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2598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维和想象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思维 2、发散思维 3、辐合思维 4、定势 5、创造性思维 6、灵感 7、想象 8、无意想象 9、有意想象 10、再造想象 11、创造想象 二、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反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和()。是人的()认识,是认识的()。 2、人的思维具有两大特点:()和()。 3、概括并根据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三种类型()、()和()。 4、依据实际动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为()。 5、抽象思维是以()、()、()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达到对事物()和()理解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1、在抽象思维

2、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是()成年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在()的指导下进行的。 2、发散思维是指问题有多种答案,朝着()的方向,去探索()的正确答案,其主要特点是()和()。 8、人类的思维过程包括()、()、()、()、()、()和()。 9、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和()。 10、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11、创造性思维活动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2)();(3)();(4)()。 12、马克思曾发现儿童对“伟大的”和“巨大的”这两个词总是搞不清。当他们读到伟大人物时,总是报把这些人画得很大,这反映儿童的思维属()。 13、考试

3、时的思维活动主要是() 14、已学过的东西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称为()。 15、形象思维中的“细胞”:是();抽象思维中的“细胞”是()。二、填空题: 1、想象的指人脑()。 2、想象的基本材料来自()。 3、想象中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各种成份的形象的()。通过想象,在人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视,而是对()。 4、有意想象分为()和()两种类型。 5、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过程叫()。 6、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是()。 7、创造想象是指()。 8、创造想象的本质特征是()和()。 9、创造想象的产生

4、和发展依据条件是()、()、()、()。 10、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11、创造想象中的形象,是想象者根据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进行的创造性综合,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2、幻想与一般的创造性想象相比具有两个特点:首先幻想中所创造;();而创造想象所形成的形象则()。其次,幻想与目前的创造行动(),在构思上有时()。 13、理想是指()。 14、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 15、想象的个别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6、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是()。 17、工程师设建筑物的想象是()想象中的()想象。 三、选择题

5、: 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 A、知觉 B、想象 C、表象 D、思维 2、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反映,是思维()的特点。 A、间接性 B、直接性 C、概括性 D、推理过程 3、在直接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 A、理解概括 B、感性概括 C、抽象概括 D、语词概括 4、人脑适用通过其它事物的媒体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特点称之为()。 A、概括性 B、抽象 C、直接性 D、分析综合 5、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形象思维 B、运动思维 C、具体思维 D、动作思维 6、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

6、用是()。 A、形象 B、语言 C、动作 D、图表 7、在人脑中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做()。 A、分析 B、综合 C、比较 D、抽象和概括 从其它类似的事物中,引起联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解决 D、定势 9、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之为()。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解决 D、启发 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其它事物中看出解决了事物的途径和方法,称之为()。 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解决 D、启发 11、会骑自行车的人,一下子很能难骑好三轮车,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受到了()干扰

7、。 A、动机 B、负迁移 C、正迁移 D、定势 12、在人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A、发散 B、集中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再生性思维 13、在人脑中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来新形象的过程称之为()。 A、创造性思维 B、想象 C、独创性 D、创造性想象 14、形成科学概念最直接的思维过程()。 A、抽象 B、比较 C、抽象概括 D、具体化 15、在人脑中,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关系的突然接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 A、直觉 B、感觉 C、知觉 D、灵感 16、()

8、是指人的思考不受定势作用的影响而能触类旁通,变化多端和举一反三,能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 A、灵敏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流畅性 17、()指人能对客观事物作出超乎异常的独特见解。 A、敏捷性 B、变通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18、()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讯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 A、敏捷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流畅性 三、选择题: 1、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前创造从而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 B、想象 C、再造想象 D、意象 2、人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基本材料()。 A、表象 B、感知 C、记忆 D、想象 3、在人脑中重视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9、A、想象 B、知觉 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 4、想象是否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是 B、否 C、不量可能性否 D、都不是 5、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的重新改组和重建。 A、知觉 B、遗觉象 C、表象 D、再现 6、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表想 D、想象 8、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思维敏捷性 B、再

10、造想象 C、幻想 D、灵感 9、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 A、再造想象 B、记忆表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0、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A、表象 B、再造想象 C、梦 D、幻想 11、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目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A、创造想象 B、理想 C、幻想 D、空想 12、无意想象一种极端形式是()。 A、幻想 B、表象 C、梦 D、空想 13、幻想是一种()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凭空的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 C、突然产生的 D、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 1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

11、是()。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5、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上存在着差异。 A、表象储备 B、知识经验 C、实践要求 D、独创性和新颖性 16、幻想与一般创造想象不同,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幻想总是和个人愿望相联系,并体现个人所祈求或期望的事物;二是幻想()。 A、与创造想象的特点一样 B、与目前创造行动直接联系 C、与目前创造行动无直接联系 D、与再造想象的特点一样 四、判断题: 1、看到温度表上的水银柱降到 00C时就知道水要结冰,这是思维的间接性。() 2、思维和感知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感知要以不依赖于思维,思维也可以不依赖

12、感知。 () 3、概念都具有概括性特征,因此表象与概念是一回事。 () 1、人们已经形成的思维定势。总是不和乎解决各种问题的。 ()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3、思维是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因此感觉和知觉对思维来讲并不是十分必要的。 () 4、教师讲解一题多解这是创造思维。 () 5、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中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 () 6、比较就是找出事物或现象间的不同点。 () 10念的层次分类化多,概括性就很强,辩认就可以容易。 () 11、思维中,概括性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综合,它是关于事物不同点的综合。() 12、生活中形成的概念都是不

13、科学的概念。 () 13、固执已见是思维独立必品质的表现。 () 14、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因此,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15、“有口无心”是内部语言对口头言语的干扰而出现的现象。 () 16、正因为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开始用启发式数学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 1、想象的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且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 2、想象是人脑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过程,想象与感知、记忆毫无关系。 3、教师讲到我国内蒙古大草原时,学生不由想起刺敕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这是创造想象。 () 4、作家创作小说、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企业家的技述革新都属于创造想象。 ()

14、 5、想象中的形象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因此说,有些想象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 6、想象力是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想象力从某种程度上说比要() 7、想象是以形象方式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想象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性。 () 8、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应具备两个条件:能正确理解问题和实际标志的意义;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 9、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创造性思维必须有创与。 () 10、梦是有意想象的极端状态。 () 11、机器制造工人根据机器图纸,想象出机器主体结构,属于创造想象。 () 12、再造成想象的意义是可以补充人们实践的局限性,借助再造媒介,把不能感知的事物具体化,扩大人们的认识范围。 () 13、教学中的模象直观、语言直观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表象和想象的活动,把抽象公式、概念、原理形象化,使知识便于理解和记忆。 () 14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根本区别表现于构造新形象方式上,一是依据现实的材料指示或暗示,一是根据一定目的任务和实践,需要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 () 15、幻想是一种不要合实际的,不能实现的想象。 () 16、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常常是创造活动的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