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6486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京沪高铁供电系统运行管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沪高铁维管公司,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运行管理的主要任务,通过对运行设备的监测、检测、检查、试验和诊断分析,准确掌握设备技术性能、特性、运行规律和安全状态,及时对不满足安全运行的接触网设备状态或发生故障时,进行的必要修复,确保供电设备安全运行。,运行管理的工作内容,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技术资料和台帐记录,对设备进行监测、检测、检查、试验和诊断,开展设备运行分析。,运行管理所需的法规文件国家法规、铁道部技术规章,二、铁道部基本规章,一、国家法规,运行管理所需的法规文件铁道部技术规章,三、铁道部供电系统规章,运行管理所需的法规文件铁道部技术规章,四、铁道部

2、其他规章,五、铁道部供电专业临时规章,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铁路局,铁路局须对应铁道部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制定运行维护的实施细则,同时还应建立、完善以下制度:,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维管段,一、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维管段,二、运行检修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维管段,三、机械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所需的规章制度维管段,四、其他规章制度,运行管理需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一、接触网专业,1、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装配图、安装曲线;2、供电分段示意图;3、设备说明书;4、隔离(负荷)开关、避雷装置、分段、分相绝缘器等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维修说明书等;5、隐蔽工程记录;6、

3、设备试验记录;7、跨越台帐(桥、隧、电力线路);8、重污区段台帐;9、防洪重点区段台帐;10、禁止“V”停作业处所;11、设备不能正常检修处所;12、管内主要设备参数(导高、拉出值、侧面限界);13、设备失修区段台账(含原因说明、采取措施);14、触网设备台账、接触网设备履历;15、试验绝缘子台帐、重点磨耗区段台帐;16、故障测距对应杆号表;17、管内应急通道位置及数量;18、抢修道路交通图。,运行管理需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二、变电专业,1、管内牵引供电示意图、一次接线图、室内外设备平面布置图、室外配电装置断面图、保护装置原理图、二次接线的展开图、交直流系统图、安装图和电缆手册等。 2、设备说

4、明书。 3、电气设备、安全用具和绝缘工具的试验结果。 4、保护装置整定值。 5、变电设备台帐履历。 6、机电报表(格式见铁机函199640号)。,运行管理需建立完善的记录,一、接触网专业,1、接触网值班日志;2、接触网全面检查记录;3、接触网巡视检查记录;4、接触线位置检测(修)记录;5、接触网综合检测记录;5、锚段关节(关节式分相)检测检修记录;6、线岔检测检修记录;7、分段、器件式分相检测检修记录;8、轨面标准线测量记录;9、接触网设备变更记录;10、隔离(负荷)开关检测检修记录;11、避雷器检测检修记录;12、补偿器及下锚装置检修(检测)记录;13、接触导线磨耗测量记录;14、接地电阻测

5、量记录;15、地面磁感应装置检测记录;16、设备缺陷(问题)库记录。,运行管理需建立完善的记录,二、变电专业,1、值守日志、来客登记薄。 2、设备检修记录、设备试验记录 3、保护装置动作及断路器自动跳闸记录、保护装置整定记录 4、主变压器过负荷记录、设备缺陷记录 5、倒闸操作命令记录、作业命令记录 6、设备巡视记录、避雷器动作记录,用于无人值守所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运行管理表报管理,一、工区向段上报表报,日工作统计表 月度检修报表,月度设备运行检修分析 设备缺陷记录(问题库) 动态检测反馈表 其他段上要求的,二、段向公司上报表报,日工作统计报表,周工作简报 月度监测、检测、检修计划,

6、月度设备运行检修分析 动态检测反馈表 机电报表 设备质量鉴定(每年10月底) 年度监测、检测、检修计划,年度设备运行检修分析 设备变更台账(台账发生变化时上报) 发生故障后上报故障分析报告 其他公司要求上报的。,运行管理监测,巡视要按周期进行,并实行管理人员巡视重点设备和“三定巡视”办法。巡视后要及时填写巡视记录,巡视发现的问题同时要填写在设备缺陷(问题)库中,及时安排天窗消号处理。 测温要安排在车流密度最大或取流最大时段,对于温度异常的要重点观察并及时安排天窗检查。,运行管理检测,检测,静态检测 网参数:3年一次;附加线索:5年一次,动态检测 10天一次,检测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接触网的缺陷,为

