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211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性形成的开始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个性形成的开始,本节目录,一、个性的概述 二、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三、幼儿个性发展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四、自我意识的概述 五、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讨论: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绝对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个性的概述 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人与人之间个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和言行举止中。,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 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经过五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部分逐渐整合,成为一体。,人格发展的阶段:

2、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恋母情结, 性别认同、超我形成的重要时期 潜伏期(6-11岁) 生殖期(青少年期),个性的特征 区分个性和其他心理现象 (一)独特性 1953年在莫斯科发现了一对连体的四岁小姑娘。这两个小姑娘共有着一个身体和两个脑。他们可以相互畅谈,各有各自的兴趣和爱好。,(二)整体性 一个人的个性体现在他心理的各个方面。 行为心理学 一个脾气急的人,往往表现出动作快,吃饭急,做事喜欢一口气干完等特点。,(三)稳定性 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情境下,都会有非常相似的表现。 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表现出积极助人的行为。 一个人的个性是相对稳定的

3、,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外界条件下,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个性独特性的形成: 遗传因素 环境和教育因素:家庭、学校和幼儿园等 (教养方式:民主型、权威性、放纵型),个性是一个复杂、多面、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包括个性的动力系统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的动力系统:个性调节系统(自我意识)和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志向、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个性并不是先天带来的,而是在人出生后,在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学前期是儿童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一)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

4、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 3岁前,是儿童各种心理现象逐渐发生的时期。幼儿末期,幼儿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加强。,(二)心理活动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逐渐稳定。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 积极能动性对幼儿心理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生活,甚至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产生影响。,幼儿个性发展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幼儿期个性的发展是他们以后成长的基础 案例三则:P134,从上述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期儿童的个性对其以后的影响。 可以说,每个人身上的特点,都可以在小时候找到根源。,案例

5、一: 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女孩,为了让许多小朋友跟她玩,就买了一些小玩具戒指,并告诉其他同学,谁有这种小戒指就可以跟她玩。从她妈妈那里得知,用玩具等新鲜物品作为结交伙伴的手段,是在她上幼儿园时就有的。因为这个女孩本身长的非常矮小,在班里的玩伴少。为了和别人有更多的机会玩,她就经常从家里拿一些好的玩具,去“贿赂”那些在班里较有地位的孩子。这种特点一直持续到小学二年级,并成为一种行为特点。,案例二: 一个小男孩,在小的时候就习惯依赖别人,饭由大人喂,衣服由大人帮着穿,在家想要什么,奶奶、姥姥就给什么,非常任性。到了小学四年级,他发生过这些事情:书包丢了两个,红领巾买了二十多条,铅笔橡皮买了无数;写作业

6、要大人看着,甚至有一次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让姥姥做;不明是非,班里有的同学的文具盒里放了钱,当这个同学不在时,别的同学让他拿,他就拿了去买东西几个人吃。,案例三: 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平时经常偷同学们的好看的笔,是她没笔用吗?不!她的笔比谁都多,一捆一捆的放在家里。就是因为喜欢,她才去偷。在很小的时候,她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在她的心目中,只要她想要,什么都应该是她的。,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概述 人对自身的认识,他区别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了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 自我意识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分离感”。区别与他人 二、“稳定的统一感”。不管自己怎么变

7、化,都是同一个人,自我意识是人和动物的最后分界 动物不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高,个性也就越成熟和稳定。 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个性的成熟。,婴儿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不是生来就有,有一个逐渐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1岁以前儿童没有自我意识,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与周围的客体区别开。 如:7-8个月自己咬自己,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儿童动作的发展为前提。 1岁左右,开始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开始知道自己和物体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产生自信心。 如:反复抛玩具,让成人去捡。,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

8、 如,喊他的名字时的反应,遇到同一个名字的时候,会产生困惑。 2-3岁,掌握代名词“我”是儿童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控制的发展上哪方面 自我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活动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状态。如自尊心、自信和羞愧 自我控制:对自己行为的调节、控制能力,(一)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 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刻,与幼儿认识水平有关,(二)自我体验的发展 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

9、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对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起重要作用。 积极的暗示,促使幼儿树立自信,(三)自我控制的发展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发展方面。 自我控制包括: 起动或制止活动, 动作的协调,动机的协调, 活动的加强或削弱, 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 积极性的加强或减缓, 行为举止的自我监督和校正等等,课后作业,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主要特点 幼儿期个性初步形成时期的具体表现,练习题,牛刀小试: 一、选择 1.以下关于个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个性是天生的 B.穿着打扮与众不同就是有个性 C.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 D.个性非常稳定,无法改变 2.个性是稳定的

10、,但在( )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个性是可能有变化的。 A.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 B.社会、生活和教育 C.居住和出行 D.经济和收入,二、填空 1.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体 。 2.个性具有 、 、 三个特性 3.个性的整合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 。 4.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 、 、 、 、 等要素。 5.自我意识包括 、 、 三个方面。 6.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包括 、 、_等心理成分。,三、名词解释 1.个性 2.自我意识,四、判断 1.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特点。( ) 2.个性是与生俱来的。( ) 3.个性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形成的心理特征系统。( ) 4.个性具有稳定性,一经形成就不再变化。( ) 5.个性反映在一个人所有的心理活动中。( ) 6.个性的本质是社会的。( ) 7.个性倾向性系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动力。( ) 8.自我意识系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 ) 9.个性心理特征系统反映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五、简答 心理学讲的个性与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个性概念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