 0.618 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针尖向上”的概率是 0.618;若再次用计算机 模拟试验,则当投掷次数为 1000 时,“针 尖向上”的概率一定是 0.620.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 10.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B=9 点 E 在 CD 边上,且 DE=2CE,P 是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则 PE+PD 的 最小值是: A.103 B.310

5、 C. 9 D.29 CO B A (第 7 题) ) (第 8 题) (第 9 题) 3 (第 15 题) 11. 为了配合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节活动,某书店推出一种优惠卡,每张卡售价 20 元,凭卡购书可 享受 8 折优惠,小慧同学到该书店购书,她先买优惠卡再凭卡付款,结果节省了 10 元,若此次小慧 同学不买卡直接购书,则她需付款: A.140 元 B.150 元C.160 元D.200 元 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0,4) 将ABO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后得到ABO若函数 k y x (x0)的图 象经过点O,则k的值为: A.2 3 B

6、.4 C.4 3 D.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3计算:xy24x= 14. 已知 a2+a=1 则代数式 3aa2的值为 15. 如图,分别以正六边形相间隔的 3 个顶点为圆心,以这个正六边形的边长为半 径作扇形 得到“三叶草”图案.若正六边形的边长为 3,则“三叶草”图案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结 果保留 ) 16. 阅读材料:设 a=(x1,y1),b=(x2,y2),若 ab,则 x1y2=x2y1.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 a=(2,3), b=(4,m),且 ab,则 m 的值为 。 1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抛物线 2 3 2

7、ya xk 与y轴 的交点,点 B是这条抛 物线上的另一点.若ABx轴,则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69 分) 18 (6 分)计算:3160tan82 0 3 1 19 (6 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0,1,每张卡片除数字不同外其余均 相同文博同学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记下数字后放回并搅匀;再从口 袋中随机摸出一张卡片记下数字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文博同 学两次摸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和为正数的概率 20.(6 分)如图,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BC,以 BC 为直径的O 与AC 相 交于点 D,过

8、点 D 作 DEAB 交 CB 的延长线与点 E,垂足为 F.判断 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1.(7 分)一汽车从甲地出发开往相距 240km 的乙地,出发后第 1h 内按原计划的速度匀速行驶,1h 后比原 来的速度加快 4 1 ,比原计划提前 24min 到达乙地, 求汽车出发后第 1h 内的行驶速度. y xA B O O A (第 12 题) A B P C 45 34 (第 22 题) (第 20 题) (第 17 题) 4 22.(7 分)如图,一个热气球悬停在空中,从热气球上的 P 点测得直立于 地面的旗杆 AB 的顶端 A 与底端 B 的俯角分别为 34和 45,

9、此时 P 点距地面高度 PC 为 75 米,求旗杆 AB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0.1 米) 。 【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tan34=0.67】 23 (8 分)某学校有两个校区:南校和北校,这两个校区九年级学生各有 300 名为了解这两个校区九年 级学生的英语单词掌握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 收集数据,从南校和北校两个校区的九年级各随机抽取 10 名学生,进行英语单词测试,测试成绩(百 分制)如下: 南校 92 100 86 89 73 98 54 95 98 85 北校 100 100 94 83 74 86 75 100 73 75 整理、描述数据,

10、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成绩x 人数 部门 5059x6069x7079x8089x90100x 南校 10135 北校 00424 (说明:成绩 90 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6079 分为合格,60 分以下为不合格) 分析数据,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求出了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 校区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 南校 8790.5179.4 北校 86121.6 得出结论 结合上述统计全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中的表格 (2)请估计北校九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掌握优秀的人数 (3)你认为哪个校区的九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掌握得比较好?说明你的理由

11、 (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 明推断的合理性) 24 (8 分)小明在练习操控航拍无人机该型号无人机在上升和下落时的速度相同设无人机的飞行高度 为y(米) ,小明操控无人机飞行的时间为x(分) ,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1)无人机上升的速度为 米/分 2612 x(分) y(米) O 40 60 (第 24 题) 5 cbxxy 2 3 4 无人机在 40 米的高度上飞行了 分 (2)求无人机下落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无人机距地面的高度为 50 米时x的值 25 (9 分) 【探究】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AD=CD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F

12、D证 明:ADE=CDF 【拓展】如图,在菱形ABCD中,A=120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FD若EDF=30, 求CDF的大小 26.(12 分)如图,直线cxy 3 2 与 X 轴交于点 A(3,0),与 Y 轴交于点 B,抛物线 经过点 A、B。 (1)求点 B 的坐标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M(m,0)为 X 轴上一动点,过点 M 且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直线 AB 及抛物线分别交于点 P,N 点 M 在线段 OA 上运动,若以 B,P,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PM 相似,求点 M 的坐标。 点 M 在 x 轴上自由运动,若三个点 M、P、N 中恰有一点是其它两点所连线段的

13、中点(三点重合除外) , 则称 M、P、N 三点为“共谐点”.请直接写出使得 M、P、N 三点成为“共谐点”的 m 的值。 (第 25 题) 图 A B C D E F 图 B C D E A F 6 2 3 ) 13(32 2 1 1332 2 1 3160tan82 0 3 1 2018 年突泉县初中模拟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C 2 B 3B 4D 5A 6C 7C 8 C. 9.B 10.A 11. B 12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3 x(y+2)(y2) 142 1

14、518 166 171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69 分) 18(6 分) 解: = (4 分) = (5 分) = (6 分) 19.(6 分)树状图如下: 或列表如下: 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是 9 种,其中数字和为正数是 3 种 (4 分) 所以P(两次摸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和为正数) 3 9 1 3 (6 分) 20.(6 分)答:DE 与O 相切 (1 分) 理由:连接 OD OC=OD C=CDO -101 -1-2-10 0-101 1012 7 DOB=2C (2 分) 又AB=BC A=C ABE=2C ABE=DOB (3 分) ODAB ODF=DFA (4 分) 又DEAB DFA=90 (5 分) ODF=90 则:DE 与O 相切 (6 分) 21(7 分) 解:设汽车出发后第 1h 内的行驶速度为 xkm/h (1 分) 根据题意,得 x x x240 60 24 ) 4 1 1 ( 240 1 (4 分) 解得 x=80 (6 分) 经检验,x=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