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382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障碍护理学绪论(第2版)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 神 科 护 理 学 第一章 绪论,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冯怡 0571-89972027 ,精神科护理学(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精神医学及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2、熟悉精神科护理的特点及主要任务,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要求及角色功能;,精神科护理学(绪论),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识记:1、精神医学和精神疾病的概念 2、精神医学及精神科护理发展史 理解:1、精神科护理的特点及主要任务 2、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要求及角色、功能,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

2、一门专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1),1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科学护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及时运用于临床。 2研究和实施接触、观察精神疾病患者的有效途径,通过各项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2),3.研究和实施对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 4.研究和实施对精神疾病患者各种治疗的护理,确保医疗任务的顺利实施。 5.研究与实施怎样维护患者的权利与尊严,使其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合适的治疗;培养和训练患者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疾病好转后能及时回归家庭与社会。,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3),6研究与实施怎样在精神科治疗机构中密

3、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协助诊断、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为医疗、教学、科研、法律和劳动鉴定等积累重要资料。 7研究与实施在患者及家庭、社区中开展精神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到防治结合,医院与社区结合,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出贡献。,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1),在古代,精神医学是作为医学的一部分发展起来的,直到近百年来,它才成为医学中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 在我国,最早有关精神疾病现象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微子 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昌盛,名医辈出, 逐渐形成了较有系统的理论,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2),内经中,就把人的精神活动归之于“心神”的功能,还论述在剧烈的情感变化下,能引起精神异学,如“怒伤肝

4、,喜伤心,虑伤脾,忧伤肺,惊伤肾”等。 历代医学家又先后编纂成了几部辉煌的古典医学著作,流传至今的有: 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从秦汉时代到18世纪末,与同期国外发展缓慢的精神病学相比较,我国的精神病学在世界各国中仍是比较先进的。 19世纪末开始, 国外精神病学发展加快并开始传入我国, 国外一些教会在我国相继成立了精神病院与收容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精神病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建国初期,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致力于建立新的精神病院,收容和治疗无家可归或影响社会治安的精神病患者,在师资力量较好的城市和精神病院,开展精神病专科医师培训班。 20世纪60至70年代,全国

5、各地开展了一些城乡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医药卫生事业有较迅速的发展,精神病学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都开始繁荣起来,与国际精神病学界也有了较多的交流,逐步走向世界。,在国外,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年-377年)将各种病态的精神兴奋归于一类,称为躁狂症,而将相反的情况称为忧郁症,这是精神病理现象最早的概括和分类。 柏拉图(Plato)也主张在理想国中,精神病患者应该在家里受到亲属很好的照顾,而不应让他们在外游荡,如果家属不这样做,则应处以罚金。,中世纪(从公元5世纪到17世纪)阿拉伯帝国曾有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机构,欧洲一

6、些国家的著名医学家如阿米德勒、亚历山大、拉齐滋、韦耶等在精神疾病病因、分类、治疗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世纪后期,精神病患者遭到残酷的迫害。当时流行着这样的观点,躯体疾病可能是自然因素引起,而灵魂的疾病则必然是罪恶和魔鬼所致。无数精神病患者由于被认为“魔鬼附身”而受到严刑拷打,甚至被活活烧死。因此,这一时期精神病学的发展特别艰难,几乎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精神医学的第一次革新运动,国外精神病学的真正发展是从19世纪逐渐开始的。 法国精神病学家比奈(pinel,1745年1826年)去掉精神病患者身上的铁链,主张人道地对待患者,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首次革新运动 。 到了1814年,希区(Hitc

7、h)开始在疗养院使用受过训练的女护士,从此收容精神病患者的疗养院才有了医院的形式。,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一大批卓越的精神病学家脱颖而出,如国际著名的神经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Kraepelin,1855年1926年),一方面充分利用前人积累的经验,一方面通过自己大量的临床实践,分析成千的病例,根据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的分类,创立了 “描述性精神医学”。明确地区分了两种精神病,一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现称情感性障碍),一为早发性痴呆(现称精神分裂症),因此他被认为是现代精神病学之父。,进入现代医学领城的精神医学,在20世纪各种学说得以蓬勃发展。 精神病的“器质性病因论” 高热疗法

8、胰岛素昏迷疗法 药物痉孪疗法,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新运动,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分析学派,他利用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奠定动力精神医学的基础,弗洛伊德的成就不但突破了器质性病因论研究的瓶颈,将精神医学带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畴,同时也被认为是精神医学的第二次革新运动。,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精神医学的第三次革新是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展开 。,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新,1953年精神药物的发现,使医院门户开放的政策得以实现,并可运用三级预防的观念使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自从发现了精神药物,人们研究其药效机制进而研究神经介质与脑中各受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精神疾病发生的生物学机制,使得

9、精神疾病能够以科学及客观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是精神医学的第四次革新。,精神医学的四次革新运动,1、18世纪末,精神疾病患者开始进入医院接受照顾和治疗,被人道地对待; 2、20世纪初,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突破了精神疾病器质性病因的瓶颈,使精神医学进入“心因性病因论”的研究范畴; 3、社区精神卫生运动的开展,使精神疾病患者更多地回归社会; 4、精神药物的问世与生物精神病学的发展。,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自从人类文化历史以来,人类的社会就己经有照顾患者的功能存在,这即是护理原始功能的起始。 西方国家于1860年以前,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只能收容在门禁森严的机构里,且均由男性助理员看守

