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575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9.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zz福建省仙游县郊尾沙溪中学七年级政治《对不良诱惑说不》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学会拒绝,第二框 对不良诱惑说“不”,“潘多拉魔盒”的传说故事 从前,有个人捡到了一个精美的盒子,上面写着:“记住,无论何时,都不要打开这个盒子.否则,人类将要遭到灭顶之灾。”这人开始吓了一跳,没敢打开盒子。可不久就恢复了正常:“这盒子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东西呢?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最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小故事的结果会是如何?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小故事大智慧,最终他经受不住诱惑打开了盒子。 结果,这盒子里的东西跑出来了。从此,人类就有了洪水、瘟疫、疾病、犯罪等等灾难。原来这是一个“潘多拉”魔盒,里面装的都是邪恶。,启思园,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想一想:在我们身

2、边有没有属于“潘多拉“魔盒当中的东西呢?,学习目标: 1、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知道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 2.知道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3.知道在各种不良诱惑中,黄赌毒和邪教、网络等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尤甚;掌握它们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特别黄赌毒和邪教的危害。,1.我们身边有哪些诱惑? 2.不良诱惑的危害是什么? 3.黄赌毒和邪教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分别是什么?(重点) (1) “黄”指的是什么? “黄”有什么危害? (2) “赌”指是什么? “赌”有什么危害? (3) “毒”指

3、的是什么? “毒”有什么危害? (4) “”邪教的危害有哪些?,自主学习,身边的诱惑,美好的诱惑,不良的诱惑,荣誉、老师的表扬、父母的嘉奖等,金钱、游戏机、上网、电视、小说等,黄、赌、毒(吸烟)与邪教等,黄,赌,毒,邪教,金钱,网络,烟酒,二、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在各种不良诱惑中,黄、赌、毒与邪教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尤甚。,(1)、什么是“黄”? 指淫秽的读物和音像制品以及淫秽的行为。,1、“黄”的危害,案例分析,小A今年14岁,是某校初一年级学生。他原本聪明伶俐,品学兼优。但自从他在书报地摊上偶得一本黄色漫画书后,就对这类漫画书十分痴迷。学习时,书中不堪入目的图像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赶也赶

4、不走,老师授课的内容根本没听进去,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买更多的漫画书看,他经常偷偷拿父母的钱。后来,受书中内容所影响,小A把村中一个八岁的小女孩骗到家中实施了诱奸。女孩家长获知后报了案,小A被追究刑事责任。 问题:小A沉迷于色情读物导致了什么后果呢?,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3.“黄”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涉“黄”后,想入非非,精神委靡,无心向学,诱发性犯罪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轻者:,重者:,Say No,结论:勇敢、坚强地向黄色诱惑,小结1:,2、“赌”的危害,看看你的态度 当前一些赌博现象向校园渗透,个别同学也会赌上一把,对此你赞同哪一种看法(

5、 ) A学习太紧张,赌一把放松放松没什么 B只要不赌大,不常赌,小赌无害 C学生参与赌博属于违法行为 D赌博输赢与他人无关,不属于违法行为,C,坐庄两月赢了116万 东莞高中生赌球案宣判,2009年5月8日东莞东华高级中学学生赌球案终告一段落,3名校外庄家昨日在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过堂审理,法院当庭审判3名被告犯赌博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至2年2个月,并各处罚金2万元,3被告当庭表示服罪 . (摘自:中国新闻网),从这件事情你想到了什么?,解题指导: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2.“赌”对未成年人的危害:,Say No,结论:只要输赢与金钱挂钩,我们都应自觉远离,了防上当、中毒,学会坚决向赌博,(1)

6、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 (2)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 (3)走上诈骗、偷窃和抢劫的犯罪道路.,1、赌=赌博.是一种恶习,也是一种社会公害之一.,小结2:,法律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条规定: 未成年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是严重不良行为之一。,毒,思考:为什么说“毒祸猛于虎 ”?,吸毒瘦弱不堪,毒瘾发作时自残手臂,吸毒败家后全家纵火自毁,吸毒母亲生下残疾儿,个人: 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材料一:人民网北京2009年2月2日电(记者刘军涛)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发布消息,据全国吸毒人员信息数据库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现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335,9

