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复习课件1—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205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复习课件1—6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必修1复习课件1—6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必修1复习课件1—6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必修1复习课件1—6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必修1复习课件1—6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复习课件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复习课件1—6(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消费及其类型,消费的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纸币和汇率,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决定,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的影响,多彩的消费,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商品,含义、基本属性,基础知识 1、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理解:必须把握商品的两个条件: A、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如空气、阳光) B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所谓用于“交换”是指劳动产品必须进入流通领域,是指交换前或交换时,它才是商品。(如游子身上的毛衣) 商品和非商品的“身份

2、”是可以转化的。商品交换成功后,一旦离开流通领域,成为消费品或待消费品,它就不是商品了。 A 阿富汗的冰 B 美国的自然之声 C 日本用轮船装雨水到阿拉伯国家 D 出售的蚂蚁E 商店里的矿泉水 F 买回家了的矿泉水 G 自给自足的粮食 H市场上待售的粮食 I救灾赠送物资 J车票,使用价值,概念 对 立 性质 自然属性(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用 解决交换的必要 共同属性、永恒范畴 社会对象的物质形式,社会属性(人与社会的关系) 解决交换的可能 特有属性、历史范畴、社会对象的价值形式,价值,排斥: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得,联系:是二者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成

3、为商品,也就没有价值。一个物品不用于交换,没有价值也不可能成为商品。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也离不开商品。(价值不能脱离使用价值而单独存在,必须依附在使用价值上),在国际市场上,易货贸易是指根据买卖双方的协议,以物换物的贸易方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如果中国采用易货贸易的方式,可以用8亿条裤子换回法国的一架空中客车飞机。据此回答2-3题 2. 裤子和飞机这两种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 、二者都有使用价值 、二者都有价值 、二者的使用价值不同 、二者都能满足人们的需要,B,3.裤子和飞机这两种商品之所以要进行交换,是因为 、二者的使用价值相同 、二者的价值不同 、二者的使用价值不同 、二者的价值相

4、等,C,(3)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2)产生:原始社会末期,误区:1、劳动产品一定有价值,提醒: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X,误区: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误区:3、假冒伪劣产品有价值,X,提醒:没有应有的使用价值及价值,如“污染奶粉”,X,商品 其他劳动产品 交换 不用于交换 有价值 没有价值 历史范畴 永恒范畴,区别,都是劳动产品;都有使用价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联系,温馨提示:商品与其他劳动产品,商品 其他非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 非劳动产品 用于交换,有价值 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没有价值 历史范畴 永恒范畴,区别,都有使用价值。,联系,温馨提示:商品与其他

5、非劳动产品的物品比较,(1)货币的产生:是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4个阶段 偶然的 扩大的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 货币为媒介的 物物交换 物物交换 商品交换 商品交换 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 10斤大米 1件衣 1只羊10斤大米 1只羊 1件衣 10斤大米 等价物 1只羊 一般等价物 1件衣 1g斤 10斤米 : 固定等价物 :,2、货币,1g斤,(2)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理解: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因为: 从定义上看:与其他商品不同 从产生时间看:与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 从作用看:固定充

6、当,温馨提示:货币与一般商品 同:是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异:货币不是一般商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误区:1、货币的本质是商品,提醒:货币主要是以自身价值表现、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X,误区:2、金银是货币。,提醒:金银最初只是一般商品,而非货币,故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X,判断:1、金银就是货币,NO,2、货币是金银。,3、货币是商品。,4、货币是一般等价物。,5、货币是固定的等价物。,YES,YES,YES,YES,(3)货币的职能,解题方法:判断货币在执行哪个职能 (1)看是否需要现实的货币 (2)关键词: 价值尺度:标价、价格; 流通

7、手段:购买、买卖、现场交易、现场支付; 贮藏手段:保存、退出流通领域; 支付手段:赊购赊销、还债、地租、利息、税款、工资; 世界货币:购买外国货币、购买外国商品、国际收支等。,3.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某旅行社的海南5日游报价为每人2000元 B. 刘某从单位领取工资1000元 C. 王某到银行领取国债利息500元 D李某花100元从商店买衬衣一件,D,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单价数量) 货币流通次数,3、纸币 (1)纸币的产生: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时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8、。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练习: 新版第五套人民币在保留原来券别的基础上,增加20元、50元、100元券,去掉2元、2角券,这说明 A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值 B人民币币值降低了 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发行量 D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A,(3)纸币的优点: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磨损。,(4)纸币的发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过多,会发生通货膨胀,过少,会发生通货紧缩。,2.全面理解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认识CPI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C

9、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是反映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假如过去一年间CPI上升2.3%,表明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来说当CPI3%的增幅时称为通货膨胀;CPI5%的增幅时,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3、信用工具(识记) (1)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 信用卡、支票等是经济往来常用的信用工具。 (2)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帐结算、 存取现金、食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 发

10、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3)信用卡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具有存款、取款、消费、结算和查询等功能。 作用: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提供便利。 (4)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汇率与币值的变化示意图,_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_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5)外汇和汇率,外汇,汇率,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6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就是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 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 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世界经济的发展 A B C D,B,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以上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1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_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_。,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价交换,形式:商品价格受_的影响,围绕_上下波动。,供求关系,价值,误区警示 误区一: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 错误。个别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误区二: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没有意义 错误。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者)的影响 : 价格变动会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消

12、费品)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选择的影响。,重点解析,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_。 。生产_产品。 (价值规律的作用),调节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 :1_ _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_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2_ _的高低影响消费,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收入差距,消费结构 :1含义(比重) 2变化的原因:经济发展(主要)和居民收入的变化,其方向是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3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1.下面是李、张两家的消费情况统计: (单位:元) 注:

13、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A.36.65% 21.5% B.48.9% 51.8% C.75.0% 46.7% D.47.9% 36.0%,D,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智消费(正确的消费观的内容)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求在 _进行消费。既反对 滞后消费,也反对超前 消费,提倡 适度 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避免_;避免_消费;避免_。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核心、主旨)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重点解析,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情绪化,跟风随大流,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劳动与经营

14、,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1对 关系,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生产与消费,4 个环节,社会再生产,4 个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Why,How,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抓经济建设一中心 培养人才 发展科技 深化改革,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原因、意义),1生产决定消费的具体表现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我们消费的对象,首先必须 生产出来,否则就无从消费。生产是“源”。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即怎样消费的问题。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无论从实物消费量还是从价值消费量看,人们的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摇扇子到电风扇再到空调,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这些都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型汽车的大量生产,使汽车这种耐用消费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家庭开始把购车作为家庭开支的一个计划。(需求、消费欲望),高分跨栏,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 生产发展。具体表现在: (1)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 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