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念奴娇·赤壁怀古》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489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5.《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5.《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5.《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5.《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念奴娇·赤壁怀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念奴娇·赤壁怀古》(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2,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2019/4/22,2,苏轼(10371101)字 ,号 ,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把他和他的父亲 、弟弟 一起合称为“三苏”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甚远,与 合称苏辛。著有 , 等。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2019/4/22,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在官场上屡受打击,曾被两代皇帝贬职。死后直到南宋时才追谥文忠。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

2、杰出的作家。他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的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2019/4/22,4,2019/4/22,5,2019/4/22,6,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巨钻,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萌芽于 之际,兴于 而极盛于 ,是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 词又称

3、, , , 等;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称作双调,三片的称作三叠,本课的两首词均为双调。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 , , 三种。,2019/4/22,7,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是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演唱的由明代杨慎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同学们可以让自己的思想任意驰骋在古战场。让我们伴着这雄浑的男声独唱,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2019/4/22,8,给下列各字注音 垒 公瑾 羽扇

4、纶巾 强虏 早生华发 还酹 樯橹,(li),(jn),(gun),(l),(hu),(hun li),(qing l),2019/4/22,9,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人道是( ) 乱石穿空( ) 雄姿英发( ) 一尊还酹江月( ),品读念奴娇赤壁怀古,2019/4/22,1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2019/4/22,

5、11,.赤壁有二。一在湖北嘉鱼东北江滨,三国时,吴将周瑜在这里大破曹兵,世人称之为“武赤壁”。 一在湖北黄冈城外,名赤鼻矶,苏轼据传说以为是周瑜破曹处,所以后人称之为“文赤壁”。词作于元丰五年()七月。写于文赤壁。 .风流人物:才能出众、品格超群的人。 .故垒:旧的营垒。 .周郎:周瑜字公瑾,助孙策平定江南,少年英雄,世人称为周郎。 .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壁高入云宵。 .雪:指浪花。 .“江山”二句:由山水到人物,引起下片。 .小乔:乔本作桥,桥玄女,周瑜妻,与姊大乔皆有美色,合称二乔。初嫁:泛言。乔嫁周瑜早在十年前。 .英发:英气勃发。 .羽扇纶巾:古代儒将装束,用以形容周瑜的雍容儒雅。 这是

6、周的风采的另一面,与“雄姿英发”相统一。纶(音gun)巾:青丝带的头。 .故国:故乡。神游。身不,神魂往游。苏轼因政治失意, 故有归故乡的念头。 .多情:关心他的人。 .早生:苏轼早在熙宁八年已言“鬓微霜”(江城子)。,2019/4/22,12,浩荡的长江水啊,滚滚向东奔流不息。 大浪淘沙、淘尽千古,多少风云人物、多少辉煌业迹。 只见乱石穿空,有如崩裂的云霓,巨大的波涛,拍打着岸堤,卷起千万朵浪花如雪。 江山雄伟娇娆如画,画中又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公瑾,迎娶了江东最漂亮的小乔,英气勃发,雄姿健矫。 头戴纶巾,羽扇手摇,挥洒谈笑,就将乱军强大的战舰烧掉。 而我啊,功名未立而人已先老,孤

7、独的魂灵, 在思念故土神游一遭,故友都笑我,白发生得太早。 唉!人生万事皆如梦幻,还是举杯,用酒将那江上的明月祭扫。,2019/4/22,13,2019/4/22,14,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将。满腹韬,才华横溢,曾用与“凤雏”庞统不谋而合,用连环计大破曹操几十万大军。但由于为人心胸狭窄,在赤壁之战后与刘备争夺荆州时,被诸葛亮“三气”而亡,留下了“既生瑜,何生亮”的”绝唱”。,2019/4/22,15,重在写景 开头:词开首以大江起笔。“大江东去”,隐喻着岁月的匆匆流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谓多少风流人物的英名伟功都随着波涛逝去而再也无迹可寻:在滚滚东流的长江面前,风流人物的形象显得如此

8、苍白。读着此句,我们不禁想象词人站在永恒的长江边,感叹着世事之无常,岁月之无情。这样,词的一开头,便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喟笼罩全篇,尤其是一个“尽”字,更是给人一种突如其来的历史虚无感。 “人道是”:除了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之外,是否也暗含着同样的感叹?连火烧赤壁这样著名的历史故事的演绎地点竟也无从确认了!,上阕,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019/4/22,16,重在抒情 词由“千古”收缩到“三国”,由“大江”收缩到“赤壁”,由“风流人物”收缩到“周瑜”,集中写赤壁的雄奇景色和周瑜的儒将形象,一路行文下

