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620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明 文化全球化 教学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世界文明体系印度文化,一,印度社会的矛盾和复杂 1,非暴力和宗教冲突 2,不杀生和妇女殉葬 3,最包容与最排外 二,印度文化的经典代表 二,印度文化的特点 1,解释系统:梵我一体和业力轮回 梵我一体(神我转化观,万物一体观,万神一体观物我转化,生与死的统一) 业力轮回,2,价值系统 A,最高价值目标:人生解脱 B,最高境界:超越生死,与梵合一 C,最高价值标准:洁净种姓制度 D,价值准则:非暴力 3,规范系统: A,禅 B,达摩 C ,仪式 4,信仰系统:多神,四,印度文化的现代转型 1,民主法制 2,民族主义 3,教派政治,印度的地理特征,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宗教仇杀,1

2、947年印巴分治前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大仇杀, 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就造成50万人死亡,1200万人无家可归。当时, 印度教教派组织印度教大斋会和国民志愿服务团等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竭力鼓动印度教徒迁出巴基斯坦, 穆斯林联盟等教派组织在这方面也不落后, 他们拼命宣传穆斯林必须离开印度。就是在双方教徒迁移的过程中, 引发出一场印度历史上空前的教派大仇杀。 1948年1月30日, 印度教民族主义极端分子、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成员纳图拉姆戈德森, 就是因为不满圣雄甘地所主张的宗教和解政策、认为甘地出卖了印度教, 而刺杀了他,印度四大等级,种姓制度,各种姓的职责(源自摩奴法典):为了保护这整个

3、世界,那具有伟大光辉者(即梵天)为由口、臂、腿和脚出生的(四个种姓)派定了各自的业,他把教授吠陀、学习吠陀、祭祀、替他人祭祀、布施和接受布施献给了婆罗门,他把保护众生、布施、学习吠陀和不执着于欲境派给刹帝利,把畜牧、布施、祭祀、学习吠陀、经商、放债和务农派给吠舍,那位主只派给首陀罗一种业:心甘情愿地侍侯上述诸种姓。 种姓制度存在的依据(纯洁与污秽的观念),非暴力思想,非暴力不杀生思想。印度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是从大我分化出来的小我,应该相亲相爱,一视同仁,而且都具有梵性,都蕴藏着真善美的德性。因此,人不但要互相亲爱,即使对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也要有友爱精神,不能用暴力,更不能杀生。 圣雄甘地认为

4、,非暴力就是爱,“爱一切人”和“多行善事”。他还认为,人的本性是同一的,都会有性善和良知的一面,所以,他主张人通过自我牺牲和自我净化来充分表达非暴力内在的“善性”,进而去激发敌对者内在的“良知”,使他们向弃恶从善的道路上迈进。,印度经典著作,两大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三大经典:吠陀奥义书薄伽梵歌 罗摩衍那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大史诗之一。它的篇幅虽然很长, 但内容却比较集中, 主要描述毗湿奴大神化身为某国王之子罗摩降凡人世的故事。罗摩长大后, 本应继承王位, 但因受别人陷害而被流放14年。在这14年中, 他克服了重重困难, 战胜各种妖魔鬼怪, 最后救出妻子, 返回祖国, 继承了王位。,吠陀,

5、吠陀如同中国的诗经,是不同时代诗歌的汇集,其集结成文不会早于公元前6世纪;吠陀反映了雅利安人对印度河流域征服的历程和定居后勤劳的生活;奥义书是哲学思辩的集结和传承,其核心是确定梵的存在,认为宇宙的本原是“梵”,并相信它与个人内在灵魂的“我”是等同的,称之为“梵我一如”。这一思想被印度后来的各派哲学以不同的方式所发挥。,奥义书,奥义书的核心问题是“我是谁”,而其回答则是“你是你”。它的宗旨是确定梵的存在,梵是绝对真实者。这一思想被印度后来的各派哲学以不同的方式所发挥。奥义书提出,宇宙的本原是“梵”,并相信它与个人内在的统一性原理的“我”是等同的,称之为“梵我一如”。,薄伽梵歌,薄伽梵歌(亦称神之

6、歌,意译为世尊歌),它也是婆罗门教的重要经典。薄伽梵歌共分18章,700颂。其原型创作于公元前200年。其主要梗概是:在古鲁格舍德拉战役即将开始之际,阿周南对战争及其所造成的大规模杀戮场面十分恐惧,决定放下武器。黑天对他的朋友所作的这一突然决定颇感失望并开导他应该坚持作战,他们二人间的争执、对话构成了薄伽梵歌的主线。,梵我一体,“梵”是宇宙最高本体,是万物的本源和始基,是纯粹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形式和属性,甚至是人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我”(即阿特曼)又称为灵魂,也是纯粹的精神实体,代表人的精神本性; “梵我如一”,就是人的灵魂或本质只是宇宙的灵魂或本质“梵”在人世间的外显,两者同源同体、同

