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5583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9.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地理全册总复习ppt课件【112页】(共112张ppt)(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课件,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地理 七年级 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会思考),(会探究),(会归纳),(会比较),与同学们谈地理,重点内容 1. 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整体性) (2)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域性) (3) 综合地分析问题(方法论) (4) 具备可持续发展观念(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的发展观念) 3. 从生活中学习地理 逻辑联系 感性 理性 无意识 有意识 学习方式:从现实生活引入 “谈话”

2、、“聊天” “头脑风暴”由“地理”一词能联想到什么呢?,案例,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地球仪,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 有关的科学史教育。,课标解读,*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重点内容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重在科学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地球的大小重在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框释认识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经纬网及其

3、作用重在利用经纬网来定位 4通过地球仪的制作认识地球仪重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按图1.1的顺序设计教学顺序 直觉感知猜测推理事实论证科学证明,插入活动1,佐证“很多现象”。 设问:凭借这些证据 ,能不能肯定地球是球形?为什么?,结合“阅读材料”,可补充我国神五、神六有关情况,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角色扮演:学生把自己想像成古人。,赤道周长:4万千米 “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飞机飞行50小时(800km/h)的航程; 人24小时一刻不停的步行,大约一年多的路程; 相当于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的倍多。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是我国陆地面积的53倍。,杨利伟在

4、太空中能看到地球的面貌,而我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地球表面上的人们如何看清地球的面貌呢? 引出地球仪的教学,纬线和经线,教(学)具准备:地球仪(最好学生也能人手一个) 探究:地球仪能告诉我们什么?,图1.7、图1.10、图1.11都是重点例图 落实到地球仪上 课件补充 通过表格总结,图1.12、图1.13半球划分:界线可理解掌握 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找规律,练习巩固,东半球:东经度数东经160;西经度数西经20 西半球:东经度数东经160;西经度数西经20,利用经纬网定位,P8活动题重视,多练习(同桌指图练习、小竞赛),在地图和地球仪上能读出经纬度知道怎么标注,区分经纬线剧院

5、、教室座位联想 “横纬竖经”,活动课:学生到操场上演示 课件:四川老师的CAI,15,经线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西、向东各分180,0 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0 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东增东经,西增西经,15,30,45,60,90,30,45,60,90,0,本初子午线,90,105,120,145,160,180,160,145,120,105,90,西增西经,东增东经,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西划分180,向东划分180,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0,30,60,90,120,150,180,30,60,90,120,15

6、0,180,西增西经,东增东经,120,0,30,45,60,75,90,105,135,150,165,180,165,150,135,120,105,90,75,60,45,30,15,15,西增西经,东增东经,北极,赤道,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线划分:,以赤道为起点,向北向南各分90,0,15,30,45,60,90,75,15,30,45,60,75,90,0,15,30,45,60,75,15,30,45,60,75,90,90,北增北纬,南增南纬,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向南增大为南纬,用“S”表示,0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

7、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的划分,经纬线表格:,经纬度表格:,20W,北极,南极,南极,160E,160E,北极,西半球,东半球,180,0,20W,160E,西半球,西半球,东半球,0,30,60,90,120,150,30,90,120,30,60,30,90,90,60,30,60,90,30,60,90,15,45,75,15,45,75,75,45,15,15,45,75,A,G,说出上图A、B、C、D、E、F、G地的经度和纬度,并由此说明建立经纬网的目的是什么?,E,C,F,60,150,D,B,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8、,重点内容 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表格总结,课件辅助教学,五带的划分,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五带的划分,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赤 道,00,23.50,23.50,66.50,66.50,北 回 归 线,南 回 归 线,北 极 圈,南 极 圈,900,900,热 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

9、寒带,有太阳直射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四季分明,终年严寒,天文特征,气候特征,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地图,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说明:“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象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一项,只要求学生知道 电子地图光盘、公共场所设置的电子查询系统、电视

10、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卫星 云图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标解读,3 地图,第三节 地图,重点内容 1地图要素的处理及教学 2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和地形类型 3从地图找信息的技能训练,在地图学,对地图要素的定义是:地理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有的地图学专业书上亦称“整饰要素”)。 (1)地理要素,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如水文、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行政境界等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它是地图构成要素的主体。 (2)数学要素,指构成地图的数学基础。例如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坐标网、高程系、地图分幅等。这些内容是决定地图图幅范围、位置,以及控制其它内容的基础。它保证地图的精确性,作为在图上量取点位

11、、高程、长度、面积的可靠依据。 (3)辅助要素,主要指便于读图和用图的某些内容。例如:图名、图号、图例和地图资料说明,以及图内各种文字、数字注记等。,比例尺,1、换算小窍门 1千米100000厘米 2、大小与表示内容详细的关系: “大比例尺看小地方,小比例尺显大地方。” 1:100000(大比例尺) 1:1000000(小比例尺) 3、距离量算:地图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等积投影、等距投影、等角投影),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地图上的方向,在一般地图上判断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在野外判断方向,东,西,北,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在一般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1、确定中心地点。,

12、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十字坐标,按自然方位标注东西南北。,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东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确定方向:,1、确定中心地点。,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画与指向标相对应的十字坐标,按指向标方位标注东西南北。,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10 N,20 N,30 N,40 N,50N,80 E,60E,40E,东,南,北,西,试判断B、C、D三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如何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方向 ?,1、确定中心地点。,2、以中心地点为中心沿经纬线画十字坐标, 按经纬线方向标注东西南北。,3、指出各点与中心点的方向关系。,南极,北,北,北,A,B,C,0 ,45 ,45 ,13

13、5 ,180,135 ,90 ,90 ,30 ,60 ,北,D,野外辩方向的方法,观星法: 白天 早上起来面对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东南西北认清方向。 晚上利用北极星指示北方。,北极星,北斗七星,利用北极星指示方向,果子先染色的一面是南方。,利用植物判断方向,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是南方。,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即是南方。,等高线及地形部位: 图1.27、 1.28、 1.29(山脊、山谷:垂线法) 课件 模型 硬币演示,区分辨析五种基本地形类型,试画出相应的天际线并描述其特征,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分层设色地形图: 绿色:低平原 黄、褐等色:山地和高原

14、白色:雪山、冰川 浅蓝到深蓝的变化: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海陆分布,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海陆变迁,说明:”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课标解读,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重点内容 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概率演示)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布及大洲轮廓落实在地球仪和地图上(拼图绘制),活动:自制几何图形,完成大洲拼图,1、各大洲分布可以用几何图形来展示。,2、取一个边长为1:2的长方形图纸,带领学生做出如图的划线,其中E是AB的中点。,A,B,C,D,E,3、标出各洲的名称。,非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 洋 洲,4、剪下每个大洲进行拼图。拼图过程中要先绘出赤道。,赤道,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重点内容 1沧海桑田 (海陆在不断变化)重在科学观念的教育 2板块构造学说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教学步骤: (1)先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的 (2)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并提问:它们原来是同一块大陆吗? (3)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