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54323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pt-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运用表达训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上海市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高永娟,一、语文教学的根本 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学习积累语言、学习语文知识、学习运用语言) (知识和技能) 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 (过程与方法) 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悟道明理、增长见识、培养健康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培养阅读能力 训练写作能力,(能读、会写),阅读能力的构成,阅读感受力 对阅读材料进行感知,获得鲜明的印象,受到感染 与激励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基础。 感受能力的具体体现: 感受阅读的乐趣 感受语言的优美 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 了解文本大意及主要特征 发现文本的精彩动人之处

2、等。,阅读理解力 读懂文本,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获取其意义 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理解力包括: (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的理解) 理解词语的能力 理解句、段、篇章的能力 理解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理解表达方法的能力,阅读欣赏力 能从欣赏的角度阅读文本,并具有初步评价文章 遣词用句、布局谋篇的能力。,阅读欣赏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体验玩味, 体会其精妙魅力的过程。 不同学段的学生对阅读文本都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只是欣赏水平不同而已。 对阅读欣赏力不能漠视不管,也不能操之过急。,阅读评价力 对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主要特点、写作技巧等方面 作出理性的鉴别与评价的能力。,语文课程标

3、准提出: 低年段“对感兴趣的人或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中年段”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高年段”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 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 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探究力 对文本的深层的内涵或一点等进行探究,自主收集、 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能推想课文中的有关词句的意思”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探究的渠道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阅读创造力 运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从中产生出他人未曾 有过的独特的见解和新异结论,或在原文基础上创造出 有价值的新作品的能力。,这是最高一层

4、的阅读能力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 鼓励学生不拘泥、不守旧、敢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能力。,三、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吸收和理解 写作表达和运用,紧密联系 相互作用,读写结合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积累与表达相结合是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积累,表达,字 词 句,篇 章 知 识,情 感 认 识,口 头 表 达,书 面 表 达,四、目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1、教学目标把握的错位。,2、教学要求认识上的越位。,3、语言学习上的不到位。,1、阅读的育人功效 阅读是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涵养性情的过程。好的作品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重大,而这些影响必然会反映在

5、学生的表达中,这就把做人立言结合了起来。 2、语言学习的过程 阅读是“习得”语言的过程,表达是运用语言的过程, 阅读为表达提供了基础。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要吸收优秀的典范的书面语言,还要了解到文章的作者是怎样选取材料,怎样谋篇局,怎样说理抒情,怎样运用语言文字的,从中学习和感悟表达的方法。阅读为表达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不同的表达样式的储备。,五、处理好阅读能力培养与运用表达训练的关系,3、阅读的过程同时也是表达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将个体阅读 过程中的许多发现、认识、感受通过交流来梳理、提炼、 升华,从而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发展,而 这种交流必须通过口头和

6、书面的表达得以实现。 4、阅读教学必须与运用表达训练紧密联系 重视引导学生在读中悟“表达”,读中学“表达”。即在阅读 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基于内容的了解,去关注作者的表达,去有 意识地吸收、借鉴文本的表达方式;同时,创设相关的教学情 境,借助文本内容,通过“表达”(或口头或书面)来传递自己 的理解和感受,在表达的实践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优秀 的典范的书面语言,并逐步地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六、怎样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运用表达能力的训练,1、阅读想象,借用课文所写事情的背景,变更内容,想象事情;或变更课 文中的第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变化的影响,进 而表达。,把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

7、儿杰奎琳三个人依次 想法熄灭或取走那藏有秘密情报的半截蜡烛,变为伯诺德夫人一人一再想法要熄灭或取走半截蜡烛。 让学生想象一下,德国军官看到伯诺德夫人几次三番要拿走蜡烛,会有什么表情,会说写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然后把它写成一个片断。,案例半截蜡烛(五年级),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笼统的叙述具体化, 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案例1:詹天佑(五年级) 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 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 。 “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 具体描述这“轰动”的情景吗?,案例2:天上盗来的火种(五年级),宙斯对偷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降下

8、了可怕的刑罚。从此, 普罗米修斯每天将面对怎样的折磨呢?看着图片,展开想像 借助提示具体地说一说。 普罗米修斯被沉重的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双手 和双脚都戴上了铁环。时间久了,他的胳膊 ;他的手 腕和脚腕 。在那里,他无遮无盖,遭受着日晒雨淋。 烈日炎炎的酷暑, ;滴水成冰的寒冬, 。,案例2:中彩那天(五年级),补写文中留白处 中彩那天,父亲得知自己买的两张彩票中有一张中了大奖, 兴奋不已地跑回家去后,再从家里出来时却变得心烦意乱,这 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课文没有写出来。 要求学生补课文没有写出来的这一情节: 写一写父亲中彩回家后,母亲与父亲之间的一段对话。,2、阅读归纳,对文章主

9、要内容要点的归纳表达。,对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表达。,对重点内容理解要点的归纳表达。,案例爱写诗的小螃蟹课堂实录(片段)(二年级) 师:对于小螃蟹写的诗,文中写了谁不愿意、不喜欢读;谁喜欢读呢? 生:风、海龟、海浪不喜欢也不愿意读小螃蟹写的诗 生:白头翁愿意也喜欢读小螃蟹写的诗 (随机板书:不愿意,不喜欢; 愿意,喜欢 风 海龟 海浪 白头翁 ) 师:生字“翁”要读准后鼻音 生:开火车读词语“白头翁” 师:(媒体出示)白头翁这是一种鸟的名字。瞧,他头顶白毛,就像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爷爷,所以人们叫他白头翁。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已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你连起来说说课文告诉我们谁不愿意、不

