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799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3有效的班级经营者(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的班级经营者,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内容提要,导言 班级经营者的职责与角色 教师班级经营的新知识与技能 有效班级经营者的行为特征 有效班级经营者的教学行为 要点重述,导言,在学校工作中,不管初任或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班级经营”是教学者最感焦虑与困扰的问题;班级经营能力的培养,是成功教学的最重要条件。 绝大多数的教师与校长都确信:一般教师教学的失败, 其最根本原因在于“教室纪律与管理问题”。,导言,“有怎样的班级经营者,就有怎样的学生”,相同地,“有怎样的班级经营者,就有怎样的班级”。 因此教师教学生涯中,所需面对最重要、亦是最普遍的问题是“有效的班级经营问题”。,一、班级经营者的职责

2、与角色,班级经营者的职责 班级经营者的角色 理想班级经营者的基本素养 理想班级经营者的特质,班级经营者的职责,班级经营者的的职责可归纳如下:1、启发学生的知识;2、发展学生的潜力;3、维护学生的安全;4、经营班级常规;5、养成学生的基本能力;6、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7 、进行专业化教学;8、引导学生主动学习;9、推动全人教育;10、参与亲师合作。,班级经营者的角色,德育的培养者、学业辅导者、生涯辅导者和班级行政的负责人。,理想班级经营者的素养,(1)情绪稳定:能冷静、沉着而不激动, 保持稳定的心情;(2)能接纳所有的学生:对学生皆能一视同仁、公平对待;(3)提供自由而有秩序的学习环境:能提供一

3、种兴趣、活泼、自由,又能始终保持安静、秩序的学习环境;(4)具有学术专业素养:教学有系统、条理分明,教学经验丰富;(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任何孩子都可以把他带上来,但标准的订定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学会自我引导; (6)以身作则:身教、言教并重; (7)同理心:安慰、支持学生,与学生能双向沟通;(8)积极聆听: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需要人家听他说话,都需要被了解、被接受;(9)多赞美少惩罚:奖惩要实时,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10)爱心、耐心。 (11)终生学习。,理想班级经营者的特质,(1)关怀、爱心; (2)有责任感; (3)教学专业知识(教学讲解、透澈明白); (4)了解学生心理; (5)

4、公平对待学生; (6)重视德育; (7)平易近人; (8)忍耐; (9)与家长多沟通合作。,二、教师班级经营的新知识与技能,校本课程的综合与研发能力 计算机素养的具备与融入能力 辅导知识与技能的充实与应用能力 教育行动研究与反省能力,校本课程的意义内涵,(1)打破传统思维; (2)符合社会潮流; (3)展现教师专业知识; (4)重视实践取向; (5)符合组织理论; (6)强调内化学习; (7)整合社区资源。,校本课程发展原则,(1)学生利益优先原则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要考虑学生实际的生活需求,并符合学生的基本能力、性向与学习兴趣; (2)课程整体考虑原则课程内容要涵盖教学目标、学习

5、者、教学者、学习实际情境生态、教学方法、评估等方面; (3)教育的弹性原则课程内容与其教学要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与需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以开展学生潜能; (4)教育目标导向原则不论课程内容或教学方式为何,校本课程应以教育目标的达成为目的。,计算机素养的具备与融入能力,1网络情境的应用能力 2计算机学科的整合能力 3班级管理的辅助能力 4计算机应用问题的知识与技能,辅导知识与技能的充实与应用能力,在辅导工作实施上,教师要有以下的认识: 1辅导并非教育的万灵丹,可以解决一切学生的行为或学习问题; 2班级辅导工作要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应与学生家长密切配合; 3辅导活动与教学活动一样是一种专业工作,也

