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820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与保护课件(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人:李彩娜 副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保健,引 子,几个故事:感慨老师难当 思考: 我了解自己吗? 我喜欢我的职业和现在的状态吗? 我能较好地应对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吗? 我生活的健康、幸福、快乐吗?,现代人的生活vs古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生活困境,迟毓凯:教师心理健康,现代人的生活:缺营养,“人类生活变迁给我们增添了许多方便和快捷,但也剥夺了我们许多丰富心理感受的机会!”,现代人的生活困境,现代人的生活:易得病,现代人的生活困境,只有100%投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会有社会对教育的100%满意。 我们需要关注学生,但更需要关注教师,只有当我们的教师能

2、够以饱满的精神,专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的工作时,他们才能真正为社会培育出所需要的人才。,本次讲座的主题,了解自己 自我调节 压力管理,认识自己的局限,掌握科学的理论,认知和行为训练,一名教师的自嘲,有人在教师节的时候,自嘲的发了这么一段感慨:“祝我们这些表面风光,内心彷徨;容颜未老,心已沧桑;成就未有,郁闷经常;比骡子累比蚂蚁忙;比岳飞更忠良的广大教师们:天天快乐!”,教师的告白,投身教育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 其实生活及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 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家长投诉照死赔罪; 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 校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吃苦受罪; 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

3、自流泪; 屁大点事反复开会,迎接检查让人崩溃; 工资不高实在惭愧,走亲访友还得破费;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教师哪有社会地位,装疯卖傻自我陶醉!,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或不虚弱,它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处于一种完全安宁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1999

4、,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标准,一、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工作和生活,而不感到疲劳和紧张; 二、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心胸开阔; 三、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 五、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健康的标准,六、体重得当,身材匀称; 七、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 八、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九、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十、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步伐轻松自如。,自知自律 正确认识自己 适当约束自己 悦己怡人 对自己接受肯定 和他人友好相处 乐观现实 积极的人生态度 现实的入世情怀,具体表现,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

5、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亚健康 不健康,社会人心理健康的现状,亚健康状态症状,突发性精力不足 疲劳困乏,精神不振 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神恍惚 胸闷、心悸 失眠 疼痛 月经不调 性机能减退 职业倦怠,教师健康:难以回避,自我是无能的 难以自知自律,教师健康:难以回避,他人是无情的 难以悦己怡人,教师健康:难以回避,社会是残酷的 难以乐观现实,教师职业对健康的负面影响,教师的角色错位,原本的教师角色: 组织者 交流者 激发者 管理者 改革者、指导者、示范者、心理辅导员、 教育科研

6、者,教师角色的错位:,先 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圣 人:老师是道德楷模 法 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 侦 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 保 姆: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师要负责 骗 子:要作社会认可的的教师 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教师行业的特殊性 1、助人行业 2、高期望行业 3、压力大、挑战性强 对教师要求的提高 教育部门:任职资格、心理素质 学生:教师职业功能的转换,心理健康的直接导火索,教师 职业 枯竭,助人情感性劳动,情感耗竭 工作任务繁重 工作-家庭平衡问题 情绪问题 ,教师形象的异化高期望,两种要求: 水桶说:教师准备一桶,学生得到一杯 心与草:捧着

7、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三个比喻 蜡 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园 丁,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面临的尴尬,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社会环境,学校因素,家长因素,自身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压力源,压力的三种过程与表现,(1)“压力源” 环境中具有威胁性或伤害性的刺激事件。 (2) “压力评估” 个体对现有的內在资源进行评价,并采取适应性的行为反应以应对压力。 (3) “压力感” 由于对外在事件的评估所导致的个体在身体、心理上的紧张状态。,or,=,压力感,压力源,压力评估,生理疾病的影响因素,以心脏病、癌症、脑血管病为例:,生物学因素(遗传在内) 占 25% 29% 21% 生活方

8、式和行为 占 54% 37% 50% 环境因素 占 9% 24% 22%,心脏病 癌症 脑血管病,90年代WHO的全球调查表明,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生活方式和行为 60% 起主导作用 环境因素 17% 次之 遗传因素 15% 医疗服务条件 8%,教师心理健康公式:,教师压力的个人因素,哪些人容易被工作压力击垮?,教师压力源,A型性格,一种生活态度与行为模式 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高度时间紧迫感的人格类型,是导致个体罹患冠心病的一个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 表现:作事积极且急促,常有時間急迫感;對人較易有对立态度,甚至敌意感;一切讲求秩序、重視自我控制、谨守计划;面对挑战时喜歡”千山我獨行”;生活步調

