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7475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巅峰冲刺:专题(03)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03 坐标曲线与直方图类突破坐标曲线题及直方图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或某一生理活动中某种物质量的变化等有关的数值变量函数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借助数学方法分析生命现象,既有利于对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内容广,变化多,分为单曲线、双曲线、多曲线、直方图等几种类型。【难点1】 单曲线类单曲线类相对较为简单,该类型常表示某种生物的数量或某一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分析如下:图 例曲 线 走 势相 关 变 量在一定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 酶的活性pH、温度(2) 生长速率

2、生长素浓度(3) 种群增长率时间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种群数量时间(无环境阻力)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1) 杂合子所占比例杂合子自交代数(2) 无氧呼吸氧浓度(3) 可再利用元素叶龄(4) 恒温动物耗氧量温度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超过某个值时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趋于平缓(1)光合作用强度CO2浓度、光照强度(2)矿质元素吸收O2浓度(3)ATP产生O2浓度(4)种群数量时间(自然状态下)(5)反应速率反应物(底物)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减少,超过某个值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断增加(1)酵母菌

3、CO2产生O2浓度(2)种子萌发时的干重萌发天数(3)种群密度杀虫剂使用在某范围内纵坐标变量随横坐标变量增加而不变(1)DNA含量细胞有丝分裂前、中、后期(2)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ATP产生氧浓度【典例1】(2019 浙江新高考11月)温度对某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影响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升高促进了线粒体内的糖酵解过程Bb-c段,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发生热变性的速率加快Cb点时,氧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DC点时,细胞呼吸产生的绝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答案】B 【典例2】(2018 江苏)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

4、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答案】C【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钾离子通道打开,钾离子外流,A错误;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在一定范围内,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而刺激强度较小时是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D错误。【典例3

5、】(2016 海南)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种子吸水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呼吸速率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答案】 结合水 自由水 小于 大于 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解析】(1)风

6、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巴具有疏水性,少量的小分子的水分子可以经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大部分应经过水通道道白进入。【押题预测1】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25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a点上移,b点左

7、移,m值增加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Da点下移,b点不移,m值增加【答案】A【押题预测2】下图是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B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C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该种群的K值会发生变化D图中1时到3时的变化过程中,出生率/死亡率的值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 图中种群呈“S”型增长,3时以后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的数量变化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有关,A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图中种群在时间相对值为2时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

8、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正确;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该种群的K值会发生变化,C正确;图中1时到3时的变化过程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也是先逐渐增大后减小,D错误。【押题预测3】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乙中玉米植株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和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相等的点是A和B B图乙中玉米植株经过一昼夜后,没有积累有机物,理由是经过一昼夜,温室内CO2浓度不变C图乙中A点和B点对应时刻的呼吸强度相等,则A点时的光照强度大于B点时的光照

9、强度D除甲图外,其余三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 图甲中虚线应为净光合量,故A点不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其余三图中A点均可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图乙中A点时空气中CO2浓度高于B点,意味着A点时光合作用强度弱于B点,若两点对应时刻呼吸强度相等,则A点时光照强度应小于而不是“大于”B点。【难点2】 双曲线和多曲线类 该类型是指在一个坐标系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通常表示不同生物的数量或同一生物的不同器官或生理过程与某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分析如下:图例相关变量图例相关变量种群数量时间(捕食)种群增长曲线不同温度或CO2浓度下,光

10、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种群数量时间(竞争)种群数量时间(共生)阴生植物、阳生植物的光合强度光照强度根、芽、茎的生长状况生长素浓度果实发育、果实不发育是否受粉【典例4】(2019浙江新高考 11月) 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DCIP(氧化型)、蔗糖和pH7.3磷酸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受

11、除草剂抑制效果更显著B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 C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能产生三碳糖D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答案】B【解析】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单位时间内溶液颜色变化快的品种生成的氢较多,说明其受除草剂抑制效果较差,A错误;相同浓度除草剂处理下,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高于品种甲,说明除草剂抑制品种甲类囊体体的功能较强,B正确;除草剂浓度为K时,品种乙的叶绿体虽能为暗反应阶段提供NADPH和ATP,但缺乏二氧化碳,无法合成三碳糖,C错误;由题图可知,不用除草剂处理时,品种乙的叶绿体放氧速率等于品种甲,D错误。故选B。【典例5】(2

12、017 全国I)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 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 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 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答案】C【典例6】(2018 全国I)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

13、)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_。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判断的依据是_。(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_。(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胞的_ (填“O2”或“CO2”)不足。【答案】 甲 甲 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乙 CO2【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机物的积累较多

14、,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因此种植密度过大,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乙植物的光饱点以及光补偿点都比甲植物低,适合在光照强度相对更弱的环境中生长,林下的光照强度更低,因此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植物乙。(4)夏日晴天中午12:00时,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对水分的散失,叶片上的部分气孔会关闭,导致细胞间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从而引起光合速率下降。【技法提炼】生物坐标曲线类型很多,无论曲线如何,其关键是数和形,总结起来即为“识标”、“明点”、“析线

15、”(1)识标:理解图中横、纵坐标含义,找出横纵坐标的关系,结合教材,联系相关知识点;(2)明点:找曲线的特殊点(顶点、起点、终点、转折点、交叉点)所代表的生物学意义;(3)析线:看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揭示各段曲线的含义;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多因子变量),要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是结论。特别提醒:主观题作答时要注意语言的描述“在XX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减小);“超过XX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少(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 要注意语言的术语性,尽量用教材中的结论性语言。【押题预测4】如图实线表示向淀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唾液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