6、是一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4辅导工作在狭义上是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广义上是要帮助学生自我成长,达到全人教育目标; 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辅导基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辅导的不二法门; 6班级学生辅导内涵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与行为辅导三项; 7学生辅导工作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历程,其成效并非短期可见的; 8班级内学生辅导工作需要和教师教学、训育活动实施相互配合,而非独立于教师教学与训育活动之外。,教育行动研究与反省能力,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主要研究者,以教学实践问题为研究题材、以教师实际教学情境为研究情境,以教学活动改进为研究目的;重视的是教育问题的解决与解决的立即性,以及教师的实际研究参与、

7、计划、执行与评定。 以下策略可协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首先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式,(1)缮写教学反省札记(或教学日志);(2)参考协同观察者之教室观察纪录;(3)教学活动过程录像或录音,以方便课后检视。其次,在教学后,可采用参考教学观摩检讨会纪录和与其它教师进行经验分享。,三、有效班级经营者的行为特征,(一)善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 带领学生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 (四) 能有效维持良好的教室秩序 (五) 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 良好的教学技巧及准备 (七) 能和家长维持良好关系,四、有效班级经营者的教学行为,(一)教师有效与无效行为 (二)有效教学行为

8、应考虑学生学业需求 (三)有效教学的五项关键行为 (四)有效教学的五种促进行为 (五)有效能教师所具备的五C行为能力,(一)教师有效与无效行为,(1)传达课程目标 无效地行为是:没有描述课程目的或期望学生学习的内容。 有效地行为是:课程活动开始,能说明课程目标或主要的学习目的。 (2)指出重要的信息 无效的行为是:教学重点、主要概念或观念无法让学生注意到。 有效的行为是:告诉学生他们必须为求知或行为表现负起责任;强调所呈现的主要观念;单元课程结束时复习主要论点或目标。 (3)有系统地呈现 无效的行为是呈现的信息杂乱无章、跳过或省略重要信息;穿插无关信息、评论或陷入课程单元中;没有提醒或告知学生

9、,即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一下呈现太复杂的信息或给予学生的指示太快。 有效的行为是井然有序地呈现单元课程顺序;把握重点、化繁为简,以呈现主要观念;摘记前述要点,清楚地说明观念或主题间主要转变;将复杂内容分割成可掌控的部分或步骤,按部就班地给予指示,在新程序进行前先考查学生了解情形。,(4)具体明确的表达 无效的行为是呈现的观念没有配合具体的实例;使用过多复杂的词汇;过度使用负面的词组(如并非所有的观点,并不是许多人,并非很快乐等);使用模棱两可或不确定词语如可能、可许、有点正确、你知道等等。 有效的行为是提供不同的具体例子;使用学生能了解的字词来界定词汇的意义;明确的和直接的(如突出的、

10、愤怒的、沮丧的、三分之一人)表述。 (5)检查学生了解程度 无效的行为是假定每位学生都了解或只简单地问“每位都了解吗”,没有以适当程序验证学生是否了解;由于时间不够或没有学生问问题就转到下一个主题;没有询问学习缓慢的学生,只依据少数自愿参与学生的反馈。 有效的行为是问问题或检验成果样品以确定学生已准备好新单元学习;要求学生摘记主要重点;以验证学生是否了解;重新教授不清楚部分;有系统地核对每位学生了解情形。 (6)提供练习和反馈 无效的行为是没有指派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所指派的作业只包括学习的一小部分;对于所指派的学生作业未能检查、订正或讨论。 有效的行为是确定每位学生有足够的练习机会,使每位学

11、生能精熟重要的目标;复习检讨作业以确定学生对所有课堂内容、技巧及概念皆获得了强化;定期检查作业,重新解释学生需求的概念,必要时重新教授一次。,(二)有效教学行为应考虑学生学业需求,1使学生了解及评估学习目标 2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 教师可从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1)利用提供有关学习过程的信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2)清楚解释信息,让学生有机会思考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3)改善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 3让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 Dorman(1981)提出三个具体做法:(1)鼓励学生操作教材及教具;(2)以小组方式学习,小组成员不宜太多;(3)让学生彼此间问问题,也向教师发问。

