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5315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级散文阅读之鉴赏表达特色(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鉴赏表达特色,体验与探究,真题体验 1.(2009全国)彩色的沙漠(文章见第3节)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 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解析 文章末段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如排比、比拟、对比、想象等。本题考查文章的表 达技巧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文学作品阅读中,常遇到修辞手法和表现手 法的综合运用,要理解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是怎样 的。,答案 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 写克拉2号气井。(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 丹地貌和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 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

2、通过不 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 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 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作的巨大贡献; (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作者对 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2.(2009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题。 岳桦 任林举 第一次去长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是从那 时起,才知道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 长白山上才有的树。,那时的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没有什 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 的,就是看天池。我们大概也是那个样子,所以一 爬上汽车,人们的心和飞旋的车轮就达成高度的默 契,一路盘旋而上

3、,直奔峰顶。尽管一路上的好花、 好树、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 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 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晰,中间大 部分片段都是些红绿交错、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 张张焦距没有对准的照片。,只有那些岳桦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 也是一个惊奇。 接近山顶时,我无意中将疲惫的目光从嘈杂的 人群转向车外,突然,我感觉到,有什么我不知道 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那些树,纷纷沿着山 体将身躯匍匐下去,并在斜上方把树梢吃力地翘起。 在透明的、微微颤抖的空气里,我仿佛看到一种神 秘的力量或意志,正加到这些树的躯干之上,使这 些倔强的生命在挣扎中发出了粗

4、重的喘息和尖利的 叫喊。 这些树的名字,就叫做岳桦。,本来,树与树并立于一处时应该叫做林或森 林,但许许多多的岳桦树并存一处时,我们却无法 以“林”这个字来定义这个集体。因为它们并不是 站立,而是匍匐,像一些藏在掩体下准备冲锋或被 火力压制于某一高地之下的士兵那样,集体卧伏于 长白山靠近天池的北坡。如果非给它们一个词不可 的话,也许叫“阵”或“阵营”更合适一些。那 么,构成这个巨大阵营的,到底是怎样的一支队 伍?它们到底肩负怎样的使命?,我不知道白桦和岳桦在血缘上有什么联系,不 知道它们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植物,但我坚信,它们 彼此是迥然不同的,就算当初它们的生命基因都来 自同一棵白桦树上的同一颗

5、种籽。 白桦生在山下,与溪水、红枫相伴,过着养尊 处优、风流浪漫的日子,风来起舞,雨来婆娑,春 天一顶翠绿的冠,秋日满头金色的发,享尽人间的 艳美,占尽色彩的风流,如幸运的富家子弟,如万 人追捧的明星。而岳桦却命里注定难逃绝境,放眼 身前身后的路,是道不尽的苍茫、苍凉与沧桑。,有人断言:“性格决定命运。”暂不说这句话 用于人是否准确,但用到树上,肯定是不准确的, 实在讲,应该是命运决定了性格。岳桦,之所以看 起来倔强而壮烈,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环境的残酷。,想当初,所有的桦都是长白森林里白衣白马的 少年,峰顶谷底任由驰骋。后来,那场声势浩大的 火山喷发,将所有的树逼下峰顶。就在向下奔逃的 过程中,

6、命运伸出了它无形的脚,一部分桦便应声 跌倒。一个跟头跌下去,就掉入了时间的陷阱,再 爬起来,一切都不似从前。前边已经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每一种树都沿着山坡占据了自己的有利地 形,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去路;而后面,却是火山 爆发后留下的遍地疮痍与废墟,以及高海拔的寒 冷,但那里却有着绝地求生的巨大空间,尽管那里 有风,有雪,有雷电,有滚烫的岩石和冰冷的水, 最后,它们还是选择了调头向上。,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 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 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挺拔而明快的白桦了,如同山下 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 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

