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500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2011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必修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2011海南2)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 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到细胞外 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B,【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二者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2(2009广东2)某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运输,该过程 A.没有载体参与 B.为自由扩散 C.为协助扩散 D.为主动运输,D,3.(2010广东1) 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为( ) A. 自

2、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解析】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点: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C,“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4.(2010上海10)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 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 C该方式不会出现饱和现象 D. 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D,“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

3、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5.(2008广东3)观察在0.3 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 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 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B,【解析】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所以AD排除,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中央液泡失水的原因是外界浓度大所致,C错。鉴别细胞死活的方法之一是细胞能够失水吸水。,6.(2011北京3)下列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合成的

4、TP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 B.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C.溶液体内的酶由内形成的小泡运入 D.内质的膜结构成分可以转移到细胞膜中,D,7.(2009宁夏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 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8(2011海南8)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

5、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 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 K+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 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 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A,【解析】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时Na+的内流,钠离子经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是一个协助扩散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K+细胞外浓度低于细胞内浓度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9(2005广东3)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

6、能量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A,10(2008上海20)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质量变化的关系如右图。若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则该萝卜条的质量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后减,【解析】将高浓度溶液中的植物细胞转移到低浓度 的溶液中时,植物细胞会吸水,总质量增加。,B,“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11.(2010天津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

7、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B,【解析】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进行着K+外流和其他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供给,进行着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和葡萄糖的分解。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溶质相对增多,渗透压升高。抗体分泌过程属于胞吐,高尔基体分泌的囊泡到达细胞膜时,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12(2010山东3)由图中曲线a、b表

8、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 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C,【解析】分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式a)运输,因此A错误;方式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式b的最大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

9、量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供应不足,导致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13(2011新课标4)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C5H11C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

10、组细胞的低,主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C,14(2009江苏14)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大小与物质交换之间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越慢,故错,正确。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1、为细胞提供能量,因此正确,而精子的细胞质大部分都消失,只保留细胞核,利于运动,因此选择B。,B,15.(2011天津2)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中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A,“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16.(2008上海4

12、0题B) 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1)小麦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 。 (2)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3)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缺 色,原因是 _ 。,根毛区,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矿质离子吸收,绿色,镁是叶绿素的组分,“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4)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 现象,补救措施是 。 (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

13、吸收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 ,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 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在明显增加的原因 _ 。,萎蔫,及时补水,。,主动转运,bc,细胞膜上钾离子载体数量有限,“汉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级群大型公益活动:历年高考题PPT版制作。本课件为公益作品,版权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商业目的。2012年1月15日,汉水丑生标记。,17,(2005江苏35)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黄瓜幼,研究营养液中氧含量变化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黄瓜幼苗根系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 , 图中ab段为此提供的依据

14、是 ,表明该过程需要 。曲线bc段限制K吸收速率的内在因素是,主动运输,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能量,根部细胞膜上运输K的载体数量,(2)植物的生长都有一个最适温度。在氧含量等条件稳定、适宜的情况下,研究在1040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对黄瓜幼苗K吸收速率的影响,预期K吸收速率变化的趋势是 。 (3)如用缺少某种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一段时间后,黄瓜幼苗的茎尖和新生嫩叶首先出现坏死斑点,则缺乏的元素可能是 。,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a或Fe,18.(2008全国卷30第小题)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在适宜的条件下,一定时间内某一必需矿

15、质元素从大麦幼根不同部位向茎叶的输出量和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的变化。请回答 (1)只依据B曲线 (能、不能)确定幼根2060 mm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理由是,不能,该部位对矿质元素 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积累量不等于吸收量。,(2)一般情况下,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 .所以幼根表皮细胞通过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缺氧条件下,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原因是 。 (3)若大麦吸收该矿质元素不足,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说明该矿质元素 (能、不能)被植物体再度利用。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 (相同、不同)。 (4)该大麦幼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 (相同、不同),该部位称为 。,能,相同,成熟区,不同,低,主动运输,减少,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 产生能量减少,42请回答下列有关矿质元家吸收的问题。 取四株大小与长势一致的番茄幼苗,分别培养在盛有等量完全培养液的培养瓶中,然后将其中两株番茄幼苗的地上部分同时剪去。装置如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