7、20人,比2008年底增加209,158人。在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了70%。据某戒毒所统计,吸毒者中80%有过诸如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受贿、贩毒、图财杀人、淫乱等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材料二: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这些吸毒者年消耗毒资2000亿人民币,而且每年有增无减。中国有近80%县市存在毒品问题,全国涉毒的县市已占总数的72.7%。中央财政拟在现有投入的基础上,1年增加1个亿用于禁毒工作 。,诱发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严重消耗社会财富;,社会,法律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4条规定: 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 ,是严重不良行为之一。,“毒祸猛于虎” (个人 家庭 社会 国

8、家和民族) 1.个人: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 2.社会:诱发刑事犯罪,危害治安;严重消耗社会财富 3.危及国家和民族.,“毒”的危害,(吸毒的危害性),结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坚决向毒品,Say No,小结3:,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已于2008年6月1日施行,6月26日又恰逢“国际禁毒日”,为宣传该法,某校学生会设计了以下标语。你认为与该主题相符合的是(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认清毒品毒害,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毒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A B C D,6 月 26 日,你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D,“火烧不着你,只从你身上过一下。一瞬间就到了天国。

9、” “那是一个美妙的世界,你起码是个法王,还有很多人侍候你。” “那里到处都是金子,通向天国的路也是金子铺的。”,阅读卡,2001年1月23日下午,12岁小女孩刘思影,在妈妈带领下来到天安门广场,点燃了身上的汽油。 然而,火苗窜起后,一切都变了。钻心的疼痛和巨大的恐惧,使年幼的思影禁不住失声哭喊:“妈妈”“叔叔,救救我!”,小女孩躺在病床上,小女孩被烧伤的手,一位人见人爱的漂亮女孩,同学们亲昵地称她为“开心果”,讨论:刘思影的自焚事件说明了什么?,“真 善 忍” 的 背 后,1.本质: (宣扬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制造事端.) 2.危害性: 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的毒瘤,必须坚

10、决铲除。,邪教,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结论:邪教是欺骗人和毒害人的,我们远离邪教,向它,Say No,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P9 2 ),总结:,课 外 延 伸,网,观看与思考:动漫作品反映了什么现象?,1、动漫中的同学是怎样一步步走向 违法犯罪道路的?,2、网络的出现是好事还是坏事?,3、我们该不该上网?怎样上网?,小组讨论,找找方法,“网络”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弊: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 习与工作,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利: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

11、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一.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1.不良诱惑的危害: 2.黄赌毒和邪教对未成年人的危害: 黄 赌 毒 邪教,小结,课堂巩固练习(单选),1、诱惑无时不在,尤其是一些良莠不齐的“书屋”、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常常瞄准中小学生作为赚钱的对象,因此希望中小学生( )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面对不良诱惑说“不” 尝试一切,看看自己的自控能力 自觉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不进入不宜进入的场所,不乱交朋友 A B C D 2、未成年人缺乏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在涉“黄”后,可能导致的结果有(

12、) 想入非非,精神萎靡 无心向学 受益匪浅 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 A B C D,C,A,3、 小林是某学校九年级的三好学生,他自从结识了一些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后,学会了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等。为此,他开始了小偷小摸的行为。后来发展到持刀伤人,致人重伤,受到刑事处罚。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要谨慎交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上网危害大,青少年禁止上网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青少年要培养高雅情趣,树立远大的理想 A B C D 4、“吸毒一口,掉入虎口;贪图一时,毁掉一生。”这警示我们( ) A吸毒者要成为我们国刑法重点打击的对象 B对吸毒的人,一定要采取不理睬的态度 C吸了一口毒的人,就可能永远吸毒 D毒品的诱惑力和危害性大,要远离毒品,D,D,世界很美,诱惑很多,学会辨别,学会拒绝,生活就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