10、喜欢读小螃蟹写的诗?谁又喜欢读呢?大声说给同桌听。 生:同桌互说 生:风、海龟、海浪不喜欢也不愿意读小螃蟹写的诗,白头翁愿意也喜欢读小螃蟹写的诗。,对文章主要内容要点的归纳表达。,对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表达。 案例大瀑布的葬礼课堂实录(片段)(五年级) 生:现在,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师:是啊,科学家预测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塞特凯达斯将完全消失。 科学家根据什么来预测大瀑布将完全消失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7节想想科学家根据哪几点预测大瀑布将完全消失。 生:我认为是上游的水电站拦河大坝截住了许多河水,使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很多工厂 师:好,你刚才讲了一点

11、,你们同意吗?老师请你们用这样的语言归纳一下。 (板书:拦河建坝,水源大量减少)照我的样子,归纳下面几点。 生:第二点是人们用水毫无节制,水源大量减少。 师:归纳得非常好。 生:人们把森林乱砍乱伐。 师:能不能像我一样概括? 生:森林被乱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 师:砍伐森林造成了(板书:滥伐森林,水土大量流失) 师:请大家连起来说说科学家根据哪几点预测大瀑布将完全消失。 师:你们都抓住了要点,并且能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很好。,对重点内容理解要点的归纳表达。 案例拥抱大树(教学实录)(四年级) 师:这个方案的内容包含着3层意思,你都读懂了吗?老师请一位同学读, 其余边听边思考简要地说出1、2、3

12、点来。 生:免去处罚,公开道歉,经常浇水 师:老师请男生读层1,全班读层2,女生读层3。让我们在朗读中再一次 体会方案的三方面内容。 生读 师:(隐去方案内容)试着从“免去处罚 公开道歉 经常浇水”三个方面 向大家介绍这个特别的处罚方案。,师:看来你们已经熟悉了方案的内容,那你认为这个方案最特别的是什么, 请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 生:在生活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拥抱,可文中却是人与树之间拥抱。 师:嗯,有道理,道歉的对象很特殊。 生:一般管理局都是以罚款的方式来处罚破坏绿化的人,而丹尼尔犯错却 让他每天拥抱树木,并给大树浇水,不是罚款后这件事就了结了。 师:看来道歉的方式与众不同。 生:

13、在大街上以拥抱的方式给大树道歉,被人们注意,是一件尴尬的事, 能让他吸取教训,以后不再犯了。 师:一个壮汉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处罚,这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呀!这样能 让丹尼尔深受教育,可是它的作用仅此而已吗? 生:不仅使丹尼尔受到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方法给人们一个警醒, 只有保护地球,同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更美好。 师:丹尼尔一人受罚,却能让更多的人得到警醒,所以这个方案的作用也 很特别。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个处罚方案的特别指出,现在请 你们把这3点连起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方案的特别之处(同桌交流),3、阅读复述,创设情景,引导复述课文片断,积累课文语段。,调动已有积累,补充扩

14、展复述,加深理解内容。,合理想象,多角度创造复述,培养思维广度。,创设情景,引导复述课文片断,积累课文语段。 案例徐童保树(二年级) 有位教师在执教新教材二年级第二学期中的课文徐童保树一文时, 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文中徐童讲的一段话的内容“先生,我最近也看了 一本书,书中说 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房屋当中如住人, 人在口中不吉祥。您想,人在口中,不是一个囚字吗?谁愿囚禁在牢 房之中呢?所以说,如果因为困字不吉利,就把庭院中的树木砍掉, 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之中也就不能住人啦!”, 她分这样几步来进行教学: 1、读读徐童说的这段话,用直线划出其中一个字谜的内容,把它读熟; 2、用这

15、段话中的句子来说出谜底。 3、同桌配合,一个当徐童,一个当老先生,徐童要用“如果因为困字不吉 利,就把庭院中的树木砍掉,那么,囚字就更不吉利了,房屋之中也就 不能住人啦!”来劝告老先生。,调动已有积累,补充扩展复述,加深理解内容。 案例哥伦布竖立鸡蛋(三年级) (生默读补充资料) 师:他寻求的经历平常吗?他探险的过程平常吗?好,现在假设你就在现场, 亲眼看到达官贵人的攻击,亲耳听到他们的哄笑,你一定会觉得 生:很生气 生:很愤怒 师:甚至想冲上去 生:揍他们一顿 师:不,为他辩护,请你在这么多不平常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点,用一句话 替哥伦布辩护。自己试试。 (媒体出示“不,先生们, 。”) 生自由说 生:不,先生们,这不是件很平常的事,要是这是件很平常的事你们 为什么不去试试看呢? 师:恩,一脸的严肃,这个反问语气也很强烈。继续,结合他的不平 常的事迹来说。,生:不,先生们,这不是件很平常的事。如果这是件很平常的事,他 为什么在追寻的十几年的过程中受到了别人的嘲笑,在航行的路途上 受到了这么多困难?如果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我想当年你们中一定有 许多人嘲笑过他,你们为什么自己不去探险呢? 师:十几年他受尽的是嘲笑和讥讽。同学们,不要说发现新大陆,在当 时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