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43492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2)(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Personality)指的是一个人相当稳定而不变的特质。这里的特质指的是一个人的思考、情绪或行为。而相当稳定指的是在不同的情境,以及不同的时候这个人的特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譬如说,有一个人的特质是小气,那麼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对不同的人,大概都会很小气。这时候我们会说小气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整体性 2、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3、人格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 4、人格的社会性,三、人格结构成分 1、人格的认知特征 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人格的情绪特

2、征 个体体验情绪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差异。 3、人格的意志特征 个体在行为目标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人格的现实态度特征 基于价值尺度而表现出来的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等方面的评价差异。,四、人格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犹太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 年5月6日生于摩拉维亚,1939年9月23日卒于英国。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深信神经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而奏效。他曾用催眠治病,后创始用精神分析疗法。 著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病

3、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三部分人格结构,弗洛伊德 & 人格结构,id,ego,superego三者的关系,三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人格,即生物本能我,心理社会我,和道德理想我。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能从这三者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本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又是和本我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自我进行调节。 所以自我一直受到来自本我,超我和现实世界三方面的内外交困压力,在通常情况下,id,ego,superego是处于平衡状态下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如果三者间产生了严重的失调或破坏,就可能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

4、发展,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8个月) 2、肛门期(1836个月) 3、性器官期(36岁) 4、潜伏期(6岁青春期前) 5、生殖器(青春期及以后),1、口唇期(018个月) 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刺激获得食物和快感。口唇是这一时期“力比多”最集中的区域,婴儿也会把手指或其它能抓到的东西塞到嘴里去吸吮。 2、肛门期(18个月3岁) 此时儿童的力比多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此是训练幼儿的排泄阶段,弗洛伊德提醒父母不要训练过早和过严。 肛门型人格的两种表现:一是表现为邋遢、浪费、无条理和放肆;二是表现为过分干

5、净、过分注意小节,固执和吝啬。,3、性器期(36岁) 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 出现弗洛伊德所说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男孩对母亲较亲近,女孩跟父亲亲密,企图排斥母亲。处于无意识状态。 恋父(母)情结最终要受到压抑,因为儿童惧怕同性父母的惩罚。这种情结的健康解决办法取决于儿童对于同性别父母的角色认同。 4、潜伏期(612岁) 潜伏期又称“同性期”,最大特点是对性缺乏兴趣,男女界限分明,甚至互不往来。直到青春期这种现象才有所转变。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与同性别父母的角色认同。男孩向父亲学习行为方式和角色意识,女孩向母亲学习行为方式和兴趣点。 此阶段如果没有同性别的

6、父母可以模仿或者亲子关系不好,可能影响到性别上的心理认同与成熟。“性别角色混乱或倒置”。,5、生殖期(12岁-17、18岁) 又称“异性期”。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上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关注自身形象,注重外貌、服饰、表现等。 青少年竭力想要摆脱父母的束缚,也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 青少年通常会采用剧烈运动来消耗体力,并试图把性的问题转移到高度抽象的智力活动上,从而达到排解性的压力或宣泄内心焦虑的目的。,(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14,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1994)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

7、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自我心理学创始人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反正,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个体解决发展危机的成功程度一般都处在从积极到消极连续过程中的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人格发展的各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每一阶段都从它的前一

8、阶段中开始和发展起来,然后又并存于后继各阶段之中。后期阶段的成功依赖于早期阶段危机解决的程度,而后期阶段仍有可能产生先前已解决的冲突。 埃里克森的理论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埃里克森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17,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一、鼓励学前儿童的主动性 1.鼓励儿童做选择并付诸行动:尊重儿童选择的游戏或活动;尽可能避免打扰正在活动的儿童;当儿童提出一项活动的建议时,试图听从他的建议并与他合作完成;提供积极的选择,不说“你现在不能出去”而要说“午饭后再出去可以吗?” 2.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当作一个新游戏或教一个新技能时,要采取小步子;当儿童的能力差别较大时,应避免竞争性游戏

9、。,3.鼓励扮演逼真的各种角色:为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人物提供服装;鼓励儿童设计故事情节或为喜爱的故事人物构思新情节;监控儿童的游戏,确保没有人独占扮演的教师、爸爸、妈妈等角色。 4.对错误或“小事故”要宽容,特别是当儿童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时:使用坚固不易损坏的玩具;鼓励尝试,纵使结果并不满意。,二、鼓励小学生养成勤奋上进的品质 1.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设立自己的现实目标并为此而工作:开始让他做一些需较短时间完成的任务,逐渐做一些需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通过建立进步表监控他的进步;教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写下这个目标,并保持朝向目标的不断进步。 2.让学生有一个选择显示出他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容忍

