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2656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9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概述简洁版)(2).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制定的背景,一.,二.,三.,指南制定的过程,关于指南文本,三部分,指南制定的背景,一.,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数千万幼儿的发展,寄托着数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民生工程。 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12月1日),背景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目标(2010.7) *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 *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重视理解幼儿的知识与能力

2、,教育幼儿的知识与能力。,背景2: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落实儿童权利公约 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2010) *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 加强幼教质量监控,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进一步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实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引导家庭、社会的幼教价值观和方法 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质量观,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认知规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支持幼儿园开展科学保教,自

3、觉抵制那些拔苗助长、违反儿童身心健康的错误观念和做法。,背景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研制早期学习与发展标准最初始于美、英、德、法等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儿基会支持许多发展中国家为确保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的入学准备水平而研制类似文件。,借助 “遍及全球”项目的契机,教育部基础司从2006年起,与儿基会合作,组织我国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专家,开始着手研制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使用对象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制定的过程,二.,二、指南的制定过程,指南的科学性,效度具体指的是指南准确反应中国3-6岁儿童的发展目标的程度。 为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指南研制专家组先后对指

4、南进行了内容效度检验和年龄效度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对指南进行多次修改,对修改后的指南又再次进行了效度检验,为指南的定稿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关于内容效度检验 (06、1207、3),内容效度检验的地区:黑龙江、江苏、云南和四川,每个地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县或县级市。 调查对象主要是三个群体: 专家群体:包括儿童发展、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和省市级幼儿教育教研员,在全国范围内抽样,每个领域选取30名专家,共计228人次。 教师群体:包括园长和一线教师。每个县30名园长和教师,城乡各半,共120人。 家长群体:调研对象为4岁、5岁和6岁左右孩子家长,具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所在地区与教师群体相同。每年

5、龄组儿童的家长各10人,城乡各半,共120人。 结果表明指南初稿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同时也对指南的部分内容和结构进行了修改。,关于年龄效度检验 (07、4 07、10),目的是确定指南的各年龄段的目标部分是否准确与合理,以保证各领域的指标对该年龄段幼儿的期望适宜。 评价指标的年龄效度依据主要是各个年龄段目标通过的百分比(40%-60%)。 全国6个省分层抽样,抽取3600名幼儿及其主要监护者作为测试对象。 结果表明指南的大部分目标具有较好的年龄效度,对部分目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健 康,科 学,语 言,低于40%,3,4,2,40%-60%,1,4,3,高于60%,7,9,12,四岁组检验

6、的部分结果,4年多来,在对全国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在全国幼教界、家长中多次地征求意见,通过和全世界几十个发展中国家相互学习与借鉴,通过获得国际一流专家持续的技术性支持,指南的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关于指南文本,三.,三、关于指南文本,(一)指南的名称 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 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 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如字面所示即指向南方的意思。基于此,“指南”一词被引申为“指导”、“导向”,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辞海)。,1、为什么叫“指南”而不叫“标准”,“标准” 一般被定义为衡量事物的依据或准则;可供同类事物比

7、较核对的事物;榜样、规范等。,“指南”与“标准”两概念的内涵区别,给用“指南”或“标准”命名的事物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本质属性。,基于对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与问题的认真分析,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我国公众的文化心理和思维习惯(绝对与盲目)等,本文件决定不采用“标准”一词命名,而慎重地使用了指南这一名称,以突出与强调其“指引”、“导向”的功能。,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指南”,“学习”与“发展”的关系 一般认为学习是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能力或倾向相对稳定变化的过程; 发展是个体整体的有序的变化,表现为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 “所谓发展,当指认知结构的建构,也就是广义的学习。”,2、为什么叫“学习与发展

8、指南”,指南既引导幼儿的学习,也同时引导幼儿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发展的结果。这样,指南成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共同的目标导向。,3、怎么理解3-6岁儿童的学习,指南既然是指导学习的,怎么很多内容都不是“学习”呢? “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 确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 * 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 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 * 实施科

9、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说明”第二条,(二)指南的定位,从指南的“说明”看指南的定位 1.导向指南的性质 2.导什么向指南的目标 3.怎么导指南的目标体系与教育建议,指南是什么,指南是引导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文件。 指南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反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三)指南的结构与内容,1.“说明” 指南制定的背景 指南的目标、功能 指南的内容结构 指南的实施原则,2.指南的主体部分,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

10、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2-3个方面(子领域)。每个方面(子领域)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每条目标下有若干“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每一条学习目标配有相应的教育建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个体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五个领域,在该领域中,幼儿发展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方面,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的帮助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方法与途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向;对幼儿的合理期望,各年龄段幼儿在该目标下普遍的、重要的、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的例举,(1)指南采用五领域架构主要原因,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健康、 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既是

11、幼儿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内容领域,也是幼儿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与纲要一致的幼儿学习内容的五领域结构有利于教师实践中的操作。 参照了其它国家,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2)指南与纲要,现在实施指南,不需要再贯彻纲要了。 指南与纲要在对象、层次、内容、功能等方面是不同的,不能相互替代。,指南就是纲要的细化。 不宜把指南简单地看作是纲要的细化。 指南的实施将推进纲要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二者将共同促进我国幼教的科学发展。,1、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 2、正确理解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3、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与“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四)关于指南目标的内涵,1.正确理解指南的目标

12、,(1)目标是指南导向最主要的方式 (2)目标是教育价值与理念的指引 (3)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2.正确理解指南的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指南目标下的“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选择了某一年龄阶段幼儿在目标方面的比较常见的、易被观察到的、一般性表现,是大多数幼儿可能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甚至是具有关键意义的若干表现,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群体大致的发展趋势、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或行为特点。,指南目标下的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功能,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

13、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指南“说明”第三条 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帮助教师与家长了解和把握幼儿在目标方面的发展状况。,如果幼儿行为特点或能力表现与指南不完全一致,不能简单地轻率地对幼儿发展的好坏下判断。应进一步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表现,深入地了解其特点,看看是否有其他个性化表现。如果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指南中没有列出,也应当尊重“个别差异”,给予肯定与重视。,3.指南目标与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指南不是“量表”,不是用作筛选幼儿的工具。 因此,目标和“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关系不同于一般“量表”或“标准”中

14、目标与指标的关系。,目标 不是 “准则”, 是方向指引。,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不是标尺, 不是目标的分解,是期望 是了解幼儿的参照,对指南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的不同理解与做法的对比,(五)实施指南的原则,指南“说明”明确指出: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指南“说明”,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指南的各领域、所有的目标、各年龄段典型表现以及教育建议都相互联

15、系,构成一个整体。,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 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指南“说明”,幼儿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发展与积累,逐步达到下一阶段的目标的。这一发展过程是由不断的量变和质变组成的。连续的量变积累构成了质变。不同阶段之间是通过长时间“量”的逐渐积累而被连接起来的。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非匀速、非线性的过程。 基于此,必须耐心地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他们从容地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量变”过程决不可压缩,否则得不到真正的“质变”,即使得到也一定是畸形的。,实施指南时,切忌在幼儿之间作盲目的简单的攀比。 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幼儿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原因,努力地为不同幼儿的发展创造有针对性的环境或条件,帮助他们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 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