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180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八单元-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幻灯片(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细胞生活的环境 1体液与内环境,知识梳理,(1)写出图中标号所代表的内容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A B C D 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含量约90%的是 ,约7%10%的是 ,约1%的是 。,细胞内液,细胞液,血浆,淋巴,水,蛋白质,无机盐,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含量约90%的是 ,约7%10%的是 ,约1%的是 。 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 质、 。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

2、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 含量较高。,水,蛋白质,无机盐,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蛋白质,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Na+、Cl-,越高,7.357.45,(3)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体如下表:,多,少,【思考】 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提示:肾炎病人会出现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水分渗出增加,使组织液中水分增多,出现组织水肿。,二、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 1稳态概念理解,神经体液免疫,相对稳定,2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 。,有限的,外界环境,自身的调节,3完善如下血浆pH调节图解

3、,泌尿,NaHCO3,消化,呼吸,呼吸,乳酸钠,【提醒】 内环境稳态应澄清如下两种误区 (1)内环境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 (2)内环境稳态遭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如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1判断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关系的叙述。 (1)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2013海南) ( ) (2)在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2013海南) ( ) (3)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2011江苏)( ),自主检测,(4)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2011江苏)( ) (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

4、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 ) 2判断下列关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 (1) 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2012海南)( ) (2)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2012江苏) ( ),(6)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尿素、O2、激素等。( )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 (8)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PO等离子有关。( ) (9)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10)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 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a水b.无机盐c.血红蛋白d.氨基

5、酸e.甘油f.解旋酶g.维生素h.呼吸酶i.激素j.消化酶k.神经递质I.淋巴因子m.组织胺n.纤维蛋白原o.葡萄糖p.RNA聚合酶q.脂肪酸r.DNA聚合酶s.CO2、尿素t.抗体u.消化道内的食物,内环境存在的物质 内环境不存在的物质 ,a、b、d、e、g、i、k、I、m、n、o、q、s、t,c、f、h、j、p、r、u,4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核心突破】,1内环境各组分间的关系,(1)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又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血浆中; (2)少部分组织液可以渗入毛

6、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3)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可见,通过相互转化,这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2内环境的成分(内环境中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 (1) 内环境的成分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 小肠吸收的需要在血浆和淋巴中运输的物质,如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细胞合成的分泌蛋白(如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细胞的代谢产物如CO2、水、尿素等。,(2) 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体内外界环境中的物质。 可分为三类: 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胞内酶,如DNA聚合酶

7、、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体内外界环境,如消化道内的各种消化酶、泪液、膀胱内的尿液等。,3内环境的作用 (1)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归纳:,【易考明示】 与内环境有关的5个易错点 (1)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3)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8、。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4)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5)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命题预测】,考向预测一 内环境各组分的相互转化关系,1(2014新课标)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

9、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题关键】,解析 一般情况下,富含氧气的血浆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生成组织液,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答案 A,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下列对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表示正确的是,血浆 组织液 淋巴 A B C D 解析 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 答案 B,考向预测二 内环境的成分 3(2013上海单科)图中显示肝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物质交换,X和Y分别

10、可代表,A葡萄糖、CO2 B氨基酸、胰岛素 C肾上腺素、尿素 D甘油三酯、脂肪酸 解析 由图示可知肝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三酯等成分,把代谢废物排出:如CO2、尿素等废物。 答案 A,4(2013海南单科)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解题关键】,解析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分布于血浆、组织液和乳汁等,A会出现;糖原为多糖,是主要储存于肝细胞和肌细胞等细胞内的能源物质,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要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靶细胞、

11、靶器官进行作用,胰岛素会出现;氨基酸为小分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并通过循环系统进入组织细胞,氨基酸会出现。 答案 B,【方法规律】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三看是否属于体内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考点二 细胞与外界环

12、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及意义,【核心突破】,2.内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引起的常见疾病分析,【命题预测】,考向预测一 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5(2014盐城3月第二次模拟)下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中可以直接合成大量的血浆蛋白 B肝脏中的葡萄糖浓度一定高于 C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均可与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解析 根据图解可确定是血浆、是淋巴、是组织液。血浆蛋白是由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的,在血浆中无法直接合成,A项错误;在肝脏细胞中葡萄糖以肝糖元的形成存在,故肝脏中的葡萄糖浓度低,B项错误

13、;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在淋巴中,可以与直接进行物质交换,C项正确;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D项错误。 答案 C,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浆和淋巴 C表示重吸收作用 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解析 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排出CO2,这说明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为消化系统,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能进入血浆;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有保护的作用

14、,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表示的器官为皮肤。 答案 B,考向预测二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与维持 7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 B,8.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

15、,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 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人体的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 C,考点三 生物体维持pH稳态机制的实验探究,1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均具其特定的 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