7、一不二的。“我” 在人世间受到肉体和私欲的束缚,它无限的快乐和智慧的本性一时不能表现出来,但它有恢复其本来面目还原于梵的要求,人只要进行瑜伽修炼,克服私欲,就能使“我”从肉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原于梵,达到永生长乐的境界。,梵我一体思维方式,由于在印度人的世界观里,万物之间的界限较不明确而且可以轻易地转换。传统印度人的思维方式有一个典型倾向,就是常常混淆现实与想象、事实与空想之间的差别,在科学上把通过直觉得到的东西与通过推理和其他手段了解的东西之间混为一谈。印度人空想起来可以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这是印度多数艺术形式想象力特别丰富的一个原因 普遍性的东西不象具体的事物那样有那么多的限定,而表达这

8、种无规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否定方式来排除强加给普遍性的任何限定,这就形成了印度人思维方法的一个明显特点,即喜欢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肯定,业报轮回,奥义书提出“三道四生说”,“三道”即“天道”(神的地位)、“祖道”(人的地位)、“兽道”(动物的地位);“四生”即“胎生、卵生、湿生、种生”。“胎生”指从母体胎中生化的生物,如哺乳动物和人等;“卵生”指从卵中孵化的生物,如鸟类和家禽类等;“湿生”指从湿气中衍生的生物,如蚊、虫等;“种生”指从种子生出的生物,如草木等植物。奥义书认为,自然界一切生物,由低至高,都依自己的行为(业)而得到果报,由此产生灵魂转世的行态,做善事的动物可以转世为人,人若崇信吠陀

9、,潜心修行,可以转世为神(天道),若造下恶业,就转世为动物。“业”也分为身、口、意三种,轮回不休的主体是称做“命”的内在我,或称灵魂;,解脱,解脱(moksa或 vimukti):就是通过修行改善未来状况的途径。最高境界是梵我一体。解脱的途径主要有冥思、苦行和祭祀等手段。但最典型的是薄伽梵歌所提出的三种方式:即智瑜珈、信瑜珈和业瑜珈;智瑜珈是指通过冥思求得对精神世界的真切认识,即对最高本体的彻底领悟(或解释为通过增长宗教智慧等途径来实现梵我合一的境界);信瑜珈主张虔敬敬神,通过沐浴神恩,达到无上宁和和永恒之境。业瑜珈,也即业解脱道。主要观点是端正做业的态度。做业只求然而不问其所以然,不计较结果

10、,自然会超越圣典规定的职责,处于解脱状态;“一个人不应该因作业而希求利得,也不因无为而获取什么。他没有任何利益要从所有的世间之物中索取。谁始终做应做的业而无所执著而达到最高(境界)。”,禅,禅是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也叫做瑜伽。瑜 伽这个词在印度的语言中本义是牛马的驾手。也就是说,人的心是浮躁不安的,即所谓心猿意马。按照奥义书的解释,瑜珈就是通过各种修炼,使“我”与“梵”结合化一,从而实现灵魂的解脱。禅定就是依靠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返观内心,清除杂念,以臻明镜 止水般的宁静状态,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常人的功能,达摩,达摩是指人必须遵守的终极的宇宙法则,尽宇宙之责,以获人生解脱。达摩意思是“法”、“规

11、则”,达摩详细规定了他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并且把这些规范与个人的轮回和社会的秩序联系在一起,个人的善恶荣辱全在于他是否严守达摩,人生的目的也完全为了实践达摩 达摩的内容以整个宇宙秩序的因果关系为根,不以人世间的因果关系为主,具有泛道德主义的特点。比如有些人专门盗窃,有些人专门杀人,这都是达摩法的表现,多神崇拜,印度神灵基本上可以分六类: 第一类是印度教崇拜的主要对象, 即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以及他们的各种化身、配偶、子神和守护神等。第二类是各种人格化的自然之神, 如雷神因陀罗、风神伐尤、雨神帕舍尼耶、水神阿帕斯、火神阿耆尼、太阳神苏里耶等等。第三类是各种人格化的动植物, 如象头神伽尼萨、

12、神猴哈奴曼、神牛南迪、大鹏金翅鸟伽鲁德、酒神苏摩(苏摩是一种能酿酒的植物) 等。第四类是被神化的祖先、英雄和各种精灵, 如人类始祖摩奴、毗湿奴大神的化身罗摩和克里希那、财神俱毗罗、主管地狱的阎罗等。第六类是对生殖力的崇拜, 如男性生殖器林伽、女性生殖器约尼等等。 梵天(Brahmmm) 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被认为是创造之神。 毗湿奴(Visnu) 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被认为是保护之神。 湿婆(Siva) 在婆罗门教或印度教中被认为是毁灭之神。,教派政治,印度的政治运动常表现为某种形式的宗教化特征。民众的要求现实往往与宗教上的某种抽象目标结合起来,从而使参加者有不可思议的献身精神; 印度教徒趋于采用对待神明的态度来对待政治家、帝王等统治者,同对待神明的态度类似,印度教徒对统治者通常有更强烈的感情上的联系,或爱或恨,或崇拜或憎恶都表现得比较极端;在印度教社会,祭司的崇高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独裁者的权力,这使印度缺乏拥戴绝对专制君主的文化思想基础;对神明的崇拜以及对死后能否解脱的担心象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制约着国君的政策制定、权力行使和日常行为,这使他们在坏的方面不至于走的太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