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972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7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mp培训洁净室与微生物 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洁净室基础知识培训,2,目的,法规要求 公司要求 产品质量要求 非无菌药品 无菌药品 非最终灭菌无菌药品 最终灭菌无菌药品,3,洁净室,洁净室(区) 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4,洁净室,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表,5,药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表,目的,6,洁净区两大污染 微生物 粒尘 洁净区污染危害 防止污染的原则,7,尘粒,尘粒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大自然空气含尘量跟地区环境、气候、气象等因素有关,并随着这些因素变化而变化。,典型地区大气含尘量表,8,尘粒,洁净室内尘粒来

2、源 外界 生产过程 最大的尘粒来源-人,9,一般的洁净室内,人是最大的污染源,约占80。主要是人体把外界的尘粒入,人体本身散发大量的皮屑、衣服也带进尘粒。 人在自然活动时,人体散发出的热量可形成一股热流,使大于0.3m的微小粒子扩散,扩散量可达到每分钟近千百万粒。粒子中大部分是10300m的皮屑。粒子由衣服、皮肤、头发、嘴巴、鼻腔及化妆品等途径往外散发,粒子污染了洁净室。,10,人体所散发的粒子数(0.3m),11,微生物,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的分布,12,常见的微生物图片,13,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 结构简单: 生长旺,繁殖快 分布广.种类多 个体小: 适应性强,易变异 代谢强

3、,转化快,14,微生物,分类 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15,微生物,细菌 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细菌的形态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可归纳为三种类型, 1.球菌 单独存在时呈球形,菌体直径约0.51.0m。 2.杆菌 菌体呈杆状或近似杆状。大部分杆菌长约2.03.0m,宽0.51.0m,病原细菌中杆菌的种类最多。 3.弧菌和螺菌 菌体呈弯曲或螺旋状,只有一个弯曲,呈逗点状为弧菌,如霍乱弧菌;有数个弯

4、曲较为坚韧的为螺菌,如鼠咬热螺菌。,16,葡萄球菌,17,棒状杆菌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 放线杆菌,18,弧状菌,19,病毒,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没有细胞结构,而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和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原始生物。病毒的形态多数呈球形,少数呈杆状或砖块状,细菌病毒(噬菌体)多数呈蝌蚪状,平均大小只有0.1m,比细菌约小10倍,最小的病毒只有0.01m,接近蛋白质分子。病毒大多能通过滤菌器,故俗称滤过性病毒。,20,真菌,真菌 体积最大,结构比较复杂的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 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 真菌分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 单细胞真菌通称为酵

5、母菌,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平均大小约为5.0m,常以出芽状态存在,出芽是它的繁殖方式; 多细胞真菌通称为霉菌,菌体呈丝状,许多菌体相连构成菌丝,菌丝交织成团构成菌丝体,一般宽度为3.01.0m,长度无法计算。,21,面包酵母 啤酒酵母,22,黑曲霉,23,微生物,自然界的分布 土壤 水 空气 人,24,微生物,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温度-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嗜冷菌、嗜温菌及嗜热菌 氧气-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pH值-大多数细菌最适pH为6.87.4 湿度 渗透压,25,微生物,药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微生物来源 空气 工艺用水 人员 物料 厂房设备,26,微生物,空气 微生物

6、来自灰尘微粒、人的皮肤与衣服,以及谈话、咳嗽、打喷嚏等造成的飞沫。 水 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蒸溜或过滤,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盐类。滋生微生物。 厂房设备 厂房厂房建筑物的内表面,以及设备表面、容器内外表面等,都可以是微生物寄生存的地方。,27,人 凡是人体体表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腔、肠道、眼结膜、泌尿生殖道等均存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中有些微生物可以长期寄居在人的体表、皮肤和黏膜上。,28,微生物,以下举出一些人员污染的途径和方式: 人的头发和皮肤 手 水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生产过程中人们所引起的混杂和误差,29,微生物,物料 原辅料可能将大量的微生物带入到药物制剂中

7、。 来源于动物的原料药或辅料(如明胶),有可能被动物病原体所污染; 来源于植物的原料药或辅料(如淀粉)则可能被多种细菌、霉菌、酵母菌所污染。 包装材料,30,洁净室污染的控制,空气 工艺用水 人员 物料 厂房设备,31,洁净室污染的控制,空气中污染的控制 为了达到洁净室(区)对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必须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度级别。(*1501) 在药品生产中,减少空气中尘粒污染常用的方法: 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方法 减少空气微生物的方法有: 空气洁净技术采用的过滤方法 化学消毒方法 采用消毒剂作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 紫外线照射方法 采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照

8、射。,32,过滤器是实现空气净化的主要手段,是洁净空调的主要设备之一。空气过滤器一般按其过滤效率的高低分为初(粗)效、中效、亚高效、高效。,33,34,净化空调系统是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加入空气净化设施而成。 对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进行过滤除尘处理,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 调节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在满足生产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利用循环回风,调节新风比例,合理节省能源,确保并排除洁净室(区)内在生产中发生的余热、余湿和少量的尘粒。,35,气流组织-为了在药品生产洁净室内达到特定的空气的洁净级别,以限制和减少尘粒对药物、直接接触芗的包装材料、设备、容器、用具的污染而采用的

