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575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

2、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集权的加强B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台谏分置的弊端D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2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A分封制度的优越B宗法关系的存在C专制皇权的需要D地方势力的强大3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A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B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C提

3、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D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4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 )A周文化的延续性B宗法制的稳固C神权的至高无上D王权高度集中5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唐代中后期这一现象反映出( )A中央集权严重削弱B商业地位有所提高C官商勾结吏治腐败D社会奢靡现象严重6清前期,广东的冶铁业中,“矿徙”“山贼”等雇工因官府的禁采、停炉造成失业而反抗;苏

4、州的纺织业中,踹匠因克扣工钱而多次罢工,被政府压制。这些现象表明当时( )A经济由盛转衰的趋势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体制C君主专制的日益强化D无产阶级政治意识逐渐觉醒7明史籍记载:“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正德九年(1509年),广东布政司参议惊呼“近许官府抽分,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船,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材料反映了( )A明朝改变了重农抑商B政府己废除了海禁政策C明朝海禁政策的松弛D明朝限制外商来华贸易8自两汉以来,对孔子的褒封日益隆重,孔子由子而圣,由凡圣而神圣,最终在汉代公羊学中成为后世立法的神。促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仁政观念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的

5、神学化C儒家思想的官学化D经学之士积极推动9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唐宋学者把传统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融合。这体现了( )A中国文化的发展空前成熟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C中国传统文化居主体地位D中国文化的包容性10王阳明主张“致知格物”,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正之谓也”。这表明他旨在(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B维护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C强化名教伦理的社会功能D倡导发奋读书以明理匡世11元朝王祯为官“惠民有为”,其所著农书中绘制有100多种农具,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A关注民生,注重生产工具的推广B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

6、整的农书C首先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思想D标志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到顶峰12明万历年间,白话小说的出版达到鼎盛。据学者统计,明中后期,三国演义有28种刻本,水浒传有14种刻本,西游记有9种刻本。该现象的出现源于( )A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B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C白话小说的通俗易懂D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之一。新世纪以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材料一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

7、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惟一来源。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材料二“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据

8、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材料三“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据厉以宁、林毅夫、郑永年等读懂一带一路(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丝绸之路

9、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具体学科科学家统计中国古代科学家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术传统一贯是重文轻理,重书本轻实践。科学技术及其有关知识,不是被视为三教九流、旁门左道,就是被视为雕虫小技、奇技淫巧,而为士大夫知识分子所不齿。自古“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玩物”被认为是“丧志”,脱离实际是旧知识分子的通病。据杜石然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整理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

10、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安史之乱以后,国家失去有效地控制户口及田亩籍帐的能力,土地兼并更是剧烈,加以军费急需,各地军政长官都可以任意用各种名目摊派,无须获得中央批准,于是杂税林立,中央不能检查诸使,诸使不能检查诸州,赋税制度非常混乱。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江南地区出现武装起义。材料二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建中元年(780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规定,“租庸调”和一切杂捐、杂税全部取消,但丁额不废;依照丁壮和财产的多少定出户等,分夏秋两次征收,依户等纳线,依田亩纳米

11、粟,“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780年正月-783年十二月)年间末,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比“两税法”以前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还要多出百万,唐王朝的全部财赋收入达到了3000余万贯。摘编自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行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意义。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由君上大权和附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组成,其内容涵盖了宪政制度的基本要求。第一条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第三条规定“法律在皇帝批准颁布前应经议院决议。”第五条规定规定“任官权虽议院不得干预,但

12、由大臣辅弼之。”附录中首先规定了臣民的宪法权利,“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等事,均准其自由”“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摘编自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材料二正是钦定宪法大纲和明治宪法制定时中日在政治、经济、外交环境等具体因素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根本不具备日本明治维新时所具有的“天皇万世一系”的政治权威,再加上当时满清政府内部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团结有效的领导核心、中央和地方之间也是离心离德、一塌糊涂的外交窘境。钦定宪法大纲虽师法日本明治宪法,但结局却迥然有别。摘编自宋宇文相似宪法文本的不同命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钦定宪法大纲

13、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晴政府师法日本结局却迥然有别的原因。3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文)答 案1A【解析】根据“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可知,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强化了纠弹职能,弱化了谏诤职能,加强了君主的权力,这主要是君主集权的加强的结果,故A正确;御史台管监察,谏官负责谏诤,职能不同,不能体现机构重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变化主要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并非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排除D。2B【解析】中国古代绝大部分封国之王与皇帝同姓表明血缘家族、宗法观念及宗法关系的存在是虽出现过封国封王反叛

14、但历代皇帝仍照封不误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材料表明,分封制存在明显弊端,威胁了专制皇权,A、C两项错误;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清军机处的特点。【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处“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得出军机处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材料主旨不是政府的执行力和规范化,故排除A和B。D选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点睛】清朝军机处的职权: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每日接受召见,跪受笔录,按皇帝的旨意拟写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影响: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权合并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到了顶峰。4B【解析】通过赏赐,诸侯感到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说明当时宗法制度较为稳固,没有出现周王室衰微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周文化的延续性,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神权,西周没有实现王权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D两项。5B【解析】材料中士人经商、官商合流,政府默许官吏经商.这些现象表明唐代商业获得发展,商业的地位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当时节度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