9、快速,見別人動作慢,會急切的介入;压抑對他人的敌意;受挫后,情緒可能爆發。,A型性格:你是这样的人吗?,教师压力源,B型性格,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 多表現为温和平静,从容大度,不过分争强好胜,随遇而安 研究显示,长寿人群中B型行為者占83。,C型行为,沉默寡言、抑郁內向 逆來順受、忍气吞声、任人摆布 无助无望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些不能掌握因素的受害者,但又对其无能为力 易罹患癌症(神经免疫学的解释:长期的抑郁心理状态会打破体内环境的平衡,干扰免疫监控系统的功能,以致不能及时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細胞,进而引发癌症病变) 另外易罹患风湿性关节炎、过敏等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工作压力与工作成绩,压力

10、的早期预警信号,压力与工作绩效,每年与压力有关的缺勤、低生产率、健康保险成本以及其他医疗费用接近3000亿美元,且呈不断攀升的趋势。30%的人认为工作给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日本人创造了一个词,叫过劳死,意思是因工作过度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而暴死。专家估计,每年因工作过度而死亡的日本人有10000人 英國泰晤士報调查十大高压力工作:狱卒、警察、社工、教师、急救救护人員、护理人員、医生、消防人員、牙医、矿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枯竭”(又译“崩耗”),原指火箭耗尽燃料后仅凭惯性继续向前冲,直到与空气摩擦烧毁或坠落地面。 “职业枯竭”: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

11、尽的状态,表现为对生活或工作失去目的性和应有的热情,而有一种被榨干的感觉。,职业枯竭的六大症状,1.生理耗竭(生理症状) 2.心智枯竭(认知能力下降) 3.情绪衰竭(压力) 4.价值枯竭(自我评价) 5.去人性化(人际关系恶化) 6.行为症状(自伤和他伤行为),自我调节 认知改变 疏解压力 改变情绪,容易工作倦怠的三种职业,公安警察 医护人员 人民教师,看看你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1.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 2.在工作上,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 3.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 4.工作压力比以前大? 5.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 6.你头痛吗? 7.你有胃痛吗? 8.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 9.你睡眠有问

12、题吗? 10.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11.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 12.你很容易生气吗? 13.你常有挫折感吗? 14.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 15.你比以前更无助吗? 16.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 17.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 18.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19.你做得多,但真正完成得很少? 20.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象关注身体一样关注教师的心灵!,改 变 一名残疾人对人生的感悟,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13、你不能延续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改变现状 从我做起,一、认识自己,我看到、听到的东西是真实的、绝对正确的吗?事实真的如此吗?,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吗?,感觉有时是会骗人的,你眼中的世界,和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一样的吗?,您看见自己的有色眼镜了吗?,客观事物本身是中性的,是你心中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你的行为。,二、自我调节,ABC理论认知和情绪调节的 理论基础,艾利斯的ABC理论,B,A,C,?,事件,行为,解释,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观点:一个人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 的根源。 A(Activating event

14、s):诱发事件。 B(Beliefs):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的信念,即对事件的看法、解释与评价。 C(Consequences):特定情境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发生事件,主观认识,心理行为反应,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应该牢记,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事情的态度; 只有我们自己的思维才能赋予事件“好”或者“坏”的定义; 负性的情绪后果并非源于所发生的事件,而是源于当事人对事件所持的想法和态度;,一个例子,我怎么这么倒霉,大家眼里都没有我,看他跟领导套热乎的样子!我做了那么多都白做了。以后干脆什么都不干了。,明明事情是我负责的,开会的时候校长

15、却表扬了他。,明明事情是我负责的,开会的时候校长却表扬了他。,看来努力还是不够,没关系,退一步海阔天空,先踏踏实实学着办事,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再来,只要人有能力,总会有好的发展和未来的,难过、沮丧,失去自信、不想再努力了,消极颓废、甚至自杀,能面对现实,看到事情积极一面,不会对自己增加压力 积极地面对困难 对自己有信心,继续努力,合理与不合理想法的概念,源于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理论(RET) 强调人们从过去的经验中体验情绪,而不合理的想法和信念加重他们的担忧; 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情感和行为以减少自己的不快乐感,常见的观念合理吗?,我应该获得人人的喜爱,我的言行举止都该得到别人 的赞许 我们必须在各方面都表现得能干、胜任、聪明,而且 有成就 作了错误的、卑鄙的、邪恶的事,就应该受到严厉的 惩罚与制裁 我们所遭到的痛苦都是外界加入的,根本无法以人力 来避免,更不要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