10、诚实的错误;交给学生一些任务,浇班上的花木、收集和分发资料、帮助老师判作业、做记录等。 3.对无信心的孩子提供支持:使用图表显示学生的进步;保留学生以前的作品以便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奖励那些进步最快、对其他人最有帮助、最勤奋学习的同学。,三、鼓励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给学生提供成年人角色和职业的榜样:从文献和历史中找榜样,制定杰出人物日历,在他们的生日讨论他们的贡献;邀请客人讲解他们如何和为什么选择现在的职业,保证各类职业、各类人员都有。 2.帮助学生找到解决个人问题的办法:鼓励他们找学校辅导员咨询他们的问题;讨论外面各种潜在的服务机构。,3.鼓励青少年的各种追求时尚的行为,只要他们不

11、对人构成冒犯,不影响学习。 4.给学生们关于他自己的一个真实的反馈:当学生做错了事情或学业不佳时,要确保他们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为学生们提供好的榜样以利于他们与自己的行为对照;因为学生正尝试各种角色,所以评价学生时要保持角色与人分离,你可以批评学生的行为,但不可批评人本身。,(四)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学校环境因素 (四)家庭环境因 (五)个体性格因素 (六)早期童年经验,23,第四节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与因材施教,1.

12、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 2.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与教育 3.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与教育 4.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24,龙生九子,各有不同,25,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与教育,什么是智力? 为什么会出现高分低能?,26,智力与智力测验,智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常用的智力测验 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修订后) 比率智商:IQ = 智力年龄生理年龄100 韦氏智力测验 美国著名测验学家韦克斯勒(D.Webter) 成人、儿童、学前 离差智商:IQ100+15Z 瑞文推理测验,27,智力差异的表现,1、智

13、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智力结构的差异,28,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分布,据说能看见9张脸的智商有一百八十,30,2、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早慧 大器晚成,人才成功曲线,31,3、智力结构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至少有8种不同的智能 1、语言智能 2、数学逻辑智能 3、空间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 5、音乐智能 6、人际智能 7、自我认知智能 8、自然认知智能,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

14、的教学手段。,33,二、认知方式的构成要素,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是赫尔曼威特金); 2沉思型与冲动型(这种认知方式是贾罗米凯冈提出的); 3整体型与序列型(美国的吉尔福特)。,34,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场”)的依赖程度: 场依存型: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外部定向者:以外部参照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场独立型: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 内部定向者:以内部参照为信息加

15、工的依据,35,镶嵌图形测验:得分;高,独立;低,依存,36,镶嵌图形 测验:,37,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与学习的紧密相联,38,2、沉思型与冲动型,根据个体在信息加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速度和准确性: 冲动型:反应速度较快,但准确性低 沉思型:反应速度较慢,但准确性高,39,3、聚合型与发散型,根据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倾向: 聚合型:复合性思维,运用逻辑,缩小解答范围,找到唯一正确答案,擅长解决常规性问题。 发散型:发散性思维,观念发散到各个方面,产生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擅长解决创造性问题。,40,三、学生的气质类型差异与教育,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

16、的具有动力性的心理特征。 爱哭好动vs.平稳安静 四类型气质学说 胆汁质 粘液质 抑郁质 多血质,气质类型及其行为特征,气质与智力的关系 气质不会影响人的智力的发展和实质,但可能影响个体智力活动的风格。 经验和研究表明,气质完全不同的学生,同样可以获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就必须学会分析自己的气质特征以及智力活动风格,选择出适合于自己学习的最佳学习方案。,气质与职业活动及职业选择,气质与职业活动及职业选择,45,四、学生的性格差异与教育,性格: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稳定态度,以及在这种态度指引下的行为方式 性格特征 态度特征:热爱集体vs.自私自利 意志特征:独立性强vs.依赖性强 情感特征:安静温和vs.急躁悲观 理智特征:主动观察vs.被动感知 性格类型的差异 内倾型和外倾型 独立型和顺从型 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竞争型、协作型、回避型、参与型、依赖型、独立型,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