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817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课件(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 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观察及微生物大小的测量,一、实验目的: 掌握三类微生物的基本形态 掌握酵母菌的染色法及霉菌的一般染色法 学会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的大小,二、实验原理 1)放线菌的形态观察:,放线菌的观察方法:,插片法,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后进行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长而附着在盖玻片上。,玻璃纸法,将灭菌的玻璃纸覆盖在琼脂平板表面,然后将放线菌接种于玻璃纸上,经培养,放线菌在玻璃纸上生长形成菌苔。,印片法,将要观察的放线菌的菌落或菌苔先印在载玻片上,经染色后观察。,螺旋型孢子丝,直型孢子丝,单轮生,螺旋状,放线菌孢子丝的光学显微镜图片

2、,2)酵母菌死、活细胞的鉴定及形态观察: 用美兰制水浸片,美兰为一种无毒性材料 活细胞有较强还原力 将美兰还原为无色 死细胞无还原力 不能还原美兰 蓝色 染色结束时活细胞无色,死细胞蓝色。,氧化型 蓝色 还原型 无色,曲霉的分生孢子梗和顶囊上的分生孢子,3)霉菌的形态观察,曲霉的足细胞,青霉的扫帚状分生孢子,根霉,霉菌的静孢子 左:毛霉的孢子囊;中:孢子囊壁破裂,露出静孢子;右:囊轴,乳酚油具有固定、染色、保持水分、杀菌防腐作用,因此制成的片子细胞不变形,孢子不宜飞散,保存时间较长。 采用乳酸、石碳酸、棉兰染液(乳酚油)染色。,霉菌形态观察的方法:,4)微生物大小测量: 采用镜台、目镜两种测微

3、尺进行测量 镜台测微尺:是一块特殊的载玻片,中央刻有精确刻度(1mm分成100个小格),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是一圆形玻片,其上有精确刻度(50-200),经校正后用来测量。,三、实验材料,酵母菌(培养36h左右)、根霉、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显微镜、接种环、接种针、盖玻片等,四、实验步骤 1.观察放线菌、青霉和曲霉的预装片(示范) 2.酵母菌片子制作 取一干净载玻片,滴一滴美兰染液 无菌操作,取少量菌种与染液混匀 小心盖上盖玻片,吸去多余染液,静置3min,备用观察 3.根霉水压片的制作 取一干净载玻片,滴一滴乳酚油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带孢子的菌种置于染液中 盖上盖玻片,备用观察

4、,4.微生物大小测量及酵母菌、根霉形状观察 1)校正目镜测微尺 取出目镜,将透镜旋下,将目镜测微尺刻度朝下放在目镜镜筒内的隔板上,然后旋上透镜插入目镜筒内。 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调节使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找出两尺的两条刻度线完全重合的区域。 记录两重合区间目镜与镜台测微尺分别占的格数 换成高倍镜。用同样方法进行校正,并记录数据。,目镜测微尺每小格长度(m),两重合线间镜台测微尺格数10,两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格数,按下式计算:,1610,1640,校正示意:,2)测量: 移去镜台测微尺,放上酵母菌片子,用目镜测微尺测量10个菌体的长宽并记录。 3)观察酵母菌的死活细胞,细胞形态及出芽情况,并绘图。 4)观察根霉的孢子囊、假根及匍匐枝,以及用解剖镜直接观察根霉自然生长状态,并绘图。,注意事项,1.取酵母菌时,接种环务必冷却,防止烫死酵母菌。 2.每人一套测微尺,小心使用,损坏赔偿。,作业,绘制酵母和根霉的形态图,并标注特殊结构。 记录测量结果。填下表。,表1 目镜测微尺校正结果,表2 10个酵母菌大小测量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