10、。他们主要的任务在于持续地控制及制服患者,所扮演的角色类似监狱里的看守者或监视人。,有组织的护理起源于中世纪时罗马天主教教会对十字军伤兵的照顾,当时以护理穷人为主。 专业的护理开始于18世纪中叶,南丁格尔(Nightingale)在英国伦敦开办护理学校,但是直到十九世纪末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角色才开始较受重视。,美国的琳达理查兹女士(Linda Richards)由波士顿新英格兰妇婴医院附设护理学校毕业后从事精神病患者的照顾,然后在伊利诺伊州市立精神病医院制定出一整套精神科护理计划。 根据理查兹女士的论点,她主张照顾精神科患者的质量至少应相等于躯体疾病患者的照顾质量。由于她的贡献及影响,订定了精神

11、科护理的基础模式。 因此她被称为是美国第一位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先驱者。,美国最早专门为训练精神科护理人员而开办的护理学校,创设于1882年,在麻萨诸塞州的马克林医院 。 教学内容主要为保护及管理技巧,局限于将内外科护理沿用于精神科医院的环境中,所以精神科护理人员主要工作是照顾躯体各项功能,例如:给药、营养供应、提供个人卫生及参与病房活动。,精神科护理的角色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起渐渐有了一些改变。由于精神科治疗方法的快速发展,许多躯体治疗方法被精神医学领域广泛接受,例如深度睡眠治疗(1930)、胰岛素休克治疗 (1933)、精神外科疗法(1935)、电体克治疗法(1938),特别是20世纪

12、50年代以后的药物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精神科治疗手段的困境,所以,虽然当时精神科护理人员强调内外科护理技术,但却是首次在精神科治疗中获得有意义的角色地位。,现代精神科护理的概念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单纯护理患者的躯体问题扩展至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关心与处理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问题,使患者能真正从医院重返社会,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象是各种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患者的整个心理过程发生紊乱,思维活动脱离现实,难以正确理解客观事物,不能适应社会生活; 对本身疾病也缺乏自知力,拒绝住院; 可能伤人、自伤或毁物; 孤僻退缩或者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也有从表面看

13、来似乎安静合作,但在病态支配下可发生意外。,精神科护理工作包括,基础护理 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特殊治疗的护理 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 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 (专章介绍 ),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一)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从而认识到住院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打消各种顾虑,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心理护理的成败,取决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程度,优良的服务态度和工作的技巧与方法。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关键。,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二)安全护理 精神病患者由于精神、行为异常,尤其是处于症状活跃期的患者,某些行为往往具有危险性,如自伤、 自杀、

14、攻击行为,出走行为等等。因此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三)饮食护理,锥体外系副作用 受妄想、幻觉等症状的支配 自称有罪而不进饮食 护理人员要按时按量,按病情需要给患者以适宜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物质和水分的摄入。必要时给予鼻饲或输液。 还应注意患者进食过程中的安全。,(四)睡眠护理,创造良好的条件。保持安静。 患者要遵守作息制度 夜间睡眠前要避免同患者进行有刺激的谈话, 若发现患者在床上辗转不安或经常去厕所,或蒙头大睡,更应经常观察,防止患者乘人不备自杀或逃离医院而发生意外。,(五)个人卫生护理,保证患者每周定时洗澡与更衣,定期理发,修剪指(趾)甲。洗澡时要有护理人员陪同,

15、防止患者烫伤或摔伤。 要做好晨晚间护理,对女患者要管理好经期卫生。对卧床患者及体弱者要重点护理。此外,对捡食脏物,意向倒错的患者、尤要加强护理,严防吃有害物品。,(六)保证医嘱的执行,耐心反复地向患者讲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发药时要先易后难,最后给拒绝服药者。 发药时要精力集中,认准患者,亲自把药交给患者,并确实保证患者服下方可离去。 要严防患者吐药或藏药,必要时应检查口腔。 决不可把药交给患者了事。尤其要严防患者私藏药物(如藏于舌下,待护理人员离开后吐出)。 对于拒不服药者,应及时向医师报告,改换给药途径或治疗方法。 治疗后要注意观察治疗反应,二、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要有良好的医护职业道德,富

16、有同情心。 要有广阔坚实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知识。 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三、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根据我国法律,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或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医疗、科研活动时,应如实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病情、措施、风险等,并取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方可进行。,三、知情同意的基本要素包括,提供信息:指对患者或家属提供有关临床过程的各种信息。 信息的理解:了解和评价受试者是否已真正理解了应该掌握的信息。 做决定的能力:患者是否有正确作出接受或拒绝医疗过程决定的能力。 自愿参加:无论患者接受、拒绝或中途退出医疗或研究过程,都会一视同仁。,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注意点: 1、有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应由自己完成知情同意过程,这是患者应该享有的权利。 2、没有做决定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的知情同意过程应由合法的代理人来完成。(合法代理人的等级顺序一般为配偶、父母、其他直系亲属等),判断对知情同意过程有无做决定的能力,能否正确地理解相关信息; 能否明了自己的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