9、来,可谓是奇情壮采,高唱入云。不可否认,对赤壁和周瑜的歌颂,寄寓着词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但是,词人“故国神游”,将现实和历史、自己和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周瑜能不负如画江山,少年得志,创下了丰功伟绩;而自己呢,华发早生,却有志未遂,功名无望。念到此处,词人怎能不慨叹不已?至此,行文突然来了个急转弯:由奇情壮采,高唱入云一变而为自伤自叹,寂寞空虚。强烈的对比和急转弯,突出了词人怀古伤今感喟世事之情:岁月如流,江山依旧,而英雄不再,壮志难酬、这个中滋味,“怎一个愁字了得”。,下阕,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

10、酹江月。,2019/4/22,17,当然,词人没有一味地悲叹,而是自笑“多情”。可以想见,面对政治的失败和人生的失意,词人的心中自然有几多酸苦,几多失落,但是他却付之一笑,这正是词人的旷达之处。 词的结尾是词人感情流程的终点。词人在自嘲自己的命运蹇乖之后,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这一声慨叹,与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遥相呼应,充溢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虚无感;这一声慨叹,更透露了词人此时此地的真实心境;看破红尘,超然物外;这一声慨叹,便成了词人自慰自劝的理由:既然功名成就皆过眼云烟,又何必孜孜以求呢?又何不对此江上明月,举杯酹江,借酒自适呢?“一樽还酹江月”,诵读着这诗句,眼前自然而

11、然地浮现出词人襟怀超旷、识度明达的形象来。此时的词人,更像一个末路英雄,虽不失其英雄本色,但毕竟壮志难酬,豪情不再,于是在长江边上发一声浩叹,然后洒脱地转身,飘然而去,2019/4/22,18,深入理解和探究,解读全词,上阕: 下阕:,正面描写赤壁美景,以引起对古人的怀念。,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2019/4/22,19,苏轼为何独爱周瑜?,直接写周瑜的是哪几句?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儒雅风流、风度翩翩 才华出众、功成名就,如瑾似瑜,2019/4/22,20,“穿”、“拍”、“卷”各写出了什么?,穿写出

12、了石壁的陡峭;,拍写出了江水与岸拍击的力度;,卷写出了波涛的巨大力量。,2019/4/22,21,词人怀古伤今,抒写郁积在胸的块垒。豪情壮志的失落,“多情应笑我”的自嘲,“人生如梦”的感慨,举杯洒江的自适,这一切组成了全词的感情基调超然旷达。它与豪放风格所要求的宏伟气魄和昂扬感情相去甚远。虽然,单就江山景色和周瑜形象的描绘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如果说全词的情调就是昂奋豪放,那未免太过轻率。 我们应该看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淘尽”,而非“淘出”;周瑜作为词人自身的对比,其英雄业绩只会加深词人的失意和感伤;壮丽山河作为词人怀古伤

13、今的背景,山河愈壮丽则愈引发词人的惆怅和慨叹。可以这样说,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是曾经的,是隐性的,只是作为一种对比和反衬,而超然旷达之情是现时的,是显性的,才是词的真正的主旋律。它们是一主一从的关系,而不是“迭相递转”,更不是简单组合。,总观全词,2019/4/22,22,合作探究,聚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思考:词人借周瑜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019/4/22,23,1、表达了作者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痛。,周瑜风流倜傥,又有雄才大略,建立了盖世奇功,而苏轼的人生理想就是能建功立业,一展宏图,所以在写景、咏史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

14、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然而,追慕周瑜的英雄业绩也引发了自己的感伤。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贬谪黄州,功业无成,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怎能不感慨万分?,2019/4/22,24,2、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苏轼游赤壁而思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壮志难酬之痛折磨着苏轼的心。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面对无奈的现实,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要在对历史与人生的沉思中使自己从心灵困境中突围而出。 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与三国演义的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江东去,岁月无情,淘空

15、一切,无数英雄都如滚滚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一切如梦一般,甚至像周瑜这样建立了赫赫功业的英雄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那么我这样一个贬谪之人,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何必可笑地为“功名”二字烦恼而“早生华发”呢?既然功成名就如过眼云烟,又何必强求呢? 自然永恒而生命有限,何不寄情于明月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于是“一尊还酹江月”。,2019/4/22,25,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词,作者在上阕选取了 、 、 、 、等意象以气势磅礴的雄豪劲笔生动描绘 之景。渲染营造了 的意境渗透了作者 的感情 。其中,“浪淘尽”一句中的“浪”字既是 的浪,又喻 ,勾联起 与 ,让人联想起滚滚历史长河,忆起千古风流人物的业绩。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句起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