9、空气流动状态和分布状态。 洁净的空气组织形式按气流流动状态有乱流和层流。层流又分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36,压差 洁净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10Pa 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5Pa 规定保持相对负压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5Pa 定期监测 动态监测,37,工艺用水的污染控制 支管的高度或长度不能高于或长于管径的六倍 。 注射用水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或65以上保温循环 。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注射用水采用0.22微米过滤 中国药典收载了纯化水和注射用水的质量标准。 对工艺用水进行消毒处理,38,常用的对水消毒的方法,与空气消毒的方法一样,也是化学消毒剂、过滤与紫外线照射3种。 化学消毒剂

10、方法 膜过滤法 适用于水系统的连续循环处理。 紫外线照射法 在水系统中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适用于需要特殊处理的水,一般在末端之前。这种方法因处理过的水无臭无味,而优于化学消毒剂方法;因不产生微生物移居滤器的现象,而优于膜滤器。,39,厂房建筑与设备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脱落、防霉、防静电、避免眩光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洁净区所用的各种器具、容器、设备、工具、台、椅、清洁工具等均应选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不生锈、不长霉的材质,不宜使用竹、木、陶瓷、铁等材质。不宜使用不易清洗、凹陷或凸出的

11、架、柜和设备。 (3205),40,物料的污染控制 进入生产的原辅料必须符合标准。 直接与药品(中间产品)接触的设备、工具、容器、内包装容器应清洗灭菌。 物料进行洁净区的控制,41,人员污染控制 人员进出洁净区程序 人员在洁净区的活动 人员卫生,42,减少人对洁净室的污染,(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澡、洗头,勤理发、剃胡须,勤剪指甲,勤更衣。 (2)严格控制进入洁净室人数,只有洁净室工作人员和经授权人员方可进入,并且进出洁净室要进行登记。 (3)进入洁净室的人员,不能患传染病、皮肤病,包括隐性传染病;体表有伤口、感冒、咳嗽、腹泻者不宜进入洁净室。 (4)不携带个人物品进入生产区,不在生产区内

12、吃东西。 (5)工作前洗干净手,不涂抹化妆品,上岗时不佩戴饰物、手表。,43,(6)洁净室内随时保证手的清洁,注意消毒。手在消毒以后,不再接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不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7)工作时,不要快速走动,操作的动作要轻、幅度要小,讲话要少、声音要细,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动作,不要频繁进出洁净室。 (8)行走时,不要穿过层流罩,不可避免时,应离层流罩外一米以外。 (9)休息时,若站着,手臂沿身体下垂,不要两臂交叉;若坐着,把手放在膝盖上,不要两臂交叉或双腿交叉。 (10)离开工作场地(包括食饭、上厕所),必须脱掉工作服装。,44,消毒,消毒:是指对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杀灭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

13、全部微生物。 消毒剂:是指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 常用消毒剂 75%乙醇溶液 0.1%新洁尔灭溶液 5%来苏尔溶液,45,消毒,3、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消毒剂的化学结构、浓度、消毒能力,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接触时间;微生物的类型、数量和环境; ()微生物的类型、数量和环境; ()溶液的氢离子浓度、表面张力、有机物或其他钝化剂的存在; ()被消毒物表面的性质是光滑还是多孔粗糙等。,46,消毒,4、选择消毒剂原则 ()在使用条件下高效、低毒无腐蚀性,无特殊的嗅味和颜色,不对设备、物料、产品产生污染。 ()在有效抗菌浓度时,易溶或混溶于水,与其他消毒剂无配伍禁忌。 ()对大幅度温度变化显示长

14、效稳定性,贮存过程中稳定。 ()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5)价格便宜。,47,灭菌,灭菌是指对所有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包括所有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或孢子。细菌的芽孢具有较强的抗热能力,因此灭菌效果,常以杀灭芽孢为准。,48,灭菌,2、灭菌的方法 基本上分为二大类:物理方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射线灭菌、滤过灭菌)和化学方法(气体灭菌、药液灭菌)。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灭菌方法。,49,灭菌,(1)干热灭菌法 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或180,45分钟。干热可用于能耐受较高温度,却不宜被蒸汽穿透,或者易被湿热破坏的物品的灭菌。同时干热也是制药工业中用于除热原的方法之一。由于在

15、相同的温度下,干热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远低于饱和蒸汽,故干热灭菌需要较高的温度或较长的灭菌时间。,50,灭菌,(2)湿热灭菌 是在饱和蒸汽或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所以灭菌效率比干热灭菌法高。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最为可靠的灭菌方法,一般为121,20分钟或115,30分钟,使用时需将空气排尽。,51,灭菌,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 细菌的种类与数量:不同细菌,同一细菌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热的抵抗力有所不同。细菌数越少,灭菌时间越短。 药物性质与灭菌时间:一般来说,灭菌温度越高灭菌时间越短。但考虑到药物的稳定性,应在达到有效灭菌的前题下可适当降低灭

16、菌温度或缩短灭菌时间。 蒸汽的性质:蒸汽有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饱和蒸汽热含量较高,热穿透力较大,因此灭菌效力高。湿饱和蒸汽带有水分,热含量较低,穿透力差,灭菌效力较低。过热蒸汽温度高于饱和蒸汽,但穿透力差,灭菌效率低。 介质的性质:制剂中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增强细菌的抗热性。细菌的生存能力也受介质PH值的影响。一般中性环境耐热性最大,碱性次之,酸性不利于细菌发育。,52,灭菌,(3)紫外线灭菌法 是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方法。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因此本法适用于照射物体表面之灭菌、无菌室的空气及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的灭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玻璃容器中的药物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人入室前开启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