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480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年级:高一 科目:历史 座位号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2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

2、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3汉武帝时期,“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这种现象反映了()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分封制的巩固 D中央集权的加强4唐代之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文化明显高于北方,反映在科举上就是南北中试者人数相差悬殊。为此统治者实行“分地而取”的原则,在科举制中实行“南北卷”。这一做法()A是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度的延续B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C是科举制客观公正性的生动体现D是专制

3、弊端在人才选拔上的表现5.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6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新的权力机构的出现 B.贵族特权不断削弱C.清代丞相权力过大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7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

4、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8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 )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 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9古代雅典法律规定:

5、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D.公民个人自由受到法律限制10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

6、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A军权高于行政权 B分权与相互制衡 C总统权力至上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12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13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

7、助于两党制的形成14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这说明此宪法()A体现了共和主义原则B规定了中央集权制统治C具有民主政治的色彩D确立了权力制衡的原则15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161862

8、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17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

9、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18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19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描述某条约时说:“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所说的条约()A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B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道路C开放了中国整个沿海地区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20下表是1

10、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英国日本其他国家1894694962624251900629911202581190555711404302519105089161432971914483120393130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1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它(的失败)对中国社会造成多方面的灾难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这里的“它”是指

11、()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22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中写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对此,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中评价:“誓词虽然很短,但它却是中华五千年政治史上,一座极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以下最能体现“它是重要的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是()A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23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

12、绝后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B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24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5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真正的

13、民主共和国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其中26题28分,27题22分。)26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益于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