12、4教材内容要与学生生活有关 5通过设定目标或依据学生兴趣以控制学习环境,6使学生经验成功 7使学生接受具体而立即的反馈以增强其自我效能 8当学生表现期望的行为时,以适当的奖赏作为激励 9让学生看见学习典范,此典范可激发及奖赏成年人的活动 教师作为学习楷模,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其具体做法如:(1)教师热衷于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教学认真、热忱投入;(3)表现与工作有关的思考活动及问题解决行为,以作为学生学习典范;此外,在引导学生反应时,教师也必须积极涉入、展现热情、好奇与兴趣等。 10使学生能经验到良好的班级结构环境 11让学生有时间组织整合其学习内容 12能让学生与同学有正向积极的

13、接触 13学生接受教学方式能和其认知、技能及学习风格配合,(三)有效教学的五项关键行为,1课堂清晰度(lesson clarity) 2教学多样化(instructional variety) 3教师工作取向(teacher task orientation) 4参与学习历程的程度(engagement in learning process) 5学生的成功率(student success rate),课堂清晰度,指课堂中呈现的内容是否清晰与易使人明了。通常教师可利用下列反思自问方式,了解自己讲述或表达的内容是否明确清楚:这观点可使人了解吗,是否能够秀清楚地解释观念,让学生有系统地一步一步完

14、成工作。传递给班上的口语是否清楚、听得见、使学生能理解、有办法掌握重点。在课堂上表达欠缺明确清晰的老师常是: (1)使用模棱两可、语意不清的话语; (2)使用过度复杂的长句子; (3)给予学生的指示,欠缺详细具体说明。 教学时,清晰程度愈高,完整表达教材的时间自会减少许多,所提出问题第一次较能被学生正确的回答。清晰行为展现是一种复杂行为表现,和个人的“认知行为”(cognitive behavior)关系密切,如内容组织能力、课程熟悉度及教学传递策略等。研究证实认知清晰度与口语表达的明确性二者间有密切关系存在。,教学多样化,指课堂内容教学历程中,教学传递活动的变化及其弹性运用情形。包含各种不同

15、教室行为、教学策略的统合应用。研究指出,使用多种教学资源、教学技术、强化策略、反馈形式等教学活动行为,可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成就情形(Rohrkemper和Corno, 1998; 和Brophy和Good, 1986)。 课堂教学要能建构多种有产方法就是“提出问题”。有效能的教师需要具备问问题的技术,且懂得如何区别不同形式的问题;事实性问题(fact questions)、过程性问题(process questions)、聚合性问题(convergent questions)、扩散性问题(divergent questions)。 教学多样化的具体展现,就是能在教室中使用不同的学习材料、学习工

16、具、重视空间规划及作品创作等。教学多样化行为会影响学科单元总结测验、实作评估成就及学生对学习历程的投入参与程度。,教师工作取向,指教师专注于教学工作,投身奉献所花费的时间多寡。如果教师对特殊学习主题的教学工作所付出的时间愈多,则学生学习机会与时间也相对增多。完成某些工作取向问题活动时,教师所要考虑的是:(1)我花了多少时间在讲述内容、回答学生问题有鼓励学生从事独立探索及思考;(2)教学工作活动的组织安排及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上花了多少时间;(3)在学生实作表现评估实施上我花了多少时间。 以上三项所考虑的是教材呈现、学习内容及教材评估三个方面。教育理想目标于教师能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并乐于学习,然而早期多数研究却发现,相对于强调学习过程及找寻学习素材方法的教学活动,教师花较多时间直接于学习主题内容教授活动,班级学生的实作表现较佳。师生互动的焦点关注于“知识内容”方面,则学生学习学习成就也相对较高。以工作取向为主的教师,更强调个人与学生间的对话,学生实作评估行为表现的应用及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