7、接触网维护提供依据。接触网检测不能代替接触网维修,但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必要的维修措施,避免无效的维修。 段要建立接触网动态(静态)测量数据分析处理办法,既要分析当次检测有无超标、超限处所,又要和以往检测数据进行对比,找出设备变化规律。,运行管理检测,铁道部: 每旬开行一趟接触网动态检测车 铁路局: 京沪高铁每天开行一趟动车组确认车 运行的动车组安装接触网检测装置 维管段: 带检测装置的接触网作业车 网电工区: 便携式检测设备,检测的分级管理,运行管理检测,静态检测通常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用于日常检修和施工过程中测量 绝缘杆、线坠、道尺、卷尺 激光测距检测仪 激光扫描仪,静态检测,静态检测只能

8、测量导线位置、承力索位置和它们之间相对位置。,运行管理检测,动态检测几何参数,运行管理检测,动态检测电气参数,动态检测动态参数,运行管理检测,动态检测辅助参数,动态检测其他参数,运行管理检查,检查,全面检查: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的双重职能 3年一次,非常规检查:发生异常情况下或根据需要时进行的检查 。,接触网的状态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非常规检查。全面检查具有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的双重职能。非常规检查通常在发生异常情况下或根据需要时进行的检查。,运行管理检查,全面检查,巡视检查内容:无法或不易通过监测、检测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项目,如接触悬挂、附加悬挂、支撑装置的内在质量,螺栓是否紧固等。,维护

9、保养内容:检查过程中必要的防腐处理、注油和零部件的紧固、更换等。全面检查应利用轨道作业车进行。,全面检查应利用轨道作业车进行。,精细化检修就是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利用科学的检测和分析,开展全面检查、检修和绝缘清扫。,运行管理检查,非常规检查,发生以下情况或上级部门要求时,应进行非常规检查。,1故障点附近接触网设备、接地设备损坏情况检查。 2一个供电臂内累计发生3次不明短路跳闸的情况下,对该供电臂的接触网、回流系统和接地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3在接触网发生故障后或自然灾害(暴风、洪水、火灾、冰灾、极限温度等)出现后对相应接触网设备的状态变化、损伤、损坏情况进行检查。 4接触网动态检测在一个区段内

10、出现多处几何参数超限,可以用接触网检测车以非接触方式测量接触线的静态高度和拉出值。 5.根据铁路局安排进行的检查。检查。,运行管理跳闸,跳闸的定义,通过手动或自动控制或者通过保护装置将断路器断开。,跳闸的分类,跳闸的原因,接触网短路接地跳闸,过负荷跳闸,机车原因跳闸,外部原因(异物)跳闸,天气原因跳闸,不明原因跳闸。,按责任分类:责任跳闸和非责任跳闸。 按重合情况:重合闸成功,重合闸失败,重合闸未投。 按强送情况:强送成功,强送失败。,运行管理跳闸,跳闸的管理,1、跳闸后必须立即安排人员对故标指示区段进行巡查,找出跳闸的真实原因和具体的故障设备点。 2、通过步行巡视不能查找出跳闸原因的,必须安

11、排天窗点利用车梯或作业车进行近距离检查,以找到真正的跳闸原因。 3、通过反复巡查确实不能找到跳闸原因的,工区和段要建立台帐做好记录,以后该区段再次发生跳闸时必须彻底查明原因。 4、跳闸原因查明后,技术科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保护动作类型、故障点标定装置进行分析,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必须找出原因加以修正。 5、要建立保护装置动作和断路器自动跳闸记录,并不断分析、总结,提高动作可靠性,正确指导检修和故障抢修。,运行管理设备故障,设备故障的定义,因违反作业标准、操作规程及养护维修不当或设计制造质量缺陷、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牵引供电、电力及自轮运转特种设备发生停电或设备异常的,导致耽误列车、危及行车安全或影