7、为从白桦到 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 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 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 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有删节),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 “返身而上”“回到”“超越”等是拟人手 法;“岳桦更像一场风”“岳桦更像一种抽象的精 神”是比喻手法。运用拟人生动形象,运用比喻化 深奥为具体。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的把握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文学阅读中,常遇到 反衬、对比等这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对这些表现手 法,重要的是弄明白为什么要用,其表达效果是怎 样的

8、。,答案 第一问:拟人,比喻。第二问:通过 拟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 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 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3.(2007辽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 题。 炉 火 臧克家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 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 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 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 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 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 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 我的心里总有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

9、的转换, 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 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 暖气多省事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 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 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 是:我爱炉火! 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 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 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 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 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 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 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

10、有时温柔,它 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 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 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 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 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 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 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 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 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 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 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 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 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

11、我 要性格。我要活力。,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 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 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 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 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 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 望的闪光。 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到 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 火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火,以它的巨大热力 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冲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以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 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 一声声鼓点吗? 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

12、火,可 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 它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 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 1984年11月24日,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 解析 第四自然段写白天的炉火,给“我”安慰 和喜悦,第五自然段则写了夜间的炉火,用了拟 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的修辞手 法。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 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 等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 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 意义。,真题探究 鉴赏表达特色题主要是针

13、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言”而设的一种题型。它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主要题型。纵观近几年命题实践,发现在这一考点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角度有两种,一种是大处着眼,小处设题,即从某一句某一段的表达特色切入;一种是大处着眼,大处设题,即考查全篇的艺术表现特色。,2.鉴赏要求侧重于多角度切入,分析要求既包括对表达技巧的辨识,又包括对其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具体解释。 3.考查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重在常见常用的方法技巧上。,整合与点拨 知识整合 对于这个高考必考点的复习,要做好“一、 二、三、五”项工作: “一”,指必须构建一套关于各类表达技巧 的名称、特征和表达效果以及实例的知识网络。

14、 “二”,指两个结合。第一个结合是指解答 艺术技巧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第二个结 合是指解答艺术技巧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 “三”,指三个步骤:确认所用技巧具体 解释简述好处。 “五”,指五个切入,在“确认所用技巧” 中大致可以从五个角度切入:修辞手法、表达方 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语言表达。,阅读点拨 散文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 情 1.记叙。 记叙详略。记叙应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进 行,详写不是漫不经心地多写,它往往突出细 节,注意渲染烘托,多用铺陈手法;略写也不是 可有可无地硬凑,而应一丝不苟。,记叙人称。 散文记叙人称多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 有

15、时交错使用。第三人称也用,但很少。 不同人称的使用有不同的表达效果。第一人 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 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 称: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 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可以造成拟人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可以全面地反 映生活。 高考散文特别注意对人称的考查,2000年全 国卷、2005年湖北卷、2006年辽宁卷均有设题考 查。,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的好处是眉目清晰。倒叙的好处是设置 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插叙的好处是丰富 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三种叙述方法很可 能成为高考新考点。,2.描写。 这

16、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那么,考查描写的什 么呢? 主要是关于描写景物方法的考查。描写方法 主要有: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 绘;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描绘; c.动静结合;d.正侧描写;e.虚实结合;f.细节 描写。 写人散文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语 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这些方法是写人散文的 考查重点。,3.议论。 散文里的议论很讲究艺术性。它是在记叙过 程中自然融入自己的倾向和评价,故形成了夹叙 夹议、叙议水乳交融的特色。考试中也会涉及的。,4.抒情。 因为散文是抒情的艺术,自然成了考查重点。 尤其是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 情往往是借景、物抒情,显得很含蓄,这是常考 点。 议论、抒情在散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 的作用。抓住了它们,就抓住了材料的精神,把 握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和写作意图。 实际过程中,作者对这三种表达方式地运用 常常是综合的、灵活的,所以分析时应全面考虑。,二、常见的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如下:,三、修辞手法 它是命题者考查考生对语言运用特色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