12、响列车正常运行等,尚未构成铁路交通事故的,均构成行车设备故障。,设备故障的分类,按责任分类:责任故障和非责任故障。责任故障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同等责任。 按专业分类:自轮运转特种设备故障、供电设备故障。,运行管理设备故障,引发设备故障的原因,接触线断线 承力素、加强线、正馈线、保护线等接触悬挂和附加悬挂中的线索断股、断线 绝缘件闪络或击穿 高压电缆击穿、短路 弓网故障 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故障 接触网零部件安装状态不良或损坏、折断、脱落 支柱基础塌陷、支柱倾斜、支柱折断 吸回装置、电连接器、隔离开关等及其引线损坏或烧毁 误操作(包括供电人员、机务人员、车务人员等) 电力机车故障

13、造成的接触网设备故障 自然灾害(大风、冻雨)造成的接触网设备损坏,接触悬挂舞动 恶劣天气引发倒树等故障 外部异物搭在网上 隧道内埋入杆件损坏,运行管理设备故障,根据跳闸情况对设备故障进行查找和判断,1永久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闸和强送均不成功,可能是由于接触网或供电线断线接地、绝缘子击穿、隔离开关处于接地状态下的分段绝缘器击穿、隔离开关引线脱落或断线、较严重的弓网故障、机车故障等。 2断续接地:变电所断路器跳闸重合成功,过一段时间又跳闸,可能是接触网或电力机车绝缘部件闪络,列车超限,树木与接触网放电、接触网与接地部分距离不够,接触网断线但未落地,弓网故障等。 3短时接地:变电所跳闸后重合

14、成功,一般是绝缘部件瞬时闪络、电击人或动物等。 4查找故障应根据季节、设备所处的环境有针对性的进行,例如大雾、阴雨及雨雪交加时易发生绝缘闪络故障,应重点查找隧道及污秽严重处所。当发现火花间隙击穿时对该支柱或与该支柱接地母线连接的相关绝缘部件要仔细检查。,运行管理设备故障,根据跳闸报告内容对设备故障进行查找和判断(一),电压低(17000V以下),电流较大(1000A以上),阻抗角在70度左右,可以判断为金属性接地故障。 电压较高(20000V以上),电流较小(1000A左右),阻抗角在40度以下,可以判断为过负荷(动车组过负荷阻抗角10-25度左右)。 上下行同时跳闸,两个馈线跳闸报告基本一致

15、,可判断为上跨电力线或其它高空金属物同时坠落在上下接触网上并接地。 电压为零能重合成功,负荷较大时跳闸,变电所发电压(PT)回路断线信号,可判定为电压回路断线。 跳闸报告中谐波含量较大且出现二次谐波,可判定为机车内部故障。 电压较高(20000V以上),电流较大(2000A左右),阻抗角不定,可以判断为机车带电过分相。 同所同行(上行或下行)同时跳闸(阻抗角根据各所情况分析),可判定为机车带电过分相。 两相邻所同行(上行或下行)同时跳闸(阻抗角根据各所情况分析),可判定为机车带电过分相。,运行管理设备故障,特殊故障的查找和判断,变电所馈线有电而接触网无电:可能是供电线断线,上网点断开,开关引线

16、断线、常闭开关误动打开等原因。 变电所没有跳闸,但现场已经出现影响行车的设备故障,比如线岔脱落、吊弦折断、中锚松弛脱落、线索上挂有飘落物等没有接地但已影响行车的情况。,根据跳闸报告内容对设备故障进行查找和判断(二),阻抗I段跳闸,一般为故障点较近(线路长度85%以内)的情况。 阻抗II段跳闸,一般为故障点较远(线路长度85%以外)的情况。 阻抗I、II段后加速同时动作,电流较大(3000A以上),可判定为接地故障。 故标指示沿某电力列车运行方向变化,可判定为机车故障。 重合或强送失败的跳闸报告数据一般较为准确,应相信故测指示数值。,运行管理设备故障,设备故障认定的主要依据,1.微机监控监测记录; 2.故障设备实物; 3.故障设备初始、最终状态及故障现场环境照片或录像; 4.故障设备试验记录; 5.有关工作票、命令票、电话记录(或录音)、证人笔录等; 6.相关巡视检修记录、值班日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